清朝亲王级别会享受什么待遇? 同样是王爷却有不同的待遇,清朝的亲王和王爷有何差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可以说清朝也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王朝了,而清朝皇帝和亲王的这些生活,也经常被编成小说或者是电视剧搬上荧屏供大家欣赏。而在这些清宫剧当中,清朝的亲王个个风流倜傥,简直就是人人羡慕的对象,放到现在妥妥的就是“高富帅”。而在现实的历史当中,清朝的亲王生活真的这么好吗?清朝亲王级别到底会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呢?

而清朝的亲王是清朝中央集权的产物,为了维护帝制,加强集权,于是清朝便取消了藩王制度,而这些被削去封地,没有管辖地方权力的藩王便成为了亲王,他们在京城建设府邸,享受国家的俸禄。和其他朝代的藩王相比,清朝亲王的权力虽然削弱了,但是待遇还是相当高的。

如果用他们的待遇和当时的一品文官相比,我们就可以看出区别了。亲王每年有一万两的俸银,还有禄米1万斛,如果放到现在那也是500万的年薪了。在那时的一品文官俸禄只有180两银子,再加上1.6万两的养廉银,换成现在就是290万一年的年薪。所以和国家一品文官比起来,清朝亲王的俸禄还是很高的。

但是亲王的俸禄虽然很高,他们的生活却没有办法谈得上奢靡,因为皇室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一切都要严格按照等级来,亲王在衣食住行方面要比别人更加谨慎,因为亲王一旦犯错就要罚他们的俸银。甚至有一位亲王因为屡次犯错,被罚下了18年的俸银,也算得上是历史上最惨的一位亲王了。



古代的封建王朝一般会皇族与有功之臣进行分封,而最常见的就是授予爵位。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担心自己的后代过苦日子,于是将自己的子孙全部授予爵位,并且这些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子子孙孙都能够享受皇室的待遇。这种分封在明初时还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到了明朝后期藩王的数量已经非常巨大,国家每年要花费大量白银来保障这些皇族的生活,并且这些藩王占领了大量的土地,所以严重的土地兼并也是明朝后期流民四起的原因,而明朝的灭亡与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也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在清朝建立之后吸取了明朝灭亡的经验,进行分封时非常的小心。在清朝规定的爵位中,亲王是第一等的爵位,也是最为尊贵的。获得亲王头衔的途径非常少,一种是在清朝建立过程当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武将,一共有,其他的便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立下大功劳的大臣,一共有四位大臣享此殊荣。所以整个清朝有12位亲王其头衔是可以代代相传的,他们也被称为“铁帽子王”。除了铁帽子王,其他人的爵位便会逐代递减,比如父亲是亲王那么儿子就是郡王,这也避免了像明朝那样出现大量的藩王。清朝亲王的待遇也是非常好的,下面就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 享受荣华富贵

因为很多亲王都是饱经战火洗礼的将领,所以皇帝对于他们也是非常忌惮的,于是让他们远离部队,将他们的居住点集中在京城内,并且给予他们荣华富贵让他们对皇帝效忠。亲王的待遇是非常丰厚的,根据《大清会典则例》的记载,一名亲王一年的俸禄是白银一万两加上5000石的大米,当时的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口粮也才几百斤,一个亲王需要数千名百姓一起供养。但是亲王的花销也是非常巨大的,庞大的家庭还有很多的佣人,每天的伙食就是不小的开支,所以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

清朝为了让官员廉洁推出了“养廉银”,也就是说一个官员一年可以拿到双倍的俸禄,而养廉银远超基本工资,可以将养廉银理解成为清朝的年终奖,亲王每年都能获得这两笔不小的财富,要过上安逸的生活也是非常容易的。

  •  极高的地位

亲王的地位是仅次于皇帝的存在,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连皇帝在面对亲王时说话也要非常小心,因为这些亲王的父辈都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如果和他们激起矛盾也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这种地位也使得很多人来巴结亲王,每年的各方的孝敬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孝敬的银两可能是基本俸禄的数十倍之多。

正是因为亲王有着如此特殊的地位,多以他们也享受着最高等的待遇。



清朝的亲王是清朝的一种世袭爵位,属于贵族,大多是皇亲国戚才有资格被封为亲王,属正一品。
亲王的前身是汉、隋、唐、宋、元、明的封王制,以前的封王就是割地管辖,中间不加“亲”字,而到了清朝,满族统治者深知诸侯制难免引起动乱,于是清朝内阁便在原封王制的原体上设置了“亲王”,不属于诸侯系列。
亲王的任务主要是辅佐皇帝处理国家政务,受皇帝的指派。
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折算成人民币大约为535万,当时一品文官的俸禄也就俸银180两,禄米180斛,加上养廉银1.6万两,折算成人民币也就是290万元,与国家一品文官相比,清朝亲王的俸禄还是挺高的。
另外亲王还有世袭待遇,亲王去世后,只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亲王的爵位,但是这个继承,是降一等继承。也就是说,亲王去世后,只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他,降袭为郡王,其他的兄弟,只能封不入八分的爵位。

清朝的亲王级别是除了皇帝以外最尊荣的官僚了,是皇家子弟,皇室宗亲,地位超然,比大学士还要地位高的存在,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委员的级别吧。薪水高,赏赐也多,有很多仆人,很多赏赐的土地,不用交税,有亲卫,有很多自己的产业,有的把持各部,权力很大。

俸禄: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
服饰举例:不同职位高低的清朝官员的朝冠,用珍珠和红宝石来区分,所装饰的数目不同,其身份地位则不同。亲王的冠顶的珍珠最多,达到10。亲王的世子次之,装饰有9颗珍珠。他们顶戴还镶嵌了一颗红宝石,也是皇室最亲且有血缘关系的,身份地位远高于其他官员。



清朝的亲王都有些什么待遇~

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折算成人民币大约为535万,当时一品文官的俸禄也就俸银180两,禄米180斛,加上养廉银1.6万两,折算成人民币也就是290万元,与国家一品文官相比,清朝亲王的俸禄还是挺高的。
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亲王和郡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但是后代的袭爵待遇不一样。
清初诸王都是因军功受封,功劳大的被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后代袭爵没有变化都是原始的王爵。
没有世袭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袭爵制度“递降袭爵”,如果没有特殊的功劳受到皇上的再次嘉奖,每传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级,直到亲王降到镇国将军、郡王降到辅国将军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

扩展资料亲王的世袭待遇:
恩封:亲王去世后,只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亲王的爵位,但是这个继承,是降一等继承。也就是说,亲王去世后,只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他,降袭为郡王,其他的兄弟,只能封不入八分的爵位。
考封:一个人的爵位,只可以由其一个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需要通过考试,来获得不入八分的爵位,这种封爵方式,就叫做考封。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分等级,就是由于考试分数的高低,获得相对应的等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亲王

明清时王爵常被世人尊称为王爷。而亲王只是王爵的一种。
清代亲王,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
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亲王和郡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但是后代的袭爵待遇不一样。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清初诸王都是因军功受封,功劳大的被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后代袭爵没有变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没有世袭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袭爵制度“递降袭爵”,如果没有特殊的功劳受到皇上的再次嘉奖,每传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级,直到亲王降到镇国将军、郡王降到辅国将军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


#冀会界# 清朝的亲王的普通王子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是待遇的不同吗?
(17652026839): 楼上的说得不对 清朝的普通王子包括其他宗室出生后都没有封号的 在成年后必须另行册封才有封号,根据等级依次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等镇国将军、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一等辅国将军、二等辅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一等奉国将军、二等奉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奉恩将军十二个级别! 每个级别的待遇都不一样,包括俸禄、老婆数量等等

#冀会界# 宫廷群中的王爷等级表 -
(17652026839):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外藩中只有蒙古“汗”一级的领主才可以获得这个爵位. 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

#冀会界# 关于清朝爵位和官职的疑问
(17652026839): 清朝皇子分五等,贝子,贝勒,郡王,亲王,太子.亲王是很高的等级的,(如雍正皇帝就是亲王出生) 还有些亲王不是皇子,是清朝初期打天下的那些亲王子孙,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还有不要以为军机大臣是个有很大权力的职位,雍正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就是皇帝说话,军机大臣跪着做记录,然后由军机大臣把皇帝的旨意吩咐下去,军机大臣本身是没有权利的.是皇权专制的工具.但到了乾隆爷时期,和珅这个军机处大臣权力比较大,原因是乾隆爷喜爱,但后来嘉庆爷不喜爱,就找了几条罪状给宰了 一般皇子做到亲王,一般都会有一定官职,(如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就领军机处大臣) 现在你觉得谁的权力大呢?

#冀会界# 清朝的亲王是不是也分三六九等 -
(17652026839): 满族和非满族,分铁帽子王和非铁帽子王等等,清朝前期和后期的成分还有所区别. 清代的爵位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皇族的爵级,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计10级(其中镇...

#冀会界# 清朝皇室待遇
(17652026839): 内宫:皇太后:年薪银子2000两,金20两,宫女12名;皇后:年薪银子1000两,宫女10名;皇贵妃:年薪银子800两,宫女8名;贵妃:年薪银子600两,宫女8名;妃:年薪银子300两,宫女6名;嫔:年薪银子200两,宫女6名;贵人:年薪银...

#冀会界# 清朝的王爷们业余时间都会做些什么?古人多会享受? -
(17652026839): 一些人喜欢舞刀弄枪,会在自己空余的时间,找一些同伴切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调皮捣蛋的人存在,比如史上的和亲王弘昼,他动不动就给自己举办葬礼,邀请文武百官前去参加,官员去的时候必须带礼物

#冀会界# 甄嬛传:同样是皇帝的儿子,为何敦亲王果郡王和慎贝勒待遇不同? -
(17652026839):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尽管敦亲王果郡王和慎贝勒都是皇上的儿子,但他们的个人能力以及对朝廷的贡献都有所不同,所以得到的待遇自然不相同.

#冀会界# 清朝王室,王爷以下爵位的都叫什么?怎么分级别都?如题,谢谢了
(17652026839): 清朝分封宗室贵族的爵位共有14等,从高到低依次为: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

#冀会界# 清代的亲王有很多守卫兵丁,他们一般携带多少贴身护卫? -
(17652026839): 一般情况下会带着20个人.郡王可能会带着15个人,这些护卫在当时来说根本不是保镖,就是一些官职比较高的人才,可以有这样的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