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高的名人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1

历史上姓高的名人

高元、高奔戎、高渠弥 高元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高姓人.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 柴:今山东省人,春秋时齐国人。孔子品学兼优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 洋:今河北景县人,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历六帝,执政二十八年。
高长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战,常常大败敌军。武义高强的将领,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是中国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长恭、杨华)之一。
高 颎: 今河北景县人,隋朝第一谋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通典》对他评说:“隋氏资储遍于天下,人俗康阜,颎之力焉。功规萧、葛,道亚伊、吕,近代以来未之有也”
高季兴:字贻孙,中国五代十国时南平的建立者.
高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 琼:宋代亳州蒙城人,通晓军政,勇猛仗义,其后人许多成为军事将领,高琼一族被一度赞为“高家将”。
高 兴:元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人。出身农家,元武宗时官至河南行省左丞相。
高 启:元末明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学识渊博,擅长诗赋,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士”,其著作被后人汇编为《高太史全集》。
高 武:明嘉靖年间人,所传针灸之术在中国医学上占重要地位。
高翔:今江苏扬州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擅长山水,画梅风格疏秀,亦能画像。
高鹗:清代文学家,汉军镶黄旗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者。
高拱:嘉靖四十五年(1566)入阁、参机务,隆庆元年(1567)辞官。三年再起,以内阁大学士掌吏部,五年任首辅。六年六月去职。高拱是明中叶有才干的政治家之一。

历史上姓颜的名人?

颜 回:春秋时鲁国贤人,为孔子得意门人,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他:“不迁怒,不二过”。三十二岁英年早逝,后世称其为“复圣”。
颜 复:山东省人,宋代画家、官吏。颜回四十八代孙,官至太常博士。颜耕道:湖南省平江人,元代学者。博古,工于诗,尤善草隶,亦工绘事。
颜 辉: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元代画家。善画人物、佛道,亦工鬼怪,造型奇特,用笔虽见刻露,却笔法奇绝,有八面生意之趣,开明初吴伟画法之先河。有《中山出猎图》、《李铁柺像》传世。
颜 宗:广东省南海人,明代画家。举人出身,曾任邵武知县,后署兵部员外郎。善画山水,融北方山水画风于南方山水画中,多写平远景色,苍浑健劲,独具风格。有《湖山平远图》遗世。
颜子推:字介(公元531-约591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初仕梁元帝为散骑侍郎,西魏破江陵,之推以国仇不仕魏,投奔北齐,任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后北齐亡,又投奔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被太子召为学士,极为礼遇,不久病逝。他一生奔波,饱经离乱,常因身仕异国为耻。故其诗篇多有伤感怀旧之情。其所著《颜氏家训》一书,共二十篇(见下第2-5楼“附录:《颜氏家训》”),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问世以后,起到深远的影响,被推为我国家训专著的鼻祖。

历史上姓余的名人

余深:福州人,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依附蔡京,结为死党,蔡京之阴谋诡计多出自余深,后虽贵为宰相,但屡遭弹劾。余靖: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北宋名臣,进士及第,通晓契丹语,曾三次使辽,在南海为帅十年,不载一物归,官至工部尚书,有《武溪集》。余允文: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读书精研正学,见司马光等对孟子有毁词,作《尊孟辩》以应。余端礼: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县)人,南宋宰相。曾与赵汝愚共同商请太皇太后垂帘,策立了嘉王赵扩,一一九六年正式任左丞相。余阙: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元代监察御史(先祖为唐兀人),居河西武威(今属甘肃),曾任都元帅,与红巾军相拒数年,著有《青阳集》。余象斗:建安人,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的编著者和刊行者,其编著和刊行的小说有《四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大宋中兴岳王传》等。余怀:福建莆田人,清代文学家,诗文为王士祯等推许,有《味外轩文集》、《研山堂集》、《秋雪词》及笔记《板桥杂记》。余三胜、余叔巖:湖北罗田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余三胜对老生唱腔颇多创造,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其孙余叔巖积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世称“余派”。余重谟:福建将乐人,清代书画家。善飞白,大者如盖,宗朱熹、苏轼法,楷草似祝允明,兼工墨竹,精弈棋,又精古文辞。余集: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画家。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善写山水,兼长画卉禽鸟,无不入妙,尤工仕女,有《秋室集》。余昂霄: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朝画家,举人出身,居官廉洁,善绘事,山水临文征明,有《健松堂集》。余光中:福建永春人,出生于南京,一九四九年赴台,曾赴美留学,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著述甚丰,有《舟子的悲歌》、《五陵少年》、《天狼星》等十几部诗集,散文集有《逍遥游》、《乡的牧神》等,评论集有《掌上雨》。余秋里:江西吉安人,著名政治家,独臂中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历史上姓杨的名人

历史名人:
杨 业:又名继业。北宋名将,曾败契丹十万之众于雁门关。公元963年宋大举攻辽,他被迫接受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伣之命,孤军奋战.
杨延昭:北宋名将,杨业之子,号称杨六郎。
杨 炯:唐代著名诗人。十二岁被称为神童,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杨万里:南宋诗人,其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
杨 涟:明朝人,上疏弹劾魏忠贤24大罪,被迫害致死。
杨 雄: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曾作《太玄》、《法语》,主张儒家的伦理学说。
杨深秀:清末人,光绪进士,戊戌政变发生后,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秀清:清代太平天国起义主将,被封为东王。
杨贵妃:名太真,小字玉环。深得唐玄宗宠爱,以容貌美丽闻名于世,通晓音律。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
杨姓称帝王者有十几人,先后建立有隋、吴等政权。唐代杨氏任宰相者11人。

历史上姓崔的名人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东北)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太祖破袁氏,辟琰为别驾从事。曹操征幷州,留琰傅曹丕于邺。魏初,拜尚书。主曹丕为太子。操贵其公亮,迁中尉。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加魏王,以为意指不逊。罚琰为隶,后赐琰死。
崔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人,后魏时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门之灾。
崔巨集:南北朝时清河东武城人,官至吏部尚书,曾执掌机要,参与草创过各种制度。

历史上姓贾的名人

贾姓名人
我国历史上的贾姓名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他们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如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18岁时就以诗书文章而被汉文帝刘恒重用,唐朝诗人贾岛还以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推敲的典故,其它如天文学家贾逵,数学家贾宪等,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但为我国农业生产实践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当属北魏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贾思勰是山东益都人,曾任河北高阳郡太守,他具有广博的农业生产知识,并多次到河南、山西等地了解农耕状况,因为当时民间虽有一些农耕经验,但这些经验都没有形成农业生产理论,贾思勰总结了这些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实践,于公元544年,写出了我国农业生产史上最有科学价值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主要阐述了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农耕技术,并根据北方地区春天多风少雨的气候特点,总结并提出了精耕细作、深耕细耙,中耕除草等耕种理论来解决抗旱保墒问题,对于发挥土壤肥力以利土壤休养的问题,贾思勰提倡各种农作物轮茬倒种,用不同的农作物来调节土壤的肥力。这些耕种理论,1400多年来一直在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应用。
可以说,这些耕种理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期,的确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贾思勰在种子的选择和培育方面,也有他的独到之处,他认为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为此,他提倡育种要采取单种、单收、单打并用药物浸泡种子来防止病虫害等提高产量的措施,这些措施现在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
据考证,发源于山西的贾姓人氏,唐朝时期就在福建仙游等地形成了很多大户人家,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就有贾姓人氏从这里漂洋过海,迁到台湾,目前,台湾的贾姓人氏主要居住在台北、新竹和花莲等地。
另外还有:贾充、贾耽、贾公彦、贾似道、贾炎、贾安宅、贾虚中、贾仲明、贾仁元、贾凫西、贾平凹等。

历史上姓奏的名人

历史上没有奏姓,有秦姓,秦姓的历史名人有 秦琼,秦桧等。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李密,又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最后与程咬金等加入李唐。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众之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死。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贞观十七年入凌烟阁。



~


#毛诚欧# 历史上有没有姓高的名人 -
(17062297540): 肯定有啊,历史名人: 高柴: 今山东省人,春秋时齐国人.孔子品学兼优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洋: 今河北景县人,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历六帝,执政二十八年. 高适: 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

#毛诚欧# 历史上高姓名字的人有那些 -
(17062297540): 历史上高姓名字的人有那些 供参考:三国:河北四庭柱 高览 盛唐:战地之王 高仙芝 背诵:蹴鞠太尉 高俅

#毛诚欧# 历史上姓氏是高的人有哪些?
(17062297540): 水浒里,高太尉,和他的父亲高俅

#毛诚欧# 古代被赐高姓的人有哪些? -
(17062297540): 在南北朝时期的东魏政权末期,鲜卑族人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东魏大丞相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在其子高洋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废黜东魏孝静帝,建立北齐政权后,于同年即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公元550年)赐他贵族姓氏为高氏. 鲜卑族人元文遥在北齐时期也先后得到国王高洋、高演的重用,因迎立国王高湛继位有功,北齐天统二年(公元566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氏. 北齐 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改汉字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 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

#毛诚欧# 姓"高"的人,哪些有名气? -
(17062297540): 高俅啊,看过水浒的都知道,名人啊!算是高家历史上最有名的人了!

#毛诚欧# 谁知道高姓的来历?现在大约有多少人口? -
(17062297540): 高姓的由来 一.高姓源头 黄帝时候,有个大臣叫高元,是为黄帝造楼的建筑家,高姓就源起于高元.古代建筑,以高为尊贵,叫高台建筑,帝皇的宫殿最高,诸候王的要矮一些...

#毛诚欧# 世界上有多少人姓高 -
(17062297540): 世界上姓高的在一百万到一千万人之间.

#毛诚欧# 古代姓高的诗人 -
(17062297540): 高 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毛诚欧# 历史上姓高 姓段 姓陆 的正、反面人物?各要三个 请说明都是干什么的 -
(17062297540): 正面:高 高渐离:战国末期时燕人,擅长击筑,燕皇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饯行,他击筑,荆轲以及歌.后因在筑内潜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长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敢英武善于打仗,每一每一大北敌军....

#毛诚欧# 2,高姓古代的名人典故有哪些和现代的名人典故有哪些 -
(17062297540): 元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