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些什么突出大事? 新中国旅游业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新中国建国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外事接待阶段
主要大事:
一是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分社、支社)
二是1957年由各地的华侨服务社组建而成的华侨旅行社(1974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总社及其分、支社。

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1964年)

1978年改为直属国务院的“
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各省直辖市成立旅游局;
1982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二)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振兴时期

1978年至80年代中期: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阶段对国内旅游则实行

不宣传、不提倡、不反对的方针。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需求不断增长,三大市场日益扩大
入境旅游材料:
1977年55856人;2003年9166.21万人次。

2004年全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08亿人次,有望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4位。2005年已经位居第四位。

旅游外汇收入可达255亿美元,有望超过德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5位。

出境旅游
:
1983年—84年—90年,出境探亲旅游。

1997年7月1日后,中国公民可以自费出境旅游,但目的地主要限于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截至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总数达到90个,已经实施的达63个。

新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有
(一)开创阶段(1949年-1977年)
标志:
1、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服务社”
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
2、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和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的。

(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年-1989年)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系列正确的旅游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一种具有较强活力的新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三)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 )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
我国旅游业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
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在校学生73.49万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71万多人。

旅游业40年经历了四大阶段:
一、初创阶段(1978-1986年)
1978年、1979年,国家为改革开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国家第一个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1年国务院80号文件)有两个定位:
1、双重性质双重目标,“旅游事业在我国既是经济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游业发展要“政治经济双丰收”,这是用以确定旅游业“中国式道路”特征的定位;
2、把旅游放在经济领域中比较、调试后的定位,“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
这也是第一次关于产业重要性的精准定位,为旅游业在40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大发展中“选对跑道”“对上表”。
二、产业化进程阶段(1986-1998年)
从1986年国民经济“七五”计划,到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明确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981年,国务院主持制定了旅游业第一个发展规划,在5年后列入国家第七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5年实践、5年探索有多难可以想见,最终这个《规划》敲定了作为“国民经济一个组成部分”的产业应该有的基本政策体制保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轨道上开始了产业化进程。

三、市场进程深入阶段(1998-2009年)
推出“假日制度”,大众旅游风生水起,旅游市场繁荣兴旺。在国家整体转型继续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009年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30年后又是一次“双目标定位”,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第一部《国民休闲纲要》出台,共同体现旅游业对国民经济作用的“增强凸显”,同时也是旅游业对国民生活重要性的“深度显现”。
四、“全面融入国家战略”阶段(2009-2019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国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旅游业以主动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更大格局,以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方协同的改革精神,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在推动“旅游+”“大旅游”“全域旅游”的过程中,转型升级形成了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成为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旅游业定位的重要肯定。

扩展资料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3种类型 :
1、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
2、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3、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中国旅游业经历的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业


#明须耿# 近代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
(17233855162): 1、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富裕后的消费升级. 2、物质生活丰富后开始探索世界的精神需求. 3、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旅游资源的再发现. (以上观点来自青驿网的青驿问答,不代表青驿网官方观点,虽然青驿网是一个旅游社交平台.)

#明须耿# 阐述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7233855162): 1、旅游规划与开发初始阶段(20世纪30年代—50年代) 2、旅游规划与开发拓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3、旅游规划与开发观念转变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4、旅游规划与开发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5、旅游规划与开发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明须耿# 旅游发展的特点有哪些????急急急 -
(17233855162): 现代旅游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紧密结合的,现代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必然使旅游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特点.这一特点的主要表现是: 1.游客的大众性.现代旅游首先表现为它的大众化.所谓大众化,一是指旅游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

#明须耿#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特征? - 作业帮
(17233855162):[答案] (一)世界(以欧美地区为主)旅游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参照世界历史的分期,可将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分为: 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3个时期. (二)现代旅...

#明须耿# 中国旅游交通的特点是什么? -
(17233855162): 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没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就不能形成旅游流(客流),交通是旅游的通道和媒介,是构成完整的旅游功能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现代大众旅游就是在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后才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大型喷气...

#明须耿# 国外旅游农业的兴起与发展有哪些阶段?
(17233855162): 随着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 地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的吸纳,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观光园发展道路. 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萌芽阶段、...

#明须耿# 出口用到的是美金兑换人民币的哪个汇率?
(17233855162): 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1.5元人民币.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

#明须耿# 请问旅馆是如何演变的?(包括古代) -
(17233855162): 世界饭店业发展史旅游和商务活动自古有之,饭店餐馆就应运而生.相传欧洲最初的食宿设施约始于古罗马时期,其发展进程经历了所谓古代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商业饭店时期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