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徐蚌会战" 常说的徐蚌会战指的是我国哪里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08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政委兼代司令粟裕奉中共中央军委之命,向驻守徐州以东的黄伯韬第七兵团发起进攻,并设法策反驻淮河南岸的第三绥靖区(司令冯治安).所部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皆为西北军系统,当时掌握两军军权的皆为副军长-何基澧(五十九军),张克侠(七十七军),两人皆有″起义″意图,尤其是何基澧,他是中共口中″打响八年抗战第一 枪的人″,在抗战中期,何曾赴延安,从此变成中共的同路人,对於这次起义,他是很积极去策划,冯治安虽力图阻止,仍旧挽不回三绥区两万九千馀人的投降,从此徐蚌战场北线门户洞开,粟裕乃以十四个纵队之力围攻黄伯韬兵团.黄仓皇撤退,又得不到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的援助(二兵团司令邱清泉与黄有宿怨,硬是不肯出兵相救,其馀部队见状,也在保存实力的前提下不出兵),只得孤军力战.然而在过运河的时候,因渡桥只有一座,黄又忘了叫工兵架浮桥,致使共军从後追上,所部四十四军及一百军皆有重大伤亡。待勉强渡河,已是伤亡惨重,然主力二十五军仍维持基本战力.其后七兵团进入碾庄圩固守待援,该地有原十三兵团修□的防御工事,相当坚固,使共军动弹不得,也大大的出乎毛泽东的判断,无奈七兵团弹药逐渐枯竭,共军又以工兵挖土机一步步清除工事,使包围圈终于越来越小,11月23日,共军终於攻入七兵团司令部,司令黄伯韬自杀,七兵团五个军(二十五,四十四,六十三,六十四,一百)十万人被歼灭.此役耗时17天,大大超出中共预估的一星期,黄伯韬因此博得中共的敬重.(附记:黄的遗体後由部属冒险运出,送回南京,蒋介石为其举行国葬,并追晋黄为陆军二级上将。) 在十月底时,蒋介石即有结合华中,徐州两大剿总之力,与共军在徐淮一带进行决战的意图,并已任命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为国防部前进指挥所主任,统一指挥徐淮一百四十万部队,白原先答应,并派遣主力第十二兵团北上前往徐州驰援,但随即变卦,不仅拒绝上任,并将武汉江防部队的船只全部开往北岸,禁止任何部队登船,蒋气急败坏,原徐州剿匪总司令一职,只得交给刘峙,造成日後战败的原因之一。後杜聿明虽出任剿总副总司令,但毕竟是副手,无法任意调动部队,造成日後用兵时机不当,白白遭受损失。 十二兵团北上後,即全力凭藉其全美械机械化武力开道,共军中原野战军只是稍事抵抗即撤退,使十二兵团产生轻敌之意.然而司令黄维毕竟曾是北伐名将,很快察觉其中有异,於是先将部队驻扎在安徽蒙城,并请示上级应变措施.但南京统帅部没有回应,黄维不敢再延误时机,於是继续北上,终於落入了共军的包围圈.十二兵团全机械化,非常不适合在华中黄□区作战,而这正是共军预先看出并加以防御的,於是一面以小股部队拖延其北上速度,一面布好包围网,最後果然被其料中,黄部陷入重围.黄维原欲组织突围,不料自愿打头阵的八十五军一一零师师长廖运周为中共地下党员,藉打头阵之名率部起义,黄受此打击,不敢再轻言突围.由於战事吃紧,黄维向南京要求副司令官胡琏到任以解救全兵团官兵.胡琏在责任心驱使下赶赴战场,接下了指挥作战的重任,由於全军上下都听胡琏的话,对於黄维则是爱理不理(众所属意的司令即为胡琏,但因白崇禧反对而作罢),黄维心里也明白,於是也把希望放在胡琏身上.但是局势已定,黄维在七兵团被歼时仍继续北上,致使整个调度出现大问题,即使胡琏来了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十二兵团就只能坐困双堆集.12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下令总攻,′双堆集包围网日渐缩小,黄维甚至使用毒气以遏止共军进攻,但仍无力抵挡,12月15日,黄维不顾总统及参谋总长顾祝同的阻止,执意率部突围,终遭彻底击溃,黄维及第十军军长覃道善,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被俘,十四军军长熊绶春战死,胡琏则负伤逃出,全兵团四个军十二万馀人被歼。 在第七兵团被歼灭的时候,驻在徐州的二,十三,十六兵团即匆匆地向东撤军.共军也组成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来全权指挥淮海战役(成员:陈毅,粟裕,谭震林,刘伯承,邓小平).数十万的部队在调动著,竟然撞在一起,双方在潘塘展开战斗,共军一来也有损失,二来这战不在预定中,所以主动撤军.国府即以“潘塘大捷”称之.但随後的战斗,就让国军吃了骨头了.当时徐州剿总的战略是全力南进,以与十二兵团会师,但怎么打就是打不通,等到十二兵团被灭了,徐州剿总也没地方去了,乃匆匆驻进陈官庄青龙集地区以待战局转变.但这一路上损兵折将,十六兵团擅自单独突围竟遭全歼,司令孙元良化妆逃出;到达青龙集时,徐州剿总已是气力放尽了.此时(12月底)共军突然停止进攻,只是包围而已,要等过年吗?当然不是,而是毛泽东为避免过早歼灭华中国军致使华北傅作义集团南撤而做的指示.不过共军过年的气氛倒是很浓厚,与包围圈中的国军和原徐州城居民形成强烈对比,共军光是用食物,就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国军投降,整个士气早已荡然无存。1949年1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在评估之後决定下令总攻(华北局势已控制住,傅作义已无力南撤,且渡江战役不能迟过四月中,若错过则需等九月〔长江水位高低的问题〕,故需趁早进攻).杜聿明根本无力反击,阵地不断失守,到了1月10日,战役结束.杜聿明被俘,二兵团司令邱清泉自杀(後也被追晋为陆军二级上将),十三兵团司令李弥逃出,至於剿总司令刘峙,根本就一直待在蚌阜的总司令部,把责任一股脑儿地丢给杜聿明. 总计此役共歼灭国军一个剿总,五个兵团,二十二个军,五十六个师,共五十五万馀人,此役造成国府江北之地几乎全失,造成了南北对峙的情势,更造成了蒋介石的隐退,国府高层的大地震.局势至此,大陆的失守已经是毋庸置疑的

"徐蚌会战" 也就是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请问一下徐蚌会战是不是淮海战役,具体评价一下~

徐蚌会战实际上就是淮海战役么!
中国解放战争的3大战役之一
国民党军队称徐蚌会战我军称之为“淮海战役”
我军称之为“淮海战役”,是认为此次战役东起海州西到淮安。
国共两党因为从各自的战略角度出发,所以对战役的叫法也有所差异。徐蚌会战与淮海战役从历史角度说完全是一回事。也许仅仅从政治立场来说,我们常说淮海战役而已。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
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
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
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徐”指的是徐州,蚌指的是蚌埠。
徐蚌会战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扩展资料:
淮海战役分为三个作战阶段:第一阶段(11月6日至22日),歼灭黄伯韬兵团,攻占宿县,孤立徐州。1948年11月6日晚,华东野战军按预定计划向新安镇地区的黄伯韬兵团发起进攻。
7日晨,黄兵团自新安镇地区沿陇海铁路西撤,华东野战军立即展开猛烈追击、截击。在追击黄兵团的作战中,第9纵队“潍县团”2连1排共产党员范学福等10名勇士,用身体架起一座人桥,保证追击部队顺利通过10米宽的沂河,创造了“十人桥”的壮举。
8日,第3绥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3个半师共2.3万人在贾汪、台儿庄起义,为人民解放军迅速截断黄伯韬兵团的退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至11日,华东野战军将黄兵团合围于碾庄圩及其周围约18平方公里的地区内。激战至11月22日,全歼被包围于碾庄地区的黄伯韬兵团。黄伯韬自杀身亡。
中原野战军于11月15日攻克宿县,隔断了徐蚌联系,孤立了徐州,并将由平汉路东援的黄维兵团阻止于宿县西南的南坪集地区。第二阶段(11月23日至12月15日),歼灭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中原野战军于11月25日将黄维兵团合围于以双堆集为中心的纵横各7.5公里的区域内。
27日,黄维集中4个主力师向东南方向突围被击退,其第85军第110师师长、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在突围中率部起义。
华东野战军于12月4日将由徐州撤退的杜聿明集团合围于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一带,并于6日歼灭突围的孙元良兵团,仅孙元良率少数人脱逃。
鉴于淮海战场态势,总前委决定采取“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的方针,首先集中兵力吃掉黄维兵团,挟住杜聿明集团,看住由蚌埠北援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
至15日,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一部协同下,将黄维兵团10万余人歼灭于双堆集地区,生俘黄维。第三阶段(12月16日至翌年1月10日),全歼杜聿明集团。首先为配合平津战役,淮海前线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部署,暂停对孤立无援、陷入绝境的杜聿明集团的军事攻击,进行战场休整和政治攻势。
成批的国民党军士兵向解放军投诚,20天内即达1.4万余人。当华北战场上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后,华东野战军于1949年1月6日,对拒绝投降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至10日将其全歼,生俘杜聿明,击毙邱清泉,李弥化装逃脱。至此,淮海战役结束。战役期间,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原局和冀鲁豫分局全力组织支前工作。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日夜活跃在战场上。
支前民工共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8539只,汽车257辆,向前线运送弹药1460万斤、筹运粮食9.6亿斤,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名,有力地保障了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经过66天的激烈作战,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国民党军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余人,其中包括号称“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人民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
至此,南线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均获解放。人民解放军兵临长江北岸,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等地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毛泽东欣喜地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基本上解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海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淮海战役


#莘伦胀# 爱问的列表页规则怎么写?
(13831999206): 列表规则(测试成功)--------------------------------------------------------------------------------------------------采集页面地址:内容页地址前缀: http://iask.sina.com.cn信息链接区域正则:<td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ebf5e2;">[!--smallurl--]<tr...

#莘伦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13831999206): 原 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

#莘伦胀# \"冻死不下驴\"是什么意思 -
(13831999206): 出自《变通学全书》“冻死不下驴”术:诚 说文解字:诚 执着无悔至死不渝之意另付本书简介:变通学--中国人的处世圣经,能此者大道坦然,不能者举步维艰. 为官斗智,遭遇暗算怎么办? 商场竞争,棋逢对手怎么办? 人生竞技,如何才能...

#莘伦胀# 1500年左右发生了什么大事?试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 作业帮
(13831999206):[答案] 新航路开辟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近代史的开端

#莘伦胀# 分析""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又一个伟大的转折开始了"中的句子成分" - 作业帮
(13831999206):[答案] (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又一个伟大的){转折}【开始】了. (定语){主语}【谓语】

#莘伦胀# "活动目录" 和 "域" 是 -
(13831999206): 从您的问题来看,你对活动目录和域的概念还没有入门.不过这个也不奇怪,很多人从刚刚接触活动目录到真正理解都花了很长的时间.而且这个东西我觉得还真是不好讲清楚,讲严谨了不好懂,讲通俗了犹如隔靴搔痒.活动目录是微软提供的...

#莘伦胀# 进京赶考指什么事件
(13831999206): 进京赶考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七届二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是要接受考验.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是“赶考”;巩固政权,建设新中国是“赶考”;江山永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赶考”.

#莘伦胀# 囫囵吞枣的主要人物
(13831999206): 白王廷

#莘伦胀# 用php怎么从数据里调取数据,导出形式是excel -
(13831999206): 空格分隔用\ 声明生成excel的然后找文件下载实例代码;);x-msexcel'Content-type: application/就是文件下载然后把头部声明改变下 header ('

#莘伦胀# destoon问个问题有点郁闷加了分类信息的限制
(13831999206): 这个小分类显示的12,我想让他只显示5个后出现更多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