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 《月下独?> 李白诗《月下独酌》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29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酒,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三年在长安写的。当年春天,贺知章请度为道士,玄宗许其还乡。李白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此诗应是写于这段时间。此诗取名于‘月下独酌’,包含李白最喜爱的两个意象,即月和酒。而二者均有孤独、不得志、愁闷之意蕴。如[唐]王昌龄《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 鄂 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宋]苏轼《送小本禅师赴法云》诗:“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可见,“月”在中国文人心中一般来说让人产生一种孤寂之感,正如神话传说中那清冷的广寒宫只能存于月亮之上。而酒众人都知它是孤独苦闷时的慰藉之物,同时也知“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结果。李白爱“月”爱“酒”,足看见他在尘世生活的孤寂与无可奈何。同时,在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中,又存在了极大的向往,这一向往同样寄寓到“月”和“酒”之中。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于是在这深层痛苦的引发下,才产生了李白的永乐浪漫情怀。而这首《月下独酌》正是这一情怀的真实映照。开篇第一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开题明意,指出自己的“独”。也正是在这种极度苦闷下,渴望能有一知己对酌倾诉,才能够产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主义想法。有二人相伴,本应感到满足,但毕竟是幻化出来的意象,又岂能达到预期效果,于是李白便在“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展开了其矛盾的心里斗争。月影本是无情物,但为了及时行乐,也只能“暂伴”。这便是李白,渴望知己,却无知己,没有知己,却向往知己的一种心态。接着,对知己的渴望战胜了现实中的情况,李白在酒的作用下,产生了“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的情形。认为月和影都于自己产生了共鸣。在“我”歌唱的时候月被我感动了,在我跳舞时,影也随我一起舞动。然在这欢快之时,李白的孤寂之感却又悠然而生。感到现在我们虽在一起对饮买醉,交互情感。可是当醒来时便各自分开了。让读者也不由了产生了一种为其悲痛之情。最后两小句话峰又转,“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声明现实的残酷并不能压制自己对理想的渴望。现实中不可的事,我们可以相约到遥远的天际去。当然,这里李白的出世思想也不是他的最终思想。这只是他在现实中不得志的情况下才有的迫不得以的做法。所以这也注定了李白一生思想的对出世入世的纠结。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是以感情跌宕起伏和率性纯真而著称的,通观全诗其感情波澜可以明显分为几层起伏,第一句起首是扬,"花间一壶酒",而第二句紧接着抑,"独酌无相亲"。但是接下来的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扫这种无相亲的冷落,孤单。在诗歌的第一部分的结尾所出现的这种局面,是一种经过起伏、努力后获得的由冷清到热闹的场面。这第一起情感的起伏可以看作是序幕的拉开,是"月下"场景的布置与"人物"(包括虚拟的月亮和身影)的出场。虽然出现了一点困扰,但还是比较圆满地顺着诗人自己设想的轨迹进行的。

诗歌的第二部分也是四句,诗人同样又经历了一次由悲凉到喜悦的情感的轮回。从感叹月亮与身影这两个招呼来的酒伴的不尽人意,到全然不顾、自得其乐的忘我境界。诗歌的第二波起伏是情节的正式展开,是"独酌"的实施,在这一阶段,诗人靠着自己虽然热烈但却是孤独的心境,在执着地追求一种如果不可能完美,因为在孤独寂寞的境遇下,只有"不解饮"的月亮和"徒随身"影子,已经不可能完美,但至少也是理想的境界,尽管"暂伴月将影"一句的"暂伴"多多少少透露了作者心中那一丝无可奈何的惋惜,但是"行乐须及春"却说明了诗人已经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从而实现了这一次不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因素的自我满足的"独酌"。

诗歌的第三波起伏是独酌的高潮与升华,在这一阶段,诗人已完全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月下独酌"的境界所陶醉,零乱的舞步,徘徊的月光,似醉似醒,物我一体,诗人在尽欢之后,马上就要在花间月下的美酒之乡沉沉睡去了,但就在他的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刻,他没有忘记再次与那两位与他一起成就"独酌"的月亮与身影做出长久的约定。"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种不离不散的执着情怀,我们只有对李白的身世和追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真正体会。

这首诗歌第二个成功之处是全诗的率性纯真,毫无做作。对此,沈德潜是这样评价的:"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人不易学"(《唐诗别裁》)。的确,李白成名之后,多少文人墨客都想步其后尘,不过到头来却总是半途而废。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只能对李白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境界发出由衷的赞叹了。

《月下独酌》酌(zhuó)

李白 月下独酌http://wenku.baidu.com/view/28daa7f67c1cfad6195fa737.html

月下独酌李白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在鲜花丛中置一壶酒,自斟独饮,没有亲朋好友相陪。
我只有举起杯来邀请天上的明月,结果,明月、我和月下的身影看起来好像成了三个人。
然而月亮并不懂得饮酒的情趣,影子也只能是白白地跟随在我的身旁。
尽管如此,我暂且还是把月亮和身影当作伴侣吧,因为人生行乐,怎能错过这纯宵良辰?
我放声高歌,月亮好像流年难舍;我尽情起舞,影子便破碎零乱。
清醒时,我和它们共同欢乐,沉睡后,便又各自离散。
从此我愿和明月结成忘情的交游伴侣,并相约在那高远的云汉仙境去遨游。
赏析《月下独酌》工四首,此为第一首,诗中表达了知音难遇的苦闷。诗一开头就描写了寂寞的情调。独酌是写静,更是以静衬凄,在色调的反差中,表达出美景虽在,知音难求的深沉悲叹。“举杯”两句构思十分巧妙,在无人可语的情况下,把明月和身影作为朋友,然而明月却不懂饮酒,影子也徒然相伴,其孤独之状就更深了一层。为及时行乐,诗人胸襟大开、轻歌曼舞。月儿因聆听而留连,影儿因随舞而零乱,似乎落寞悄然而逝。然而,细加品味,诗人却凄苦到了极点。月不会人意,“影零乱”是内心零乱的极妙写照。更为难堪的是,清醒时有明月交欢,醉入梦乡则各自分散,所以“暂伴”一词正是作者的感情的虚幻寄托。最后两句集中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诗风,在彻底否定黑暗现实之中,寻得一点精神上的慰籍。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简剂剑# 李白的月下独酌的解释
(18967145362):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

#简剂剑#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什么情感 -
(18967145362):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从逻辑...

#简剂剑# <<月下独酌>>的诗意是啥? -
(18967145362):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原诗共四首,此为第一首.抒发了壮志难酬、宏...

#简剂剑# 关于李白《月下独斟》的一首诗 -
(18967145362):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简剂剑#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什么情感 -
(18967145362):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从逻辑...

#简剂剑# 谁能给我讲一下“月下独酌”的大意 -
(18967145362):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

#简剂剑# 李白的月下独酌这组诗共有多少首
(18967145362): 四首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

#简剂剑# 李白《月下独酌》
(18967145362): 李白诗的飘逸浪漫,是他将景的人性化,月和影虽然只是景,但是在李白看来那都是有生命的能变现人的动作和行为的,给景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让人感觉景有人的生命力的表现.这也是诗的表现手法之一,以景喻情.自然天成 是有月就有影,人动影相随,舞随歌声起伏、徘徊,人、月、影、歌、舞混为一体,互相融入其中,于情与景之中,情景交融,混然不能分开..... 感慨古人能从天地万物之中了悟出情感,从景物中感知情感这种境界和能力是我们今人所欠缺的.....

#简剂剑# 月下独酌赏析 -
(18967145362): 分句分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究竟辩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

#简剂剑# 谁有李白《月下独酌》译文? -
(18967145362): 《月下独酌》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注解】:1、将: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