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感人故事? 古今中外关于朋友之间的小故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钟子期俞伯牙
2.管鲍之交的管仲与鲍叔牙
3.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
4.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无价情谊

古今中外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感人故事~

 管鲍之交
  春秋时候,管仲和鲍叔牙年轻的时候就成为朋友,鲍叔牙深知管仲才干非凡。管仲家里很穷,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对他始终如一,从不曾有什么怨言,反而处处维护他。后来,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公子小白在与公子纠的王位争夺中取胜,成为齐桓公,公子纠败亡,管仲也被囚禁。
  齐桓公即位后论功行赏,准备任命鲍叔牙当宰相。鲍叔牙却极力推荐管仲为相,齐桓公问缘由,鲍叔牙说:“我有五点不如管仲:宽厚仁慈,能安抚百姓;治理国家,能抓住根本;结交诸侯,能示以忠信;制定法礼,使国家有章可循;操练士卒,使将士勇气倍增。要是管仲成为宰相,齐国一定可以很快强盛。”齐桓公气愤的说:“可是他阻挡我回来当国君,在交战时又差点一箭射死我。”鲍叔牙辩解说:“当时两军对峙,他也只是各为其主。”在鲍叔牙的再三劝说下,齐桓公终于不计前嫌,隆重礼拜管仲为相,并尊称其为“仲父”。在鲍叔牙的协助下,管仲大展宏图,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管仲也被后人称为“春秋第一相”。
  管仲感慨的说:“我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红时自己总是多要,鲍叔并不认为我贪婪,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困顿不堪,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我时运不济;我多次当官而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未遇明主;我多次在战斗中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我没有为他殉难,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牙曾说,人生有两大快事:一为食盾鱼,二为饮玲珑(一种茶名)。管仲拜相后,为报答知遇之恩,专门为鲍叔牙建造了宽广美丽的玲珑园,供其一生享用。鲍叔牙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
  管仲病重后,齐桓公问他是否可以让鲍叔牙继任为相。管仲说:鲍叔牙善恶过于分明,以善待善尚可,以恶对恶则太偏激。“他是位君子,但不可以委以国政。”奸臣易牙听后,以为这是离间管仲与鲍叔牙的好机会,便到鲍叔牙面前挑拨。没想到鲍叔牙听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道:“管仲忠于国家,没有私心,这正是我推荐他为相的原因。若让我为相,哪里还能让你们这些小人容身?”一番话说得易牙面红耳赤,狼狈而逃。
  待友以宽 朋友之间如何相处,两千多年的古人给我们作了表率。要多理解朋友的难处,不要太计较他小的缺点和偶尔的错误;多给朋友表现才能的机会,不要害怕他会抢你的风头;正视自己和朋友的优劣,就能够不受小人的挑拨,这样的友谊才会很坚固

1、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做生意,管仲出小钱而分大头。打仗的时候管仲第一件事就是逃跑。每当别人质疑管仲的行为时,鲍叔牙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他说话。
鲍叔牙推荐管仲做了宰相,在管仲退休时,他却没有向皇上推荐鲍叔牙,称其不是做宰相的料,鲍叔牙知道后非但没有怪管仲,他说佩服管仲的识人之能。
自己的确不是做宰相的料。管仲听说后就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
最初见于《列子·力命》,二者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2、刎颈之交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
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
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邯郸。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在回车巷遇到廉颇。
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蔺相如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
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
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3、鸡黍之交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别名汜。范式年轻的时候在太学游学,成为儒生,和汝南郡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
后来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
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母亲,让她布置好酒食恭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
元伯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说:“如果真是这样就该为你们酿酒。”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
4、伯牙绝弦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长江,黄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长江黄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5、左羊之交
楚元王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那时候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年纪。
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平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
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
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书生来,四十四五年纪,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一口欢迎他进屋去。左伯桃进得屋内,上下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单。
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一些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念“绝”)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的人,二人三言两语,便十分投机。
大有“恨相见之太晚”的意思,两人便结拜做异姓骨肉。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
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
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才能。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
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
羊角哀到了楚国,楚元王因爱惜羊角哀的才能,以上卿的礼节安葬左伯桃。羊角哀梦见左伯桃说:感谢你的恩德,我才能得到厚葬。
我因为坟冢靠近荆将军的坟冢,受到他的逼迫。当月15日那天,羊角哀带兵马来到左伯桃墓前,并制作了三个桐木偶,然后自杀,舍命去帮助左伯桃。


#佘岩浅# 请告诉我关于朋友的事例 -
(15870546579): 高山流水 春秋时期有位出色的音乐家伯牙.他精于弹琴,据说他弹琴连吃草的马也 会抬头倾听.而当时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过于钟子期.伯牙用琴表现高山情怀,钟子期 听后说:“善哉,峨嵋兮若泰山.”用琴声表现流水的情调时他听后说:“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的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 弹琴.

#佘岩浅# 简要概括一则关于古今中外的朋友经典故事20字 -
(15870546579): 管鲍之交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

#佘岩浅# 4个友谊的故事~~~~ -
(15870546579): 高山流水 春秋战国时,晋国上大夫(很高的一个官职)俞瑞字伯牙,有一珍贵的五弦琴.乘船中秋游览江山之时弹起,琴弦忽然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后发现是有人在岸上听琴.于是招此听琴人上船,见他是一个樵夫,便很轻视.没想到这个樵...

#佘岩浅# 有关友谊的名人事例 -
(15870546579): 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牙的琴声,激跃之处,便说浩浩乎志在高山;当听到琴声回转千叠处,便说荡荡乎志在流水.二人于是成为莫逆之父.后来,子期因病而死,伯...

#佘岩浅# 找一个关于友谊的感人故事
(15870546579): 有两个朋友患难与共,形同亲兄弟.上帝不相信人间还有真正的友谊,于是就设计考验他们. 有一天,这两位朋友在大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面临死亡.这时,上帝出现了:“我的孩子,前面一棵树上有两个苹果,吃下大的那个,就能抗拒死亡,...

#佘岩浅# 古今中外描写朋友间感情真挚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
(15870546579): 高山流水

#佘岩浅# 古今中外的感人的故事有哪些? -
(15870546579): 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匡衡 有个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欢读书.但是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照明读书.匡衡邻居家日子过的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得很亮.他想到邻居家去读书,可是遭到拒绝.后来,匡衡想出一个好办法...

#佘岩浅# 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
(15870546579): 牛顿勤奋学习的故事 牛顿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

#佘岩浅# 古今中外的感人事迹,简短!感染人,清楚. -
(15870546579): 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

#佘岩浅# 知音古代感动了上千年留下的友谊故事 -
(15870546579): 《伯牙与钟子期》选自《列子·汤问》战国列御寇著.《伯牙与钟子期》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伯牙不用说,钟子期也知道他内心的想法,是一对志同道合的知音.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