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贵妃是什么地位,相当于清朝的皇后? 皇贵妃与皇后的区别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唐朝的贵妃是从唐明皇开始起设立的,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称四夫人,爵位正一品。 贵妃在当时名义上是仅次于皇后,实际上玄宗一朝贵妃就是真正的皇后,母仪后宫。

清朝的皇后一位,下设皇贵妃(相当于副的皇后)、贵妃,妃、嫔、贵人。贵妃是后宫第三等封号,这里的贵妃上有皇后和皇贵妃,并不是最高的封号。我国的后妃制度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已逐渐成熟。

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芳仪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

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 :
清朝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均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不过,纵观清朝历史,除皇贵妃、贵妃之外,也还有其他妃号,如庄妃、瑾妃、珍妃等。制度规定尽管十分严格,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康熙、乾隆的妃嫔都大大超过规定,而同治、光绪等又远没有那么多的妃嫔。清朝宫女人数比明朝减少,按定制在三百人以下,实际上也不止此数。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皇后 (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
皇贵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 8人)
贵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 8人)
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 6人)
嫔 (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 6人)
贵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4人)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3人)
答应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2人)
宫女 (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

给皇上看上的宫女可以由答应、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选中就可做贵人或以上,
慈禧太后就是选秀女而被封为懿贵人、懿嫔,生皇子后升为懿纪、懿贵妃,最后因儿子登基而成为太后。
居住方面,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则住在一块。

皇帝妃嫔封号之一。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始设,地位次于皇后、皇贵妃,自隋至清多沿置。其中唐玄宗初年曾停置,旋恢复。渤海称王之妻为贵妃,则相当于中原各朝皇后。明成化年间,明宪宗在其上另设皇贵妃,位降一等。清代沿用。但各朝位尊卑不同。历代贵妃中最有名者为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
贵妃,古代皇帝妃嫔的称号。开始是南朝宋孝武帝始置的,位比相国,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后代多沿用其名。 唐宋二朝时,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封号,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称四夫人,爵位正一品。 明朝时,宫中皇妃的封号有很多,如顺妃、宁妃等,但贵妃仍是最高级的封号。 清朝的后宫品级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贵妃是后宫第三等封号

唐朝:
皇后.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以上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彩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所以唐朝的贵妃只是四妃之首,品街相当于宰相,而无论什么朝代,皇后都是指皇帝的正妻,妃嫔无论等级多高,与皇后都是有君臣之别的,不能相提并论。

唐宋二朝时,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封号,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称四夫人,爵位正一品。
清朝的后宫品级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贵妃是后宫第三等封号

唐朝的昭义相当于清朝后妃的那个品级~

唐朝的昭义相当于清朝后妃中的贵妃。

因为唐朝的昭义属于正二品,在清朝中正二品的后妃是贵妃。

昭仪简介:
昭仪,为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位同丞相,爵比诸侯。
三国时曹魏后宫,夫人下有昭仪,爵比县侯。
晋朝为给始祖皇帝司马昭避讳,不设置昭仪封号。但同一时期五胡十六国依然时有采用。
北朝时期恢复昭仪封号,依然用于册封高级或最高级妃嫔;南朝则仅作为嫔的其中一级,唐朝因之,为九嫔之首,地位仅次于四妃

唐代后宫排序:
1、皇后;
2、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四妃(即夫人),正一品;
3、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
4、婕妤九人,正三品;
5、美人九人,正四品;
6、才人九人,正五品;
7、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8、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9、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清朝后宫排序:
1、皇后(1人) 【位同帝尊,不设品级】
2、一品:皇贵妃(1人)
3、二品:贵妃(2人)
4、三品:妃(4人)
5、四品:嫔(6人)
6、五品:贵人(无定数)
7、六品:常在(无定数)
8、七品:答应(无定数)
9、无品:官女子(无定数)

皇贵妃和贵妃有什么区别?


#法纯奋# 唐朝的昭义相当于清朝后妃的那个品级
(15034068746): 唐朝的昭义相当于清朝后妃中的贵妃.因为唐朝的昭义属于正二品,在清朝中正二品的后妃是贵妃.昭仪简介:昭仪,为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位同丞相,爵比诸侯.三国时曹魏后宫,夫人下有昭仪,爵比县侯.晋朝...

#法纯奋# 求唐代妃嫔阶级的划分及其和详细介绍!~~那些妃嫔地位什么的 -
(15034068746): 皇后.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以上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

#法纯奋# 古代妃子的等级
(15034068746): 不同的朝代是不一样的,你要的是哪个朝代的. 夏殷以前,中国后妃制度比较简略,文字记述也很模糊,大率将天子的配偶统称为妃.如皇帝有四妃;帝喾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称为次妃. 周代天子开始立后,正嫡便叫王后. 《周礼》...

#法纯奋# 唐朝的妃嫔等级!急!!!!详细一点的!! -
(15034068746): 唐建国之初 参照隋朝旧制皇后以外另设: 四妃(即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

#法纯奋# 贵妃地位高还是皇淑妃地位高
(15034068746): 没有皇淑妃这种说法 设立皇贵妃是清朝康熙以后开始的 地位处于皇后之下 但是只有皇贵妃这一种称号 皇贵妃下来是正一品的贵妃 淑妃 贤妃 德妃

#法纯奋# 宫斗中比贵妃大的职位 -
(15034068746): 周朝、秦朝、西汉、东汉、东汉、南北朝、两晋都是没有贵妃这个品阶的.南朝宋时将夫人改为贵妃.贵妃职位仅次于皇后.齐梁陈皆是如此.唐朝贵妃依旧是仅次于皇后.宋元明同上.到清朝时贵妃居于...

#法纯奋# 昭仪,贵妃 谁的地位高 -
(15034068746): 就说唐朝的.除了皇后,就是贵妃高.之后是淑妃,德妃,贤妃.之后是九嫔.九嫔第一才是昭仪.

#法纯奋# 皇贵妃子和贵妃的地位和权利有什么区别?越详细越好? -
(15034068746): 皇贵妃是明朝宪宗为爱妃万贞儿设的位,高于贵妃之位,仅次于皇后之位,权力地位相当于副后. 明朝宫中无定数.清朝后宫中仅限1人. 贵妃从晋朝开始设立,在明朝设立皇贵妃之前,为仅次于皇后的妃嫔最高位,能得此殊荣的嫔妃,要不是...

#法纯奋# 唐朝的妃嫔们等级是怎样的?正八品以下有哪些?庶几品又是怎样的呢?详细解答!! -
(15034068746): 依照唐朝体制,最完整规范 1、皇后. 2、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以上正一品). 3、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4、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

#法纯奋# 古代后宫嫔妃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15034068746): 大小排列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正一品:德妃 淑妃 贤妃 从一品:夫人 庶一品:妃 正二品:贵姬 从二品:昭仪 昭媛 昭容 昭华 庶二品:淑仪 淑媛 淑容 淑华 正三品:修仪 修媛 修容 修华 从三品:贵嫔 庶三品:婕妤 正四品:贵仪 从四品:顺仪 顺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