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身心发展的特征对学校教育有何启示?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具体表现: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从概念中,可看出由-到,从-到,这样的表述方式说明人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只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而不能由高级到低级,由复杂到简单。例如,身体发展,受精卵发育成小婴儿的时候,总是先发展心脏,再发展四肢,经历了一个从中心向四周的发展过程;儿童行为的发展经历了翻-坐-滚-爬的过程,从翻到坐,从坐到滚,从滚到爬,这就是一种顺序。

2.教育启示:个体身心发展有顺序,因此在教学中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遵循顺序慢慢前进,也就是循序渐进,而不能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

3.常考例子: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杂事儿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拔苗助长等。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具体表现: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换而言之,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特点。例如,人的一生必然会经历的两个时期,婴儿期和成年期,那么这两个阶段发展特点和任务相同吗?显而易见是不同的。婴儿期的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是各个方面发展都不成熟,都很脆弱,吃饱喝足不哭不闹就是他的任务;而到了成年期,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已经定型,好好工作养家糊口就是他的任务。由此可看出,不同的时期,发展特点和任务完全不同,这就是阶段性。

2.教育启示:既然人的身心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任务特点不同,因此,在教学时,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也就是要做到不能一刀切或者一锅煮。

3.常考例子:幼儿园小学化和小学成人化。幼儿园小学化是说幼儿园和小学学的东西一样;小学成人化是说小学和成人世界接受的东西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知道幼儿园、小学、成人,他们的特点完全不同,所以该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具体表现: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例如,2018年12岁的儿童,不论其生长在农村还是城市,其身心发展水平和速度大体相同。2018年证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大体是相同的;12岁证明年龄相同,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儿童,发展水平大体相同就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

然而,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例如,我国2018年青少年的身高远远超过1937年青少年身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2018年和1937年的环境和教育条件是不同的,也就是人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2,体现了身心发展具有可变性特征。由于稳定性和可变性特征,在教招考试中涉及较少,在此便不做过多叙述。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1.具体表现: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出时快时慢、有早有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换而言之,同一方面不匀速。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其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例如,身高的发展,儿童的身高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也就是0-1岁这样的一个时期,在这一年新生儿能长30-50公分;第二个高峰在青春期,这一时期身高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不及0-1岁。

二是同一个体在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换而言之,不同方面不同步。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例如,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一般而言,生理的发展总是先于心理的发展。对于各位而言,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但是有时候父母还是会说这样一句话“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跟小孩一样”。“你都这么大了”,说明生理发展已经成熟;“怎么还跟个小孩一样”说明心理发展成熟度不够,此时就说明,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同,即不同方面不同步。

2.教育启示:既然人的发展有的时期发展快,有的时期发展慢,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也需要抓住其发展最快的哪个时期进行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就是关键期。因此,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要做到抓关键期,及时施教。

~


#怀威桑# 人的全面发展对素质教育有何启示 -
(15982181225): 1.确立多元目标 将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运用到今天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建构中,具体应为: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

#怀威桑# 中学教育应如何适应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
(15982181225): 智力和创造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认知因素,它们是随着学生个体的自然成熟,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学校教学的积极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个别差异对教学的影响是重大的,它不仅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同时还影...

#怀威桑# 论述个体发展差异性的教育意义? -
(15982181225): 一、个体差异的含义及其研究走向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

#怀威桑# 如何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效教育教学 -
(15982181225): 青少年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素质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成熟,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所以整个青少年学生时期都处于认知发展的迅速上升时期. 初中生认知过程中的各个基本因素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怀威桑# 简答题试述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
(15982181225): 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 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 响, 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 导作用的因素.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 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 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 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

#怀威桑# 童年期心理特征的教育意义 -
(15982181225): 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连续性与阶段性 连续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 阶段性:在特定的心理发展阶段,表现为独特的特点.

#怀威桑#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
(15982181225):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的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

#怀威桑# 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校应该进行哪些辅导?
(15982181225):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 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1)社会生活指导,学校通过在校教育帮助未成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怀威桑# 个体生命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
(15982181225): 首先,教育对个体的功能有正向和负向之分. 正向功能有促进个体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促进个体个性化)和促进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负向功能有是学习者身心健康受损、给受教育者负担、是受教育者形成职业局限性等等 其次,教育与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