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赏析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赏析如下:

《兰亭序》在结构上貌似平正,实际在细微之处却极尽变化之能事。中锋、侧锋交替使用,藏露结合,运笔过程跌宕起伏,开合较大,线形多变;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临摹注意事项:

临摹《兰亭序》所使用的毛笔最好使用狼羊兼毫,柔韧适度,便于书写。无论是什么样的点画,都要特别注意它的起笔与收笔,点画运笔过程中蕴含的节奏感也须多加注意。书法的精神气韵常常通过点画的精微之处表现出来,于精微处见精彩。掌握基本形状比较容易,但只掌握基本形状却会失之粗糙鲁莽。



~


#夏咱学# 《兰亭集序》的语言怎么赏析? -
(17534693045): 【LZ可以模仿下面这篇文章进行赏析,重点是2、3、4自然段】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作者:姚淦铭(文字)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在会稽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赋诗抒...

#夏咱学#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的亮点 -
(17534693045):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简析——兰亭序通篇324字,描绘会稽山一片春景之雅兴——寓意极佳,更是王羲之中年精髓的结合总理.其全篇采用中锋运笔,对于笔画的粗细变化把握得恰到好处,多处引用了“藕断丝连”之势,通篇一气呵成,无半点矫揉造作,笔的转折、连带处极为出色,耐人寻味——用峰极佳.通篇凝聚精华,布局恰当,字字安排地随意且得当——“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即使有几处错字,亦能涂改地有韵律,让人看了拍案叫绝,在模糊的涂改中感受到王羲之用笔用墨的真实——布局极佳.小结,兰亭序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望采纳,谢谢!

#夏咱学# 兰亭序简介 -
(17534693045):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

#夏咱学# 王羲之《兰亭序》的艺术特点是怎样的?
(17534693045):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当时的一些名士如王羲之、谢安、孙绰、王献之等人,在浙江会稽的兰亭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诗酒会.参加这次宴会的共有41人.他们在溪水旁...

#夏咱学# 谁能帮我谈谈对《兰亭序》书法美学的认识、谢谢哦、急 -
(17534693045): 《兰亭序》的书法精美奇妙.现存的临摹本以冯承素的“双钩填廓”摹本为最好.古人称王羲之作《兰亭序》,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飘若浮云,娇如游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一改汉魏以来质...

#夏咱学# 急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书法作品赏析文章 - 作业帮
(17534693045):[答案] 书法赏析:《兰亭序》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的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精致的书法、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他的成就是一变汉魏质...

#夏咱学# 谈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尊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要求,结合传统文化的知识回答,能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 -
(17534693045): 《兰亭序》是王羲之用茧纸、鼠须笔与朋友优游之余的得意之笔. 全篇二十个“之”字,七个“不”字,各具特点而不雷同.他能注意避免“状如算子”、“一字万同”,这种艺术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以致唐...

#夏咱学# 鉴赏 滕王阁序 和 兰亭集序 -
(17534693045): 、《兰》、《滕》写作背景之比较 兰亭诗会之时正是玄风极盛的时代,在玄言暗雾的弥漫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抛开干瘪的谈玄说理,序文借山水独抒性情,流溢全篇的是一种鲜活无比的人世挚情.序作者既然已经认识到“夫人之相与,...

#夏咱学# 王羲之最得意的书法作品是什么? - 作业帮
(17534693045):[答案]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夏咱学# 评价王羲之兰亭序用到哪些4字词语 -
(17534693045): 《兰亭序》—书法评论《兰亭序》的书法,点画遒美,行气流畅,章法布白浑然1体,体现了王羲之创造的书法新貌.全篇210个“之”字,7个“不”字,各具特点,绝不相同.王羲之游会稽山时,环境优美,群贤毕至,心情愉悦,加上晋代空灵的玄学影响,用上等纸笔,写下了他以后难以企及的艺术丰碑—《兰亭序》,风骨超脱,和谐自然.和畅的情势和内在的精神,蕴藏着作者对本身价值的见解和人生的体会,成为晋人神韵典范.后世纵然力追,但总嫌造作夸大,无晋之自然.由于,晋代玄学的空灵精神和个性自由的文化环境,是没法返回体会的.故称: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