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风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钱基博严格教育子女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

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

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4、梁启超教出全能儿女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5、丰子恺,让孩子享受应有的快乐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

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

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

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


#伊学俭# 优秀家风的小故事 -
(18874558912): 家风故事 欣赏“你幸福吗?”,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回答,但答案又是相似的.同样,“家风是什么?”,一千个人也一定会有一千种回答.最近中央台有许多关于家训家风的现场采访,看到也听到了很多家庭讲述着自己的家训家风故事. 自...

#伊学俭# 家风及家风故事 -
(18874558912):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润物细无声的小雨点.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记得把孩子刚送进幼儿园时,我担心的是孩子会不会哭着找妈妈,会不会自己小便洗手,会不会自...

#伊学俭# 家风的小故事 -
(18874558912): 家风小故事有很多: 姚母教子: 姚梁(1736—1785)庆元县松源镇姚家村人.自幼好学,23岁保举优贡,清乾隆三十年(1765)顺天乡试考取举人,三十四年登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历任礼部主事、刑部员外郎、顺天乡试会试同考官、山东...

#伊学俭# 有什么名人家训家风吗 -
(18874558912): 1. 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鲁迅 2.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宋·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 3. 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俄]叶甫图申科《家庭》 4.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

#伊学俭# 关于家文化的 举出几个古人的例子 -
(18874558912): 隋朝初年颜之推撰写的中国第一部专门的、成本的、完整的家训著作 《颜氏家训》.它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宋元明清,家训文化进入繁荣时期,先后出现了北宋司马光的 《家范》、南宋袁采的 《袁氏世范》等.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的《钱氏家训》并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伊学俭# 关于家风的背后的故事 -
(18874558912): 家风背后的故事,既然是故事那就有典故了.家风,是勤俭,是正派,是侠义,是担当,是仁义……家风的含义可谓万千,无所不包,很难说具体是什么,但它表现出来的又是具体的,看得见的.

#伊学俭# 关于家教,家规,家风,家训的感人故事1000字 -
(18874558912):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人要善良的活着.渐渐地长大了,也就把善良当成 了我们的家风.等到我有了家有了孩子,当听到儿子第一次叫我妈 妈的时候,我就自 己在心里说,孩子妈 妈不希望你多优秀,但一定要做个真善美的人.也就...

#伊学俭# 以家风为题材写作文,有什么事例 -
(18874558912): “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道“家风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风?”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会傻眼了.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家风.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人的思想品...

#伊学俭# 家训家规家风故事 -
(18874558912):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

#伊学俭# 家训家风故事1000字(我的爸爸) -
(18874558912): 古往今来在一个家庭之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谁?是父母. 对孩子影响最长久的是什么?是家风.一个国家,对子民影响最根 本的是什么?是国风. 很多孩子大概都会问: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 流传下来的做人准则,它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