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讲解:理解篇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1
如果将一篇精彩的文章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中丰富多彩的词语就好比树上生机勃勃的绿叶。有了词语的"绿叶",大树才有其蓬勃的生命;同样,只有与树枝、枝干紧紧相连,词语的绿叶才能闪烁生命的光彩。因此,所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叶"与文章的"枝、干"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从而准确地把握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本章我们将要告诉同学们要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几大要点。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
  一、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一个好的写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语。因此,当我们剖析一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想想这个词语是否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在主旨篇中,我们已经教会同学们怎样分析主旨了,请注意复习)。
  「实例分析」
  茅盾的《白杨礼赞》中有这样一句话:"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如何理解这里的"傲然"一词?
  「完全解析」
  这里的"傲然"必须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白杨礼赞》是借歌颂白杨树歌颂北方的抗日军民,歌颂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文章的主旨),而这里的"傲然"正是这种精神的形象体现。因此,若是仅仅回答"傲然"表现了"哨兵"挺立的姿态是远远不够的,要能够指出"傲然"一词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北方的抗日军民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抗战精神(结合主旨做答),才算是正确理解了这个词语在这里的含义。
  二、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适用于写人的记叙文,写人记叙文的主旨是表现人物的,要把握住一个人物形象的问题,在这一类记叙文中,我们必须联系人物形象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实例分析」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一段话:"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茵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如何理解"排"字,在这里有什么特殊作用?
  「完全解析」
  这个"排"字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动词,意为"依次摆好",但用在这里,却有了它特殊的含义。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既不能中举,又不能放下读书人的架子,终日混迹于底层贫民中间,且还要忍受他们的嘲笑,那种读书人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因此,当他有了一点钱,虽然只是区区九文大钱,他也要充分炫耀一番,这个"排"字,便充分表现了他这种急于炫耀的心理(从人物形象入手),可谓一字传神,让人深深感到这个孔乙己的可笑、可怜、可叹!可以这样回答:"排"的意思是"依次摆好",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常常受人嘲弄,这里"排"这个动作表现了他急于炫耀自己的心理。
  三、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不单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为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因此,当我们分析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时,不可不考虑这个词语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记事或写人的文章常常是为了表现作者或者故事中的人物的感情的(详见《主旨篇》)

  「实例分析」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你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找"和"又",这两个词寓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完全解析」
  "又"和"找"本来是很普通的两个词,但用在这里,却有了深刻的含义。在与儿子分别之际,父亲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对儿子的浓浓的亲情,"我"的心中因此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又"表现了"我"被父亲的背影深深感动,被父亲的背影所体现的亲情深深感动,由此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眷恋,故而泪流难止,一流而再流。同样,"找"在这里也表现了"我"对父亲深深的眷恋,表现了"我"依依难舍的亲情。
  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如果我们在英语阅读中遇到一个生词,我们常常总是猜测一下它大概的意思,怎样猜测的,自然是结合上下文,一个词语可以有多种概念,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体现的概念也不一样,因此,当我们要理解词语的含义的时候,应该尽量地联系上下文。
  「实例分析」
  散文《爹娘》中有这样一段话:"家里祖祖辈辈都没有人读过书,父母巴望我这一辈出个读书人,让我六岁就上小学。那时,书费很便宜,连学费也才四元;但是要凑够这四元钱也是十分困难的。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我的学费,是从奶奶蓬乱的头发里梳出来的;是从爷爷额上的皱纹里犁出来的;是从妈妈去鸡窝里捡鸡蛋时的笑容里溢出来的;是从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与锄头把之间发出的吱吱声里溅出来的。我的学费就这么昂贵,昂贵到需要全家几代人付出。"在这段话中,"昂贵"是怎么意思,在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完全解析」
  "昂贵"的本义是"价格很高",但联系上下文来看,很显然不是这个意思。从作者的描述来看,这里的"昂贵"应该是指这区区四元的学费包含了全家几代人艰辛的劳动。由此可见,在特殊的语境中,词语会产生特殊的含义,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在本篇中,我们针对记叙文阅读中"理解词语含义"的要求,提出了四点准确认识词语含义的基本点,我们可以发现,这四个基本点和全文的主旨密切相关,前三点实际上都是从文章的主旨,段落表现出来的主旨来理解词意,第四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同学们在遇到"理解词语含义"之类的题型时,务必注意这四个基本点。

~


#吉怡俘# 中考记叙文谈写法谈理解题型解题方法 - 作业帮
(15039577933):[答案] 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啦我觉得审题认真一定要写提纲搞清楚自己的主旨、立意你不能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不知道你平时作文怎么样我记得我是属于那种文章时好时坏的人然后我中考就考砸了【本来语文是强项,结果最烂】中...

#吉怡俘#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通常最后一段会有环境描写,如:斑斑点点的阳光撒在楼道中.写出作用! - 作业帮
(15039577933):[答案] 环境(景物)描写在诗文中的作用 1.环境描写可以见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情、精神等. 2.环境描写可以:渲染( )气氛 ... 仅仅知道答案是没用的,毕竟考试不一定只考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我觉得你可以专门去记记这些东西,对你做阅读题和...

#吉怡俘# 语文阅读题中的理解和赏析如何回答 -
(15039577933): 你好: 答语句赏析题时一定要抓住该句的一些特点,如运用修辞或某种描写方法或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等词性的使用,从而品读句子的妙处,比容生动形象、细致深刻、气势雄浑等. 阅读题的关键是读好文本和审好题干,利用题干中的关键词汇在文本中寻找合适恰当的依据,并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都有一定的套路,多练习便可以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古文言阅读一定要注重常见文言词的积累,只要能疏通文章大意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记叙文阅读是需要常练习的,有一定难度,但如果能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多做总结,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希望我的话能够真正的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吉怡俘# 初中语文阅读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答题技巧,详细.谢谢 - 作业帮
(15039577933):[答案] 您好爱好者团队为您解答 说明文的 说明文知识点及阅读训 练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

#吉怡俘# 中考语文记叙文标题的作用?各类修辞手法的作用?插叙倒叙的作用?每多一个+5 - 作业帮
(15039577933):[答案] 标题作用从两方面答.1,结构:是全文的线索.2,内容,推动情节发展. 仅供参考

#吉怡俘# 初中生10篇阅读题,记叙文五篇,说明文五篇, - 作业帮
(15039577933):[答案] 两个WORD文档,分为说明文与记叙文,阅读习题后面附上答案.

#吉怡俘# 怎样才能答好初中的阅读分析,答题点怎么找? - 作业帮
(15039577933):[答案] 初中阅读首先看是什么文体.一般考试是先一篇科技文,在一篇记叙文.科技文可以像英语阅读那样,先读题,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原文句子,将要点加以概括.对于一些词的用法分析,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可以写表明~的观点,当然,要具...

#吉怡俘#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方法.包括散文,记叙文,说明文,小说(做题技巧已及什么什么说明了什么表达力作者的什么思想) - 作业帮
(15039577933):[答案] 答题三步走 手法 表层 深层

#吉怡俘# 谁能给我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生活中的对手
(15039577933): 对手,当然不全是敌人,有的甚至可以成为好朋友.我在四年级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位很厉害“对手''.有一天,老师领来一位女同学.她上身穿着大红大红的衣服,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