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把八年级物理近40个公式汇总一下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4
  【篇一】   1、重力:G=mg   2、密度:ρ=m/V   3、压强:p=F/S   4、液体压强:p=ρgh   5、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理想斜面:F/G=h/L   8、理想滑轮:F=G/n   9、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0、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1、功率:P=W/t=FV   12、功的原理:W手=W机   13、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4、机械效率:η=W有/W总   15、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16、R=U÷I   17、U=I×R   18、I=U÷R   【篇二】   (1)速度公式:V=S/t   (2)质量与重量:G=mg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   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   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   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   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   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   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   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   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成像大小虚实像物位置像距(v)应用   u>2f缩小实像透镜两侧f   u=2f等大实像透镜两侧v=2f   f2f幻灯机   u=f不成像   uu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   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密度公式:ρ=m/V   【篇三】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   (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1、重力:G=mg   2、密度:ρ=m/V   3、压强:p=F/S   4、液体压强:p=ρgh   5、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理想斜面:F/G=h/L   8、理想滑轮:F=G/n   9、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0、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1、功率:P=W/t=FV   12、功的原理:W手=W机   13、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4、机械效率:η=W有/W总   15、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16、R=U÷I   17、U=I×R   18、I=U÷R    (1)速度公式:V=S/t   (2)质量与重量:G=mg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   (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

 1、重力:G=mg
  2、密度:ρ=m/V
  3、压强:p=F/S
  4、液体压强:p=ρgh
  5、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理想斜面:F/G=h/L
  8、理想滑轮:F=G/n
  9、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0、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1、功率:P=W/t=FV
  12、功的原理:W手=W机
  13、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4、机械效率:η=W有/W总
  15、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16、R=U÷I
  17、U=I×R
  18、I=U÷R
  【篇二】
  (1)速度公式:V=S/t
  (2)质量与重量:G=mg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
  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
  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
  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
  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
  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
  半径小的多。
  

望采纳哦

各位朋友 ,谁能帮我总结一下八年级所有的物理公式 ,在这里谢谢你们了 帮帮忙吧!~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1/R =1/R1 +1/R2 +……

欧姆定律 I= U/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1、重力:G=mg
2、密度:ρ=m/V
3、压强:p=F/S
4、液体压强:p=ρgh
5、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6、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7、理想斜面:F/G=h/L
8、理想滑轮:F=G/n
9、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0、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1、功率:P=W/t=FV
12、功的原理:W手=W机
13、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4、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5、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蓬廖顷# 求八年级下册物理所有的公式,...
(15151094913): 物理电学公式 1、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电阻R(Ω) R=R1+R2+…… 2、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电压U(V) U=U1=U2=…… 电阻R(...

#蓬廖顷# 谁能帮我总结一下人教版的八年级下物理公式??
(15151094913): 串联 I=I1=I2 U=U1+U2 R=R1+R2 U1/U2=R1/R2 并联 I=I1+I2 U=U1=U2 R=R1R2/R1+R2 I1/I2=R2/R1 P=W/T P=UI=U平方/R=I平方R R=U额平方/P额平方 P实=(U实/U额)平方P额 Q=I平方RT=U平方/R乘T=UIT

#蓬廖顷# 求八年级下册物理全部公式 -
(15151094913): I=U/R=P/U=根号下P/R R=U/I=P/I方=U方/P U=IR=P/I=根号下PR P=UI=I方R=U方/R W=PT=UIT=I方RT=U方/R*T=U*Q(电荷量) 电阻一定时:P实际/P额定=(U实际/U额定)2 串联电阻:R=R1+R2+R3+....+Rn I1=I2=I3=...=In P/W=P1/W1+P2/W2+P...

#蓬廖顷# 人教版物理八下公式及说明 -
(15151094913):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整理 1.物体带电:物体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 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 正电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

#蓬廖顷#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所有的计算公式 -
(15151094913):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

#蓬廖顷# 8年级物理下册公式总结 -
(15151094913): 一、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

#蓬廖顷#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包括中文的物理公式 -
(15151094913): 物理量(单位) 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

#蓬廖顷# 跪求八年级课本的所有物理公式(人教版) -
(15151094913): 八年级物理公式及单位 一.测量的初步知识:长度的主单位m,1km=103 m 1m=10dm=100cm=103mm=106um=109 nm. 简单的运动:公式:v=s/t ( s=vt t=s/v ) 单位:1m/s=3.6km/h 平均速度:v=s/t s表示总路程,t表示总时间. 二.《声现象》:听...

#蓬廖顷#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下册物理公式全部 -
(15151094913):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

#蓬廖顷# 本人急需物理八年级到九年级所有物理公式<br/>越多越好,分数给?
(15151094913):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V(m/S)v=S:路程/t:时间重力G(N)G=mg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合力F合(N)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