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侯施琅的后代结局如何? 靖海侯施琅的后代结局如何?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施琅家族在明末清初也是相当有名的,但身逢乱世,倒也经历了不少磨难。施琅的一生,经历了由抗清到降清的转变,还险些丢掉了性命,幸而得到了康熙重用,建立了丰功伟业,并得以恩泽子孙。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生于福建晋江龙湖的衙口镇。因自幼便生活在沿海地区,又曾随父亲航海经商,所以对海峡两岸的水文情况颇为熟悉。施琅喜好兵法,后追随名将邓芝龙。在邓芝龙降清后,施琅也一并归附了清朝。

不过,当时誓死与清朝对抗的郑成功,对此大为恼怒,故命人将施琅家人一并擒获,胁迫施琅率军对抗清军。因施琅不愿服从,故设计逃跑。可惜,自己的父亲和兄弟以及被扣押的亲人均被屠戮。

施琅逃脱后,被清朝重用。随着郑成功的病逝,继位的郑氏子孙虽有心进犯沿海地区,倒也始终未能有太大的收获。在此期间,施琅领兵抵抗有功,多次挫败了郑经的进攻,于康熙三年(1664)被封为靖海将军,开始筹划向海峡对岸进军。

经过多年筹划,施琅终于不负众望,帮助清朝平定了海患。在论功行赏时,施琅也获得了朝廷优渥的赏赐:

福建提督施琅以平定台湾功第一,诏封静海侯,世袭罔替。


关于施琅的后人,大家或许了解的相对较少。不过,因施琅平定海患、收降郑氏有功,也使得他的几个儿子受到了恩泽。施琅见于史书的儿子共有八人,下场基本都还不错,有的甚至还位居从一品高官:

1 长子施世泽

施世泽为施琅长子,又名施世鬃。不过,这个儿子被过继给了施琅的兄长施肇科。施世泽的下场比较凄惨,康熙十九年时,郑经派人登船擒获了施明良及施世泽等人,同时将一并在船上的七十二名眷属,一并扔进海中淹死。


      2  次子施世纶

      3  施琅的第二子施世纶,是清朝有名的清官,在任江宁知府时,便有清廉的美誉。因施世纶为官刚直,十分勤勉,故获得康熙盛赞,被称为"江南第一清官"。与武将出身的父亲施琅相比,施世纶这个文官,倒也十分耀眼。

         三子施世骝

施琅的第三子施世骝,原本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早早的就"候授部郎",在官场上也有政绩,但可惜康熙二十二年时便英年早逝,着实可惜。

     4  四子施世骥

在施琅的几个儿子中,老四施世骥是一个有军功的人。施世骥曾协助父亲筹措军备和粮草,并追随施琅东征,在攻打澎台的战役中立下战功,获得了朝廷奖赏。施世骥得以善终,后病死于任上。

      5   五子施世騋

施琅的第五子,是个有名的文人,一直追随侍奉施琅左右,算是兄弟几个中国最尽孝道的一位。论才华而言,施世騋还是可圈可点的,曾著有《东园诗集》,大家有兴趣可以查询翻阅。

     6   六子施世骠

施琅的六儿子施世骠,被誉为是与施琅最像的:

"娴将略,有父风"

史书评价其精通兵法,有施琅的风范。这个儿子曾随同父亲收复郑氏,并曾任参将。不过,后来在他54岁时,因暴雨来袭,在抢险救灾时淋雨染病,死在了任上。


   7  七子施世骅

老七施世骅比较年轻,在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时,也一同在父亲身边,他的官职较低,曾任润州(今镇江)郡佐,后来的情况不太清楚。


  8   八子施世范

施琅的第八子并未做官,关于他的记载较少。

通过施琅及其八个儿子的情况来看,康熙对这个靖海侯还是十分优渥的。施琅虽然前期历经磨难,但他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还是为他自己和子孙换得了无上荣耀。



靖海侯施琅的后代结局还是很不错的,在他的后代当中,有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就是施公案中的原型施公,深受乾隆的信任。

施琅在清初因战功被封为靖海侯,他的后代,也就是八个儿子混的也相当不错。长子施世泽,后过继给了施琅的早逝哥哥。次子施世纶 ,是清朝著名的清官。

这个人的后代结局是非常的好的,因为他非常重视经济的来源,所以给他们积累了不少的钱财。



靖海侯施琅的后代结局如何呢?~

施琅一共有八个儿子,而且他的后代结局非常好。的靖海侯的爵位就一直传到大清灭亡以后,一共传了十三代。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借故杀曾德而得罪郑成功,郑成功诛杀施琅家人后再次降清。施琅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开始做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

1682年,康熙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台湾。1683年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共毙伤郑军官兵一万两千余人,俘获五千余人,击毁、缴获郑军战船一百九十余艘。郑军主将刘国轩乘小船逃往台湾。随后遣军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归降。施琅在扫平割据势力后统一台湾,并且上书清廷将台湾纳入清朝的版图,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对台湾的弃留之争。在施琅积极上疏力主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台湾,使台湾隶属于福建省,成为当时清政府领土的一部分,实现了康熙“四海归一”,“天下一统”的愿望。

施琅因收复台湾有功,被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施琅的长子施世泽过继给了亡兄施肇科。三藩之乱的时候,施世泽被郑经的军队所俘虏。郑经想招降他,给他官职,施世泽坚决不从。后来施世泽趁机逃离,并向清军报告了郑经部队的状况。同时,施世泽还赶回家乡召集了施氏族人上千人,趁着黑夜袭击郑经的部队,杀害了郑经的部将郭左镇。因为这件事情,施世泽被提拔为了副将。在后来的战斗中,他又被郑经所俘获,不过郑经并未杀他,而是给他一个闲职。不过施世泽想趁乱活捉郑经,最后郑经发现了他的阴谋,于是把施世泽等人立即斩杀。

二儿子施世纶据说是清朝有名的清官,有“施青天”之誉,被康熙称为“江南第一清官”。三儿子施世骝,22岁就死了,据说“有政声”。四儿子施世骥,跟着施琅收复台湾,后来在广东廉州做知府。据说这个人做官名声不错。五儿子施世騋,他一直陪着施琅,直到施琅去世。六儿子施世骠,他也和他爹一样,非常会打仗,做过福建水师的都督。同时他生了七个儿子,这一点也和他爹很像。不知道是不是不想超过他爹,所以他才只生了七个儿子。七儿子施世骅,授润州郡佐。八儿子施世范,后来继承了施琅的爵位。

要说靖海侯施琅为什么会投降康熙,其实大部分原因在于郑成功身上。虽然郑成功信任施琅,一直把施琅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但是,在很多事上郑成功和施琅之间都存在分歧。加上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机,郑成功对施琅的忍耐到了极点,于是郑成功直接就将施琅的父亲和兄弟杀掉了。无奈之下,施琅才投降了康熙。郑成功去世之后,施琅看到了机会,于是向康熙上奏希望可以率军收复台湾。1983年6月,施琅率领清军向着台湾进发,在施琅凶猛的攻势之下,台湾守军不堪一击,节节败退,最后施琅成功收复台湾。在台湾被收复之后,施琅曾经亲自去祭奠郑成功,甚至在郑成功的墓前施琅哭的泣不成声。足以见得,当时施琅并非出于打击报复的心理发兵台湾,完全是出于民族大义。收复台湾之后,施琅再一次向康熙上奏希望自己可以留在台湾驻守,康熙答应了他,并且对他进行封赏,封他为靖海侯,特赐施琅家族为汉镶黄旗,要知道这可是当时满清皇室对汉族人的最高封赏。而施琅一共有八个儿子,在他被封为靖海侯之后,他的儿子们都怎么样了呢?大儿子施世泽,早年的时候施世泽被过继给了施琅的兄长,在三藩之乱的过程中施世泽被郑经俘虏,因为坚决不投降,被郑经关押,随后施世泽杀掉了看守他的守卫逃跑,不料后来又被郑经抓住了,郑经下令将施世泽斩首。二儿子施世纶,施世纶是施琅众多儿子中最出色的一个,后来成为了清朝一代清官,他体恤民情、善待百姓,深得康熙的欣赏和百姓爱戴。施世纶的一生曾经辗转多个地方做官,每当他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总有当地老百姓排队为他送行,足以见得施世纶的官品。他曾做过扬州知府,当过湖南布政使,官至漕运总督。施琅的三儿子施世骝,这儿子在文学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就,还因此谋得了一个官位,只可惜施世骝英年早逝,病逝时仅仅23岁。四儿子施世骥,施世骥可谓是文武双全,在施琅出兵台湾之前,施世骥就已经当上了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之后,他留在了福建厦门,成为了这里的行政长官。可以说施世骥和他的二哥施世纶很像,对当地的老百姓非常好,积极为老百姓们谋福利,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五儿子施世騋,这个儿子就比较平凡了,他一直跟在施琅的身边,收复台湾之后就留在了台湾。六儿子施世骠,这个儿子更了不得,曾经在跟随康熙征讨噶尔丹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康熙封他为广东总兵,还曾经率军平定了朱一贵在台湾起义。七儿子施世骅,这个儿子也比较平凡,历史对他的记载不多,不过也是一方官员,官至润州郡佐。八儿子施世范,这个儿子在施琅收复台湾之后也留在了施琅的身边,施琅去世之后,靖海侯的爵位由他来继承。


#管闻药# 施琅是不是十年宰相?
(18319733479): 施琅1651年随郑成功下广东南澳勤王,后因与郑成功战略“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郑成功很不高兴,削施兵权,令施琅以闲假人员返回厦门,时遇清军马得功偷袭厦门,守厦主将郑芝莞惊慌弃城溃逃,时施琅亲率身边六十余人主动抵抗,勇不可挡,杀死清军马得功弟,马得功差点被活擒,率残兵败将仓惶逃离厦门

#管闻药# 康熙王朝的姚启圣是好人吗? -
(18319733479): 因为向康熙皇帝传台湾捷报比施琅晚了两天,故施琅得以加封靖海侯,而姚启圣却仍为福建总督,而且施琅是姚启圣是以全家人的性命做担保,向康熙推荐的,所以康熙皇帝启用施琅,但是施琅却恩将仇报对这位恩人却冷眼以对,处处向康熙皇帝说姚启圣的不是,导致姚启圣郁闷至死,安葬之时,他的儿子是问别人借钱安葬的,可见为人的正派与清廉.

#管闻药# 电视剧<<施公奇案>>所演的是什么朝代? -
(18319733479): 当然是清朝康熙年间啦 施世纶 (1658年一1722年),字文贤,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是清代著名的清官.他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不畏权贵,勤于民事,在民间素有“施青天”之誉,被康熙称为江南第一清官.

#管闻药# 施琅原本是郑经的手下,为何后来他要投奔康熙? -
(18319733479): 认为康熙在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的,并且认为康熙肯定会成为皇帝.

#管闻药# 电视《康熙王朝》和《施琅大将军》对施琅 姚启圣 李光地的描述大不一样 -
(18319733479): 是施琅挂的帅,后来施琅被康熙封为靖海侯,他和姚启圣 李光地的关系好像是师徒啊

#管闻药# 同样降清,洪承畴为什么是汉奸,施琅却是英雄 -
(18319733479): 同样的清军入关,剃发降清,一个为清朝平定北方西南功劳,一个对台湾平定功劳. 按传统来说,外族入侵,大臣投降,实则汉奸,两人应该都是汉奸. 可另一方面来说,洪承畴加快了平定北方西南,不是屠杀政策,对百姓来说,也是少死了更多人 施琅则是台湾,当然台湾现在大家感觉比较特殊 .

#管闻药# 郑成功的后代为什么守不住台湾
(18319733479):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台湾沦为了荷兰的殖民地,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明朝政... 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兵攻打澎湖、台湾,清军在与郑军的交战取得了胜利,郑克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