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赤壁之战的真相是什么?曹操是怎样解释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20

三国赤壁之战真相:曹操1句话说出真实原因,和周瑜关系不大

赤壁之战在三国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是赤壁之战成就了周郎,也有人说是周郎成就了赤壁之战。总之,周瑜因赤壁而一战成名。

唐代诗人胡曾,曾经就三国时著名的赤壁之战,作了一首诗歌,诗曰: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说赤壁之战中,曹操号称百万雄师,但却被周瑜击败,以此称赞周瑜过人的胆识和谋略,表达了对英雄的认可和向往。

苏东坡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忍不住夸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见在很多古代文人的眼中,认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但实际上,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被严重夸大了,曹操的百万雄师更是无稽之谈。

决定赤壁之战胜负的关键因素

只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认为,赤壁之战是诸葛亮的功劳。稍微看点《三国志》的人则是认为,赤壁之战,周瑜功不可没。实际上,赤壁之战,2人都参与了。周瑜是孙权方的统帅,诸葛亮是刘备方的军师,但胜负和2人关系都不大。

决定赤壁之战胜负的关键因素,是瘟疫。

《三国志·吴主传》中,赤壁之战是这样赢的: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这里说到,周瑜、刘备和曹操遭遇,赢了一个回合。战场本身就变化莫测,有赢有输,这属于正常现象。然而曹操接下来的做法是什么呢?自己把船烧了,断了南征的念想,为何呢?

士兵大多感染了瘟疫,死了一大半,这船也不能要了。

从这里看出,拯救孙刘的是瘟疫。考虑到周瑜赤壁之战后不久就去世,极有可能也是感染了这场瘟疫。只是可惜了如花似玉的小乔。

曹操也曾经评价赤壁一战,认为赤壁之败,绝非周瑜的功劳,而是疾病所致,自己烧了船跑了,让周瑜得了个虚名。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这段话,和《三国志·吴主传》相互印证,可信度很高。

而《三国志·周瑜传》中,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却和《三国志·吴主传》有所差别。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看得出来,《周瑜传》前半段记载,和《吴主传》前面类似,不同的是,《吴主传》是曹操自己烧了船跑路了,而《周瑜传》则是详细的记载了周瑜采纳黄盖计谋,烧了曹操的战船,曹操被迫撤退。

那到底是曹操和《吴主传》在集体撒谎,还是《周瑜传》在吹牛呢?

《三国志》中的“吹牛”现象

仔细研究《三国志》,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三方传记中,对同一场战争人数的描写各不相同。

第一种:吹嘘别人,抬高自己。

公元244年,曹爽伐蜀。据《三国志王平传》记载,曹爽“步骑十馀万”,但《三国志曹爽传》中记载是“发卒六七万人”。

看得出来,这里蜀国是刻意夸大了,吹嘘敌人有多强大。如果自己打退了敌军,是自己厉害,如果打不过,不是自己无能,实在是对方太强大。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压根就不清楚,对手到底有多少人马,纯属猜测。

第二种:吹嘘自己,吓唬对手。

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曾写书给孙权,吹嘘自己有八十万水军,加上步兵差不多也一百万了。

江表传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向震失色。

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这么多士兵,而是只有二十多万,周瑜曾经给孙权做过分析:曹操击败袁绍后,得青州兵,总兵力也就十五万左右,拿下荆州后得了刘表兵七八万,加起来也就20来万。孙权这才放心和曹操开战。

周瑜问孙权要5万精兵,孙权东拼西凑,才凑了3万,实际上可能只给了两万。

看得出来,当时别说百万大军了,凑10万都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儿。可是,赤壁之战后不久,孙权却在合肥之战时,声称自己是10万大军。这个所谓是10万大军,大概率是有水分的,所以网上流传出“孙十万”这样的梗。

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凉州三县投降。曹魏震动,朝中大臣很多建议魏明帝曹叡派大军征讨。但当时任中书令的孙资则认为,动用“十五六万人”进攻蜀汉,“天下骚动,费力广大”,力劝魏明帝以固守为主。孙资是魏明帝身边的红人,说话非常有分量,魏明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所以说,在整个三国时期,想凑够十万兵马都是非常困难的,那些动不动号称几十万大军,真的只是号称而已,实际数据可能相差很大。

孟子有句话说的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史书是我们了解历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里面却也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经常被后世一些学者所诟病,认为他治史不严谨。但陈寿作为一名蜀国的史官,投降晋国后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并不能完全怪他,而关于吴国的历史,陈寿可能也是直接“抄”来的,难免在校对上出现问题。

正史虽然不是百分百准备,但起码还是比一些影视剧、小说靠谱多了!我们想要了解历史的真相,依然要去正史中抽丝剥茧,寻找答案。

各位看官,说到这里,结论已经呼之欲出,即曹操没有撒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而是捡到了漏,成就了他的万世功名;而《周瑜传》,则是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周瑜的功绩。

讽刺的是,瘟疫成就了周瑜,却也害死了周瑜。



~


#里慧浩# 赤壁真实的历史是什么? -
(18610672689):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也是相当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魏书•武帝记》中,对赤壁之战的描写非常简略,只说:“(208年)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

#里慧浩# 赤壁之战是怎么来的 -
(18610672689): 赤壁之战:蜀吴两军主力联合在一起在赤壁一带,但兵力只有三四万,曹操想要灭蜀吴统一全国就带领十万大军到赤壁,但北方军不习水战曹操就把所有的船连起来练习水战,但后来黄盖向周俞献火烧连船的技.曹操因此大败,后人为纪念这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才有了…

#里慧浩# 三国中“赤壁之战”的起因是什么? -
(18610672689): 赤壁之战的起因是曹操为了夺取荆州,进而夺取天下.他看到了荆州的重要性,刘备也看到了,无奈实力不济,只好选择联合孙权以抗曹操.孙权也明白荆州的重要性,这从他采纳鲁肃的意见可以看出这一点.鲁肃进言到:"荆州与过邻接,江...

#里慧浩# 赤壁之战讲了什么 -
(18610672689):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刘备、孙权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里慧浩# 简述赤壁之战 -
(18610672689): 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时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亲自率号称八十万人的水军沿江南下,企图消灭刘备及孙权,统一中国.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曹军,两军在位于长江中游的赤壁...

#里慧浩# 曹操兵败赤璧另有真相! -
(18610672689): 曹操在赤壁之战时,被联串的胜利冲昏头脑,犯了一个军事家不该犯的错误,从而导致了三国并立局面. 一:一反常态,没有解决西凉的马腾这个后顾之忧,却先进攻东吴. 二:刘表投降后,没有按他行军的一般路线即先弱后强,远交近攻.不先灭刘备,却将东吴逼入绝境,使孙刘同处一样的利益关系,导致了孙刘联盟.(主要原因) 三:战略上的失误.比如曹军不习水战,天气等原因.

#里慧浩# 揭秘真实的赤壁之战:是什么打败了曹操 -
(18610672689): 新降荆州集团,内部矛盾压力大,曹操依循法家思想治国:骄傲自满,过于轻敌,兵数众多却因新老(亲兵,故而略显外强中干. 战术:曹操领5000精兵追击刘备后,韩遂)以及孙刘联盟和周瑜指挥的正确性,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步形成...

#里慧浩# 赤壁之战的起因是什么 -
(18610672689): 曹操率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的地方.黄盖调兵遣将驻守赤壁

#里慧浩# 曹操赤壁之战战败的原因 -
(18610672689): 曹军在乌林遭致溃败的主因 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曹操之所以在乌林被彻底击溃,主要原因何在?周瑜在战前有预见.他指出曹军的不利条件:一是曹操占有北土,既未平安,加以马超、韩遂尚在...

#里慧浩# 曹操为什么要发动赤壁之战 -
(18610672689): 他刚刚统一北方,接下来就是统一南方,而赤壁之战就是他霸业的一个关键点.诸葛亮就是看清局势,所以要东联孙权,联合的关键在于说服周喻.大乔是孙权的,小乔是周喻的妻子.诸葛亮假装不知道,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