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3,4段写景抒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单加以分析 岳阳楼记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答:《岳阳楼记》第3,4段写景抒情时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分析:
第3段“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 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霪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怎能不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呢?
第4段,“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下面的描写,为四字短句,色调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 “而或”一句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 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 “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手法的话要看姿势

LOL的手法

以景色抒发情感

岳阳楼记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讨论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本文篇幅短小,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深沉的抒情。如文章首段以记叙的笔法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第二段则运用描写的手法概述了洞庭湖的美景,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第三、四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湖的不同景象抒发了两种不同感受。末段兼用叙事、抒情和议论,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层层推进。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文章从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几句概括的语言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扩展资料《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期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


#危竹莫# 岳阳楼记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
(17842551282): 是借景抒情,岳阳楼记中,作者并没有对岳阳楼的具体构造等做很具体的描述,因为作者认为“前人之述备矣”,第2、3、4自然段都是写景,通过写景来引出“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反村古代贤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5自然段,作者写了自己羡慕古代贤人那种高尚的情操,从而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

#危竹莫# 岳阳楼记 写文段第三,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又什么作用? - 作业帮
(17842551282):[答案] 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突出地表现了“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而这种“悲”和“喜”都是因“物”、因“己”而生.由此便自然转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上来,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危竹莫# 岳阳楼记 第一,二三四,五六段的主要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
(17842551282): 第一段是叙事. 第二段是写景,抒情. 第三段是写景,议论. 第四段是写景,议论. 第五段是议论,抒情. 第六段是时间.

#危竹莫# 《岳阳楼记·范仲淹》全文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急! - 作业帮
(17842551282):[答案] 本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叙事的是第1段,写景、抒情的是2、3、4第段,议论的是第5段.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

#危竹莫# <岳阳楼记>第三,四段先描写,后抒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急急急!!!请高人指点,谢谢! -
(17842551282): 这两句采取对比写法.一阴一晴,一喜一悲,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由这两句的描写,引出第五段,点名文章主旨.

#危竹莫# 岳阳楼记赏析 -
(17842551282): 岳阳楼记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

#危竹莫# 不要答非所问《岳阳楼记》 第三段的写景、抒情与第四段的写景、抒情是什么关系?这两段对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到了什么作用? - 作业帮
(17842551282):[答案] .三、四两段是并列关系;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与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对比,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烘托主旨

#危竹莫# 《岳阳楼记》第三段与第四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 -
(17842551282): 第三段 写的是岳阳楼阴雨绵绵,浪疾风高的低沉压抑之景,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心念国家却郁郁不得志之情.第四段 写的是初春,阳光普照,秀丽辽阔之景,表达了作者心旷神怡,酣畅淋漓之情.

#危竹莫# 4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岳阳楼记3,4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17842551282): 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突出地表现了“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而这种“悲”和“喜”都是因“物”、因“己”而生.由此便自然转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上来,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议论 竭力为您解答,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好评行不行!

#危竹莫#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
(17842551282): 一、范仲淹《岳阳楼记》 1. 此文是范仲淹政治革新失败、贬谪邓州时,应友人滕子京之请而作.作者在本篇即景抒情,借记为论,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宽广豁达的胸襟. 2. 全文可分五段.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