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是什么意思?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个对联歌咏的是谁呀?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意思:站在岳阳楼上,四周美好的景色都看在眼里,但心中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算这么美好的景色在眼前,心中一心考虑的却还是天下百姓的忧愁。

此对联在岳阳楼上,歌咏的是范仲淹。范仲淹到此地之后曾写下千古流传的《岳阳楼记》。其中他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怀被后人赞赏。其中的千古绝句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此对联也是根据这句话来的。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按照宋代人的习惯,写“记”以及散文一类的文章,本人并不一定要身在其地,主要是通过这种文章记录事情、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古时,邀人作记通常要附带一份所记之物的样本,也就是画卷或相关文献之类的资料,以供作记之人参考。滕子京虽然被贬岳州,但他在任期间,做了三件政绩工程,希望能够取得朝廷的谅解。重修岳阳楼便是其中之一,完成于庆历五年(1045)。

滕子京为了提高其政绩工程的知名度,赠给范仲淹《洞庭晚秋图》,并向他求作两记,一则就是《岳阳楼记》,另一则是《偃虹堤记》。

《岳阳楼记》所述内容有实物可查,然而《偃虹堤记》则无迹可寻。但是在《偃虹堤记》中,范仲淹也同样将偃虹堤描写得具体翔实,相较岳阳楼毫不逊色。因而,便引发了少数学者关于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是否去过岳阳楼的争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

百度百科-范仲淹

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意思是:

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尽收眼底,天下百姓苦乐涌上心头。

这是岳阳楼上歌颂范仲淹的对联。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里面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因范仲淹的这句名句,所以岳阳楼的对联“万家忧乐到心头”便说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这句名句的意思是:

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站在岳阳楼上,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尽收眼底,天下百姓苦乐涌上心头。
这是岳阳楼上赞美范仲淹眼观四海众生、心忧百姓困苦、乐见民众安乐的一副对联。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里面有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因范仲淹的这句名句,所以岳阳楼的对联“万家忧乐到心头”便说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站在岳阳楼上,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尽收眼底,天下百姓苦乐涌上心头。

  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字面意思是:站在岳阳楼上,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尽收眼底,天下百姓苦乐涌上心头。其含义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湖南岳阳楼的对联 ,赞的是范仲淹。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对联赞美的是谁~

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的“湖”指的是洞庭湖,它所纪念的作家是范仲淹,由这副对联我们可以想到他的两句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一幅纪念范仲淹的对联,其含义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需要特别解释.
实在要解释就是:站在岳阳楼上,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尽收眼底,天下百姓苦乐涌上心头.

这个对联是歌颂范仲淹的,是岳阳楼上的对联。
意思是:站在岳阳楼上,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尽收眼底,天下百姓苦乐涌上心头,即讲的是范仲淹眼观四海众生,心忧百姓困苦,乐见民众安和。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里面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因范仲淹的这句名句,所以岳阳楼的对联“万家忧乐到心头”便说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扩展资料: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范仲淹 


#卜婉妻# 下面对联写的是谁?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
(15090691982): 范仲淹. 他在《岳阳楼记》中看着湖光山色,有感而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卜婉妻# 四面湖山什么眼底,万家忧乐什么心头?理由是什么 -
(15090691982):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是一幅纪念范仲淹的对联,其含义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需要特别解释. 实在要解释就是:站在岳阳楼上,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尽收眼底,天下百姓苦乐涌上心头.

#卜婉妻# 四面湖山()眼底,万家忧乐()心头.理由 -
(15090691982):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是一幅纪念范仲淹的对联,其含义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需要特别解释. 实在要解释就是:站在岳阳楼上,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尽收眼底,天下百姓苦乐涌上心头.

#卜婉妻#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 说的是什么名胜 -
(15090691982): 你好,这首对联歌咏的是范仲淹.出自“岳阳楼记”.描述的是岳阳楼. 四面湖山归眼底,这句出自: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句出自: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卜婉妻# 祖国名胜对联: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15090691982):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是湖南岳阳楼的对联 咏的是范仲淹

#卜婉妻#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中的“湖”指的是 -
(15090691982): 本联体现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湖应是指洞庭湖

#卜婉妻#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15090691982): 这是形容范仲淹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写道:“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欤!”后来人们便据此写了这幅对联刻在湖南岳阳楼上.这句话是说五湖四海的事在眼中,千万家人地忧乐记在心头,形容范仲淹心怀天下的胸怀.

#卜婉妻# 为什么“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咏的是范仲淹 -
(15090691982): 四面湖山指的是岳阳楼, 万家忧乐值范仲淹,因为范仲淹在岳阳楼写下了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卜婉妻#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咏的是谁 -
(15090691982): 这是湖南岳阳楼的对联 咏的是范仲淹. 字面意思是:站在岳阳楼上,四周洞庭湖的山水景色尽收眼底,天下百姓苦乐涌上心头. 四面湖山归眼底,这句出自: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句出自: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卜婉妻#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是赞美谁的
(15090691982):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是歌颂范仲淹的. 出处: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