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的发展简史 一般力学的发展简史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力学知识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在生产劳动中的经验。人们在建筑、灌溉等劳动中使用杠杆、斜面、汲水器等器具,逐渐积累起对平衡物体受力情况的认识。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初步奠定了静力学即平衡理论的基础。古代人还从对日、月运行的观察和弓箭、车轮等的使用中,了解一些简单的运动规律,如匀速的移动和转动。但是对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只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才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16世纪到17世纪间,力学开始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伽利略通过对抛体和落体的研究,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最早阐明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提出加速度的概念,提出惯性定律并用以解释地面上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17世纪末牛顿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提出力学运动的三条基本定律,使经典力学形成系统的理论。根据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解释了地球上的落体运动规律和行星的运动轨道。伽利略、牛顿奠定了动力学的基础。此后两个世纪中在很多科学家的研究与推广下,终于成为一门具有完善理论的经典力学。此后,力学的研究对象由单个的自由质点,转向受约束的质点和受约束的质点系。这方面的标志是达朗贝尔提出的达朗贝尔原理,和拉格朗日建立的分析力学。其后,欧拉又进一步把牛顿运动定律用于刚体和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这被看作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开端。运动定律和物性定律这两者的结合,促使弹性固体力学基本理论和粘性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孪生于世,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是纳维、柯西、泊松、斯托克斯等人。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使得力学逐渐脱离物理学而成为独立学科。从牛顿到汉密尔顿的理论体系组成了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在弹性和流体基本方程建立后,所给出的方程一时难于求解,工程技术中许多应用力学问题还须依靠经验或半经验的方法解决。这使得19世纪后半叶,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同弹性力学之间,水力学和水动力学之间一直存在着风格上的显著差别。20世纪初,随着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的出现,力学研究又蓬勃发展起来,创立了许多新的理论,同时也解决了工程技术中大量的关键性问题,如航空工程中的声障问题和航天工程中的热障问题等。这时的先导者是普朗特和卡门,他们在力学研究工作中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洞察事物本质,又能寻找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数学途径,逐渐形成一套特有的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起,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力学无论在应用上或理论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力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特殊的过程。与古希腊几乎同时,中国古代对平衡和简单的运动形式就已具备相当水平的力学知识,所不同的是未建立起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理论系统。到明末清初,中国科学技术已显著落后于欧洲。



理论力学的发展简史~

力学是最古老的科学之一,它是社会生产和科学实践长期发展的产物。随着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简单机械的应用,静力学逐渐发展完善。公元前5—前 4世纪,在中国的《墨经》中已有关于水力学的叙述。古希腊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 3世纪)提出了杠杆平衡公式(限于平行力)及重心公式,奠定了静力学基础。荷兰学者S.斯蒂文(16世纪)解决了非平行力情况下的杠杆问题,发现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黄金定则”,是虚位移原理的萌芽。这一原理的现代提法是瑞士学者约翰·伯努利于1717年提出的。   动力学的科学基础以及整个力学的奠定时期在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创立了惯性定律,首次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他应用了运动的合成原理,与静力学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相对应,并把力学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推广了力的概念,引入质量的概念,总结出机械运动的三定律(1687年),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天体力学的基础。以牛顿和德国人G.莱布尼兹所发明的微积分为工具,瑞士数学家L.欧拉系统地研究了质点动力学问题,并奠定了刚体力学的基础。   理论力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建立了解非自由质点系力学问题的较有效方法。虚位移原理表示质点系平衡的普遍条件。法国数学家 J.达朗贝尔提出的、后来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原理,与虚位移原理结合起来,可以得出质点系动力学问题的分析解法,产生了分析力学。这一工作是由法国数学家J.拉格朗日于 1788年完成的,他推出的运动方程,称为拉格朗日方程,在某些类型的问题中比牛顿方程更便于应用。后来爱尔兰数学家W.哈密顿于19世纪也推出了类似形式的方程。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方程在动力学的理论性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与动力学平行发展,运动学在19世纪也发展了。到19世纪后半叶,运动学已成为理论力学的一个独立部分。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力学的新分支;并与其他学科结合,产生了一些边缘学科,如地质力学、生物力学、爆炸力学、物理力学等。力学模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计算工作中,已广泛采用了电子计算机,解决了过去难以解决的一些力学问题 。

在力学发展史中,一般力学发展得最早。从研究天体运动开始,到牛顿时代已经形成一门精确学科;其后J.拉格朗日、W.哈密顿等人建立的分析力学则达到了更完美的地步。一般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发展物理学及其他力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中也有重要作用。一般力学已有许多分支学科,如天体力学、振动理论、控制理论、非线性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近代分析力学等;还有密切结合工程实际及高科技的分支学科,如陀螺力学、机器人学、运动生物力学、飞行力学、轨道理论、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般力学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离散系统。如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将系统中的刚体换成可变形的柔性体,并着重研究刚柔耦合问题;而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研究的充有液体推进剂的航天器中还出现刚、柔、液的耦合问题。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揭示了确定性系统中的内在随机性,更使人们对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


#劳蓓冠# 为什么古典力学又叫经济力学?
(17234213458): 经典力学,又称古典力学或牛顿力学,是力学的一种,以三条牛顿运动定律作为基础,在宏观世界和低速状态下研究物体运动的有效方法.经典力学是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学的一个物理模型.经典力学分为静力学(描述静止物体), 运动学 (描...

#劳蓓冠# 为什么古典力学又叫经济力学 -
(17234213458): 应该是经典力学,不是“经济力学”.这里“经典”和“古典”是同一个意思,指的是以牛顿为代表的物理学家所创立的一套力学体系,因为相对于现代的量子力学,古典力学产生的较早,而且很完善,因此叫称之为古典力学或者经典力学.望采纳,谢谢!

#劳蓓冠# 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简史 -
(17234213458): 空气动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同气体作相对运动情况下的受力特性、气体流动规律和伴随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它是在流体力学的基础上,随着航空工业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个学科. 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简史...

#劳蓓冠# 计算力学的发展史 -
(17234213458): 近代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基本完备了,后来的力学家大多致力于寻求各种具体问题的解.但由于许多力学问题相当复杂,很难获得解析解,用数值方法求解也遇到计算工作量过于庞大的困难.通常只能通过各种假设...

#劳蓓冠# 介绍物理学简史?? -
(17234213458): 展开全部公元1638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一书出版,书内载有斜面实验的详细描述.伽利略的动力学研究与1609~1618年间德国科学家开普勒根据天文观测总结所得开普勒三定律,同为牛顿力学的基础. 公元1643年,意大...

#劳蓓冠# 爱因斯坦的量子学说是什么 - 作业帮
(17234213458):[答案] 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

#劳蓓冠# 量子力学学科简史是什么?
(17234213458): [6]量子力学相关概念编辑量子力学波和粒子振动粒子的量子论诠释物质的粒子性由能量E和动量p刻划,波的特征则由电磁波频率γ和其波长λ表达,这两组物理量的比例因子由普朗克常数h(h6.626*10^34J·s)所联系

#劳蓓冠# 结合身边的实际,谈谈你对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认识是怎样的?
(17234213458): 结构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受力和传力的规律,以及如何... 上升快、速度大、能耗低. 结构力学的发展简史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制造各种器物...

#劳蓓冠# 经典力学在近代科学理论和近代历史发展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
(17234213458): ①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②牛顿力学和热学的应用,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牛顿力学和热学的应用,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③牛顿用数学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牛顿用数学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劳蓓冠# 量子力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形成了描述各种粒子场的量子化理论 -
(17234213458): 狄拉克、海森伯和泡利等人的工作发展了量子电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