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不太合群,能力却很强? 为什么性格越是不合群的人越厉害?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不合群跟个人能力没有关系,有些人就是不擅长交流,或者说自己经受过打击,不愿意与人交流。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甚至有些人会因此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能够更加安静的吸收知识,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况且现在的合群,大多数都是一起吃饭喝酒,属实有点浪费时间。

1、合群不等于能力好

合群只能说自己擅长交流,能够轻易的走入人的内心。这主要表现的是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跟自己的其他能力是没有关系的。相反来说,工作能力好的人,不一定需要好的口才。现在有很多工作,都是属于幕后的,自己根本不需要与人交流,只要能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可以。这个时候交流并不影响工作,就算自己不合群也能把工作做好,体现出自己的能力。只是现在有些人太注重交流,忽略了自己的能力。

2、不合群会有空余时间

现在人的合群大都是一起游戏、喝酒,把大多数的时间浪费在交际上。可自己的能力,并没有任何的提升。而有些人不善于交际,愿意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这样就有大把的时间来提升自己。当自己学习时间久了,能力肯定会有所提升。而对于那些过分注重交际的人来说,不合群的反倒是占了优势。这主要是看个人情况,能力与合群是两种概念,并没有什么必要的关联性。

3、能力不是说出来的

合群靠的是交往能力,主要看自己的情商和自己的嘴巴。可是工作能力并非如此,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能力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就要花时间去实践、去学习。只有自己不断学习,能力才能有所提高。整日把重心放在交际上,是很难提升个人能力的。



这是因为这些人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增加自己能力的上面,可以往往别人也会无法超越。

因为不合群的人往往更喜欢思考,而且他们有大量的私人时间可以花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

这类人在专注提升自己的能力,没有理会旁人也不迎合别人这样就显得不合群,

因为他自己断绝了一些觉得没意义的社交,专心经营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是工作,所以什么事情都显得别具一格,但是做事的能力却很不错。

能力越强的人在生活中为什么往往越不合群?~

我们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处事态度。身处社会这个大群体,得学着和其他人打交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当他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你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还是“算了吧”?
对于那些有自己思想,或者在和他们意见相悖时坚持自我的人,往往被人打上不合群的标签,被认为是生性孤僻,怪异的人,少有人跟他们一起交流相处。
不合群的人是表面孤独,而合群的人是内心孤独,而过的好的通常是那些不合群的人。讲真的,越是有能力的人,越“不合群”

不会被群体意识同化
当和一群朋友去吃饭的时候,在吃什么这个问题上大家陷入了纠结。有个人提出了那不然我们去吃自助餐吧,另外一个人跟着附和,渐渐的大家就默许了去吃自助餐。
而在你的心里,你不想吃自助餐,便提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其他所有人眼里,会觉得你这个人很不合群,都说好一起去吃自助,可你偏偏不依附。
但是你有做错吗?你没有,在那堆朋友中,肯定也有其他人不想吃自助的,但只有你提了出来。这个时候,你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需要去迎合他人的喜好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身,没有去跟随这个大潮,受到群体意识的同化。

坚持本心,有自己明确的目标
对于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你可以不认可对方的想法,但是应该尊重对方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真正有能力的人,在同他人意见相悖时,既会尊重他人,也会坚持自己的想法。
因为他们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着明确的目标,所以就算是所有人都站在他的对立面,也不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人生如果没有目标,那跟咸鱼没区别。坚持本心说起来容易,但是当你真的处在某个大环境中的时候,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是异类,等到那个时候还会记得当初自己心中所想吗?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不合群,因为他们对于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有明确的目标,不会因为受到他人的质疑而轻易放弃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更加不会受到群体意识的同化,因为害怕他人异样的眼光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不从众,能坚持本心,听上去很简单的话,实现起来却不容易。


大多数人会嘲笑小部分人,这是社会和世界一个不变的法则,而大多数人中的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自我的主见和观念,他们也只是喜欢跟着人云亦云,让自己表现得更为合群。
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总会潜移默化地被外界灌输一个思想"合群、扎堆、会交朋友是一种高情商,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
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个怎样的朋友,加入了一个怎样的团体也成为了可以向他人炫耀的资本。

合群无非就是三方面的原因:
01)、通过人际关系提升自我层次
02)、拒绝孤独,害怕独处
03)、惧怕外界异样的眼光,同类才是依靠
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心思去融入集体,却忽略了关心自我情绪,满足自我需要和自我独立的升值空间,有时候刻意合群真的会让一个人变得平庸。
正如周国平说:"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对集体价值观的认同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我的思维、思想、判断和选择,在自我的世界,所有的行为不受外界干扰,遵从自我本心,一旦融入集体,就会产生所谓的"群体效应"左右自我的思想。
因为集体,我们不得不对自我的思想进行改观,用更接近群体的思维去迎合对方,实际上合群就是一种对集体价值观的认同。
为什么说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越厉害,实际上就是在"温水煮青蛙"和"群体逆向的特立独行"中选择了后者。
网上有句话说的很好"人就是要有独立的能力,和不合群的勇气",独来独往的人把人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他们不谋求在群体里的依赖情感,而是选择了更为自由的人生。

"不合群"的女人坚持自我,精神独立
特立独行,独来独往的女人都很独立自主,无论是自我的生活事业,还是精神上她们都保持着高度的独立性,而一个女人越是独立其实越有魅力。
心理学家安东尼•斯托尔提到:"过度陷入人际关系,反而会让我们与自我日渐产生隔膜。"
人们常说人生在世人际交往交往很重要,但有时候真正陷入某个圈子当中,很可能会打破自我的原则,违背自我的本心,忘记自我的目标,在日渐消沉的集体环境中丧失自我。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女人并不是不交朋友,而是要交对生活有积极影响的朋友,当自我的意识与其他群体格格不入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独处。
那些不合群的女人看似没有朋友,不好相处,其实她们是在平庸和自由的人生中做出了属于自我的选择。

独处是一段自我增值的旅程
你独处的时光决定了你将成为怎样的人,在不被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所展现的就是最真实的自我。
网上流行一句话"牛羊成群结队,猛兽总是独行",独处是一个女人培养自我,修炼自我最好的增值期。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讲述了女孩悲惨的家庭和童年遭遇,当面对母亲的死亡,父亲的远离,她选择发奋读书,没有成为混混中的一员。
她争分夺秒地学习和思考,两年时间完成了四年的课程,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哈佛大学。
人生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做着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将会改变我们的一生,在独处的时光中其实就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增值期。

对物欲的减法,就是对精神的加法
有的女人不是自己不合群,是太明白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唯有对物欲做减法,隔离外界的干扰,才能真正为自己的精神做加法,寻求人生的一片净土。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有的人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朋友众多却从未做过真正的自己,当一个人带着面具生活地太久就会忘记自己原本的模样。
年少时人人都憧憬着未来,怀揣着梦想,在人生的路途中走得越久越远却忘记了原本出发的意义,那些"不合群"的女人,她们是真正坚守住了本心,不忘初心地在这条充满诱惑的人生道路上行进。
不合群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勇气,正如《百年孤独》中所说:"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总有一天我们会和孤独握手言和,真正找寻到生命里独处的意义。


#牛潘使# 从小自己就不太合群那种人,因为家庭穷或其他原因,自己总在自卑中长大,所以长大后现在特别好面子,跟周 -
(15341769910): 兄弟,我和你情况差不多,但是自信要靠自己争取,靠自己的双手活着,这就是本事,不用想出身、背景,往上数10倍,都是农民,谁瞧不起谁,你永远管不住别人的嘴,但是你可以获得很坚强!加油!

#牛潘使# 有思想的人都是不合群的 -
(15341769910): 正解.如果你发现你和所有人都能合得来.那你其实注定平庸

#牛潘使# 父母交际能力很强,女儿交际能力很差,儿子交际能力也很可以,这是什么情况? -
(15341769910): 交际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也不会遗传,而是一种需要后天培养的融入社会组织的能力.也就是说,父母的交际能力好,不等于孩子的交际能力好,想要孩子交际能力好,父母应该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注意训练孩子主动与其他人说话、互动,理解其他人的社会行为,并且不断做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决定自己如何与他人交往,这样孩子才会不断强化自己的交际能力.如果父母听之任之,孩子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以后想要扭转就很难了.这样有些孩子本身比较外向的交际能力可能就比较好,如果孩子本身比较内向,交际能力就比较差了.

#牛潘使# 什么都好就是不合群
(15341769910): 孩子越是哪些方面不好,越是要把哪方面的能力最为重点进行训练,不能说这方面的能力不好,也只是在那说说,而没有做出相应的措施,这样能有用吗,一定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去改正,这样有一天才会把这个缺点给与改正!

#牛潘使# 是不是有的人社会适应就比别人差
(15341769910): 是的,每个人的IQ和EQ是不一样的,个人的性格也不一样,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有的人擅长社交,有的不擅长社交,有的人自理能力很强,能够快速的转变社会角色,能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而有的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但是专研能力比较强,术业有专攻,可能是缺乏锻炼,在社会上磨炼一下,就好了.

#牛潘使# 为什么有的人永远不懂的合作?你认可吗? -
(15341769910): 肯定不认可,职场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游戏场,再加现代社会的发展,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无论大项目或者是小项目都是靠大家团队的作战才能达成,所以,下面的这些要素决定了不懂得合作的人,往往是很快的被替代掉...

#牛潘使# 你是不是一个不合群的人,为什么? -
(15341769910): 我是一个不合群的人,因为我的性格比较孤僻,喜欢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不愿意在人群中淹没自我.人到中年之后,要为了整个家庭奔波劳累,那些年少时期的朋友,也都已经散落天涯.如今的我越来越不喜欢合群,不愿意在人群中伪装自己,...

#牛潘使# 有些人为什么不合群愿意独处 -
(15341769910): 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的相处方式 也许有些人内向 也许有些人外向 外向的人大多数都合群 内向的人因为性格原因不太愿意合群愿意独处

#牛潘使# 人越假交际能力就越强是不是? -
(15341769910): 哈哈 在社会上面混,谁能不折腰? 除非你家里的后台很深很硬,你才会不被别人影响. 看得出来你还没走向社会吧,还是个学生. 在社会上,这些虚假的东西是必要的. 即便你心里很讨厌某人,面上也还是要客客气气的恭维对方 因为从工作上来讲...

#牛潘使# 为什么一个人经历很多挫折后就会变得不和群? -
(15341769910): 因为心里承受能力差,所以经受多次挫折后有一种自卑感.要想合群必须放弃自卑感,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多学习,多沟通,多经历,不怕挫折面对挫折不后退,向前看.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练,慢慢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