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1、设个位上是x,则百位上是2x,十位上是4x
x+2x+4x=14
x=2
所以这个数是482
2、这个三位数小于200,所以百位必然是1
若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对换,所得新的三位数值不变,那么个位也是1
设十位是x
101+10x+110+x=310
11x=99
x=9
所欲这个三位数是191
3、设王浩从学校到青少年宫有x米
x/60=x/80+10
方程两边同乘以240
4x=3x+2400
x=2400
所以设王浩从学校到青少年宫有2400米

1.
十位数是个位数的:2×2=4倍
个位数:14÷(2+4+1)=2
十位数:2×4=8
百位数:2×2=4
这个三位数:482

2.
根据题意,
这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相等,都是1
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换以后,新数与原数的和为310,
那么十位数字为9
这个三位数为:191

3.
学校到少年宫的距离为:
10÷(1/60-1/80)=2400米

4.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其中一段路面铺了柏油,另一段是土路。一辆汽车8小时从甲地行驶到乙地,已经知道在柏油路上的行驶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而在土路上的行驶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土路常多少千米?
如果这8小时都在柏油路上行驶,能行:
60×8=480千米
多了:480-420=60千米
在土路上每小时少行:60-40=20千米
所以在土路上行了:60÷20=3小时
土路长:40×3=120千米

5..小陈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走9千米,来回共用5小时,小陈来回共走了多少千米?
往返速度比为6:9=2:3
往返时间比为3:2
去时用了:3/(3+2)×5=3小时
甲乙相距:3×6=18千米
来回共走了:18×2=36千米

1.个位数x,百位数=2x,十位数=4x
x+2x+4x=14
x=2
2x=4
4x=8
三位数是482
2.小于200的三位数,这个三位数就是大于100,小于200。
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对换,所得新的三位数值不变可以知道,个位数为 1
设十位数为x,三位数可以表示为100+10x+1
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对换,所得新三位数为110+x
100+10x+1+110+x=310
11x=99
x=9
这个三位数是191
3.王浩从学校到青少年宫有x米
x/60-x/80=10
20x=48000
x=2400米

解:1、设百位数为x,则十位数为2x,个位数为x/2,所以:
x+2x+x/2=14,得x=4
故这个三位数是482
2、三位数小于200,故百位数为1,又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对换,所得新的三位数值不变,所以个位数等于百位数,等于1;设十位数为x,可知
11y+1y1=310,所以y=9,
故这个三位数为191
3、、设王浩从学校到青少年宫有x米,则:
x/60-x/80=10,所以x=240米

1、设个位数为x 百位数为2x 十位数为4x
x+2x+4x=14 x=2 2*2=4 2*4=8 三位数为482

2、因为有一个小于200的三位数,若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对换,所得新的三位数值不变,所以百位和各位数一样,而且都为1(因为要小于2并且是三位数)
设十位数是x
100+10x+1+100+10+x=310
211+11x=310
x=9
所以数为191

3、设路程为x米
x/60 - 10= x/80
x=2400
所以相距2400米

数学问题!!!~

一共借了1000,用去970,剩下30元, 还爸爸10块, 还妈妈10块,也就是970+10+10=990,自己剩下了10块,那么990+10=1000。
其实这句话就不对了“自己剩下了10块, 欠爸爸490, 欠妈妈490”,970除以2等于485,再加上还的10元,就是欠495元,而不是490元。
或者这样算:买了双皮鞋用了970,一共还了20元,970+20=990,(不是分别欠490,而是一共欠990),然后加上自己的10元就等于1000。这种题属于一种思维幻觉题,以后遇到这类的题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出来了。

扩展资料:
定义定理公式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数学


#龙峡费# 一些简单数学问题 -
(18010437755): 解法1: 2x+5y+4z=0 式① 3x+y-7z=0 式② x+y-z=? 式③ 式①=0, 式②=0,所以 式①- 式③= 式②- 式③ 即:2x+5y+4z-x-y+z=3x+y-7z-x-y+z x+4y+5z=2x+0y-6z 交换得:x=4y+11z 式④ 由 式①得:2x=-5y-4z 式⑤ 由 式②得:3x=-y+7z 式⑥ 式④*6得...

#龙峡费# 数学问题!!! -
(18010437755): (55*800-43800)/50=4 所以是第四号箱缺量. 其实只要取45袋,第十号箱的十袋不用取就可以了, 45*50=2250 因此如果称出的是2250克那就说明第十箱是缺量的,如不足则用不足部分除以50,商是几,几号箱就是缺量的.

#龙峡费# 小学数学常见问题 -
(18010437755):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

#龙峡费# 常见的数学问题,急急急!!!在线等 -
(18010437755): 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会在火车后半小时到达火车站???是火车开车后半小时?如果是则有 别管前面公交车开的1/3了,,反正公交速度40,则有出租80两者开完2/3路程相差为15+30=45分钟=3/4小时 设出租车开了X小时走完这2/3路程80X=40(X+3/4) X=3/4小时 则2/3的路程=80X=60千米 则全部距离为90千米

#龙峡费# 简单的经典数学问题. -
(18010437755): 解:因为11是个质数,即它不可能被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后,还是整数. 再因为 1/2+1/4+1/6=11/12 即不等于1. 所以我们可以把 (11+1)*1/2=6 (11+1)*1/4=3 (11+1)*1/6=2 这道题目属脑筋急转弯,不是纯数学计算题. 望楼主能理解!

#龙峡费# 数学问题 50分 -
(18010437755): 设这个数可以表示为ABC(即百位为A 十位为B 个位为C) 当然你也可以用xyz表示 列三个方程 B=A+C ; B-C=2 ; 100C+10B+A-100A-10B-C=99 即C-A=1 解上面三个方程就可以了 得到 A=2 B=5 C=3 就ok了

#龙峡费# 有关数学的问题
(18010437755): 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①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②如果各项没有公因式,那么可尝试运用公式、十字相乘法来分解; ③如果用上述方法不能分解,那么可以尝试用分组、拆项、补项法来分解; ④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先看有无公因式,再看能否套公式.十字相乘试一试,分组分解要合适.”

#龙峡费# 关于数学的问题 -
(18010437755): 1.平均数是对于几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是一般几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方差...

#龙峡费# 数学问题数学问题
(18010437755): 因为: 2 = 1 + 1; 3 = 1 + 1 + 1; 5 = 1 + 1 + 1 + 1 + 1; 所以: 2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5; 证讫. 前面是 2、3、5的定义,后面是加法规则.由此可见,一个严格的证明要涉及自然数和加法的定义. 自然数的定义,可用皮...

#龙峡费# 关于数学的问题
(18010437755): 楼主今年是读高中么?高中的数学其实题型是比较灵活的,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方法和原理还是来自课本,因为不知道楼主的具体情况如何,因为不便作答,不过回归课本确实是最基础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才是钻研难题.对于物理的话就是要学会分析物理过程,比如说运动,要能够判断物体运动的方式,过程以及期间受力的变化,确定变量与不变量,方便运用公式定理列方程.化学还是以记为主,没有过多的逻辑推理,关键在于熟悉化学课本上的知识,然后方能运用自如.如果可以的话,楼主可以说一下自己具体的情况,方便对症下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