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写的故事有哪些 叶圣陶有哪些童话故事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叶圣陶小时侯的故事

叶圣陶, 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府悬桥巷的一个平民家庭,圣陶是他的字。

叶家开着一爿叫做“协记”的小布店,位于悬桥巷口。

叶圣陶的父亲叶仁伯,是“吃知数饭的”,即经管账务,平常人家称呼他“账房”或“账房先生”。他主要是替一位姓吴的地主家收租子,另外,一些大户人家逢到婚丧喜庆之事,也请他去临时料理账务。叶圣陶家里除了父母亲和两个妹妹之外,还有祖母和外祖母,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来维持,日子过得还是有点紧巴的。不过,尽管如此,衣食问题还是可以无忧的。叶圣陶的父亲为人厚道,办事笃实,品行端正,母亲心地善良,尽心持家,克勤克俭。父母的品德深深地影响了叶圣陶,他心里想着要像父母一样做人。

儿时的叶圣陶,很得父母的宠爱,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们盼着儿子日后靠着科举能够飞黄腾达、荣宗耀祖。叶仁伯为了使儿子求得功名,让叶圣陶三岁时就开始识字、练字,到六岁那年,叶圣陶识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写得相当漂亮。朱氏识字不多,但满肚子装着世代流传下来的谜语、诗歌、儿歌,经常说给儿子听。我国苏南地区流传的谜语,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叶圣陶猜谜语时兴致很高,从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那些诵读起来悦耳动听的古代诗词,辞采华茂,言简意丰,叶圣陶能够背出很多。尤其是儿歌,形象生动,想象奇妙,韵律优美,把叶圣陶给迷住了,他时常挂在嘴上哼唱,唱得眉开眼笑。如“萤火虫,夜夜红;飞到西,飞到东………‘摇呵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等等,实在富有情趣,难怪叶圣陶乐得心动神摇了!

戊戌变法后的那一年(1899年),叶圣陶六岁的时候,父亲送他进私塾读书了。塾师是当地有点名气的黄先生,文笔很好。叶仁伯把儿子托付给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长者,是十分放心的。父亲对儿子的要求很严,放学回家后就督促他温习功课,还要背书,立下了“弗熟不得进膳”的家规。所好叶圣陶学习自觉,记忆力又强,并没有出现因书背不出而吃不成饭的事情。在黄先生那里,叶圣陶读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过了一年以后,叶圣陶又到了悬桥巷东南端的顾家花园,跟随一位名叫张承胪(字元冲)的老先生读《四书》、《诗经》、《易经》。张先生教书,认真到了一丝不苟的程度,对学生督责极严。他规定学生对所学内容要读熟背诵,否则就动用戒尺施以体罚。叶圣陶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懈怠,用心读书,背诵都能上口。

叶仁伯勉励儿子熟读圣贤书,但由于家境寒苦,他不主张像富户人家那样把子弟关在书房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认为带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会和认识社会上的种种人和事是务实的。“不识字好过,不识人难过”。叶仁伯抱着这种传统观念,让儿子跟着他出门到亲戚家拜年、贺寿、吃喜酒,清明节到乡下上祖坟,秋天到乡下看收租子。这一切大大地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使他无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熏陶。叶圣陶童年时代,就领略了苏州民风民情的淳朴,也孕育了关心民间疾苦的缕缕情思。叶圣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围很浓的吴地,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斋堂殿馆、庙院庵祠,甚至连城里的路名,都有来历;哪怕是一块匾额、一个牌楼、一座桥梁,都有传说。父亲总要带他去看,说给他听,而且回家后还要求他回忆参观时的先后次序,作类似日记的记录,作为“开笔”之前的写作训练。

叶圣陶到了八岁时起,就“开笔”作文了。老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作文之前,向他提示“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叶圣陶依照老师的吩咐,共写了八十多字。老师看到他写的毛笔小楷字方方正正,文句又晓畅流利,说理通达,便不断地称赞,特别是对文章的结尾“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感到满意,情不自禁地在“尔”和“乎”这两个字的旁边,用红笔划了两个圈。叶圣陶高兴地把作文本带回家给父亲看,父亲见儿子敏悟好学、天资聪明,笑得十分开心。经过近两年的刻苦学习,叶圣陶大有长进,居然能够写出三百字以上的经义史论或时务策论的文章了。父亲急迫地希望儿子赶快成长,又将叶圣陶送进了另一所私塾,以便学得更好,能够考上秀才。父亲教育他要如他在《登高自卑说》里所说的那样,拿出登高的毅力去对待学习。叶圣陶明白父亲的企盼,决心勤学奋进。

父亲为了使儿子增长些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带他到茶馆听说书、听昆曲。叶圣陶小时候听了不少的书,小书像《珍珠塔》、《描金凤》、《三笑》、《文武香球》,大书像《三国志》、《金台传》、《水浒》、《英烈》。这些大书小书,他有的不只是听了一遍,最多的听过三四遍。说书的,挥舞着纸扇,拍打着醒木,把故事说得活灵活现,各种人物的声音模仿得逼真酷肖,突显了不同的性格。听到精彩处,叶圣陶常常被悲欢离合的情节牵引得不能自已。他时而因悲愤难抑表现出痛苦的神情,时而因喜悦洋溢舒展出快慰的笑容,他完全陶醉于其中了。叶圣陶更喜欢听昆曲,那典雅的曲辞、优美的音节,那时而清柔温润、时而凄怆沉郁、时而高昂雄壮、时而哀伤感叹的曲调,抓住了他的心灵,让他百听不厌,甚至想到要去当昆曲演员。苏州地域文化的熏育,使他提高了艺术审美的能力。父亲为他提供的这另一种教育的课堂,让他学到了在哪一所私塾也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他观察现实社会的眼力。叶圣陶的父亲把家庭、私塾和社会结合起来,这种教育方法是很开明的,使孩子受益不浅。

叶圣陶六年光景的私塾生活过去了,他的人生将由童年跨入另一个阶段。

1906年,以苏州长洲县、元和县、吴县三县县名的第一个字合成命名的“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创办起来了,叶圣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这所学校。

这所小学的教师大多是才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有教唱歌和历史的章伯寅先生,有教国文的朱遂颖先生,有教博物和算学的龚赓禹先生,有教英文的杜安伯先生,等等。他们热心于新的教育事业,讲课动听入耳,显示了开阔的知识面,叶圣陶听得津津有味。他从老师谈论的革命思想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领悟。章伯寅先生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说:“地不离人,人不离事。欲论人事,必先知地理。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要爱国就得先晓得我国的自然地理、历代英杰。”叶圣陶心领神会,咀嚼着老师所讲的这些爱国大义。他懂得了要把爱国与爱家乡这块土地上的山川草木结合起来,要了解与熟悉历代名人英杰创造伟业的历史。老师寓革命思想教育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如清泉滋润了叶圣陶的心田,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去看百度百科,那里面很全的http://baike.baidu.com/view/34089.htm

  作品列表
  《春宴琐谭》第一部白话小说 1918
  《雪朝》(与朱自清等人合蓍)(诗)1922
  《隔膜》(小说集)1922
  《稻草人》(小说,早年童话集)1923
  《火灾》(小说集)1923
  《线下》(短篇小说)1925
  《倪焕之》(长篇小说)1929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1
  《文心》(教育)(与夏丏尊合著)1934
  《未厌居习作》(散文)1935
  《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
  《叶绍钧选集》(文选)1936
  《略读指导举隅》(教育)(与朱自清合著)1946
  《儿童文学研究》1947
  《精读指导举隅》(教育)1948
  《写作杂谈》(教育)1951
  《荷花》(现已收入三年级下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1课(人教版)语文书课文)
  《叶圣陶童话选》(童话)1956

  《叶圣陶出版文集》(文选)1958
  《抗争》(短篇小说)1959
  《夜》1959
  《平常的故事》1959
  《微波》1959
  《箧存集》(诗)1960
  《潘先生在难中》(短篇小说)1964
  《叶圣陶散文》(散文)1983
  《我与四川》(散文和诗)1984
  《文章讲话》(与夏丏尊合著)(教育)1997
  《文话七十二讲》(教育)(与夏丏尊合著)1999
  《藕与莼菜》(短篇小说)(现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1997
  《爬山虎的脚》(现已收入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本第六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现已收入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和四年级下册第19课(人教版)课文)
  《苏州园林》(现已收入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13课;苏教版 初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21课,有删改;语文出版社初一年级第17课,有删改。)
  童话代表作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子》
  《玫瑰和金鱼》
  《月亮姑娘的亲事》
  《含羞草》
  《快乐的人》
  《芳儿的梦》

  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
  《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儿童文学》

叶圣陶写的的童话故事有哪些?~

叶圣陶写的的童话故事有:《小白船》、《一粒种子》、《旅行家》、《含羞草》、《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快乐的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笔名有叶陶、 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中国第一位童话作家。出版了中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叶圣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茅盾这样评价叶圣陶:你要从他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扩展资料:
1、《稻草人》是2008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叶圣陶。
有一个老妇人,她的田里有个稻草人,稻草人为她看守稻田。可是,蛾子在叶子上面下了子。老妇人没看到叶子卷起来了。肉虫把稻子全吃了,稻草人给老夫人警告,可妇夫人不知道。稻草人看到渔妇和鲫鱼很可怜,自己又不能帮他们,就伤心的倒下了。
《稻草人》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 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2、《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童话写了石块从被雕成英雄石像到最后被摔碎的故事。
石像本来是被雕成了一位英雄,受到市民的敬仰和尊重,但它却因此而骄傲起来,甚至看不起曾经和自己是一块石头的那些小石块,因为它们现在被凿成了小石块,铺在自己的底下做了石基。它向小石块们炫耀自己,却受到小石块的反唇相讥。
是它自己醒悟了,还是小石块们不甘心被垫在底下了呢?作品没有说,但石像终归是倒了下来,摔成了碎石。市民们虽然有些惋惜,但很快就把它们收在一起,铺成了一条小路。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讽刺了那种骄傲自大、脱离群众的人,说明人们只有彼此平等地结合在一起,脚踏实地做实事,生命才有意义。
3、《玫瑰和金鱼》这篇童话写了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养了一株玫瑰,每天对玫瑰精心照顾,玫瑰开出了美艳的花朵,认为青年是真心爱自己。
身边的老桑树劝她不要这么想,世界上没有单只为了爱的爱护,玫瑰不听老人的劝阻,认为老人是坏人。一个美丽的女郎养了一条金鱼,每天给金鱼喂食,把它养在院子里的池子里,每天和它聊天,金鱼生活的自由自在,无比幸福,认为女郎是真心爱自己。
身边的老母羊让它不要说痴话,世上没有不望报酬的赏赐。金鱼不想听老母羊的话,认为老母羊是坏人。后来青年和女郎相恋了,为了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喜爱,青年剪下了玫瑰花送给了女郎,女郎捉起了金鱼送给了青年。玫瑰离开了土壤,鱼儿离开了池塘,很快他们就在伤心欲绝中死掉了。
4、《小白船》这篇童话写了在一条小溪的右岸停着一条小白船。船上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行驶中他们快乐地唱起了《鱼儿歌》。
这时,突然刮起了大风,他们掌舵失控被飘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地方,他们迷路了。正在这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长得很可怕的男人,那男人要求他们回答三个问题,回答对了就可以送他们回家。“第一个问题,鸟儿为什么要唱歌?”那人问。“他们要唱给爱他们的人听。”女孩抢先回答。
那个人点点头说:“算你答得不错。第二个问题:花儿为什么香?”男孩儿回答说:“香就是善,花是善的标志。”那个人拍手说:“有意思。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你们乘的是小白船?”女孩回答:“因为我们纯洁,只有小白船才配让我们乘。”那个人大笑起来,很满意他们的回答,就答应送他们回家了。
5、《一粒种子》写的是国王,富翁,商人,士兵都一心想培育这颗神奇的种子,由于他们或爱慕虚荣,或居心不正,最终都没成功。最终是一个农民,自然而然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年轻的农夫还是照常工作,在田地里来来往往。从这棵稀奇的花旁边走过的时候,他稍微站一会儿,看看花,看看叶,嘴边透出和平的微笑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圣陶童话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圣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稻草人 (叶圣陶著童话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英雄的石像

叶圣陶童话故事有:
《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月亮姑娘的亲事》、《快乐的人》、《儿童之观念》、《芳儿的梦》。
叶圣陶童话故事简介:
1、《稻草人》
有一个老妇人,她的田里有个稻草人,稻草人为他看守稻田。可是,蛾子在叶子上面下了子。老妇人没看到叶子卷起来了。肉虫把稻子全吃了,稻草人给老夫人警告,可老夫人不知道。稻草人看到渔妇和鲫鱼很可怜,自己又不能帮他们,就伤心的倒下了。
《稻草人》是叶圣陶1922年发表的中国现代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该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之一。
2、《古代英雄的石像》
这篇童话写了石块从被雕成英雄石像到最后被摔碎的故事。石像本来是被雕成了一位英雄,受到市民的敬仰和尊重,但它却因此而骄傲起来,甚至看不起曾经和自己是一块石头的那些小石块,因为它们现在被凿成了小石块,铺在自己的底下做了石基。
它向小石块们炫耀自己,却受到小石块的反唇相讥。是它自己醒悟了,还是小石块们不甘心被垫在底下了呢?作品没有说,但石像终归是倒了下来,摔成了碎石。
市民们虽然有些惋惜,但很快就把它们收在一起,铺成了一条小路。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讽刺了那种骄傲自大、脱离群众的人,说明人们只有彼此平等地结合在一起,脚踏实地做实事,生命才有意义。
3、《月亮姑娘的亲事》
兰儿认识了一个男孩,他们相爱了。男孩父母双亡,独身一人过着清贫的日子,男孩对兰儿很好,无论刮风下雨,他都按时接送她上下班。
他一篇接一篇地为她写诗,尽管有些诗显得深奥,兰儿并不理解。他会为她炖很好喝的排骨汤,然后静静地坚持看她喝下,汤白白的,放着红枣,他说兰儿的脸色苍白,排骨和红枣能补血。
有一天,男孩送给兰儿一片核桃大的玉坠,他说那是祖传的,据说很值钱。兰儿对玉坠并没有太大的好感。
因为那玉石是天然未经修饰的,表面很粗糙,只是玉石中心有一个蓝色的月亮形的光影,愈在亮光下,愈清晰。男孩说,正是因为这片光影,所以这块玉是独一无二的,它叫蓝月亮。
两年后,兰儿突然厌倦了这场平凡的、无波无澜的爱,她拿出蓝月亮,对男孩说,我们分手吧!男孩拒绝了蓝月亮,说,我是把它和心一起送出的,心再也收不回了,我要蓝月亮有什么用!
4、《快乐的人》
有一天,他坐在家里,忽然来了两个客人。这两个客人原来是两个骗子。他们打算弄些钱去喝酒取乐,就扮做募捐的样子,一直跑到他家里。因为他们知道,他自身围着一层幕,看不出他们的破绽。
两个客人开口向他募捐。他们的声音十分慈善,他们的话语十分恳切。他们说:受到旱灾的同胞饿得只剩薄皮包着骨头;受到水灾的同胞全身黄肿,到处都渗出水来。
受到兵灾的同胞提着快要折断的手臂在哀哭;抱着快要死去的孩子在狂叫。他们说救济苦难的同胞是大家应当做的事,所以愿意尽一点微力,出来到处捐募。
他听了两个客人的话,心里十分感动:受灾的同胞这样悲惨,这样痛苦,他觉得可怜,两位客人这样热心做人,他又很敬佩。
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大块黄金交到客人的手里。两个客人诚恳地道了谢,就告别了。出了大门,两个人互相看看,脸上现出狡狯的笑容,一同去喝酒取乐了。
本来想骂他,但看见他仍然在笑,一点也没感觉自己被骗了,于是她的怒气就消了。后来,甚至他被死神刺死的时候都很快乐,没有悲伤。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5、《儿童之观念》
儿童主体活动,是儿童依据自我调节的能力水平,对与自己有关系,也有意义的内外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在这一反应过程中,主体原有的发展水平和主体赋予外界刺激的意义,是制约主体活动的关键性因素。
把外在刺激与自己原有反应结构之间建立起联系,是儿童活动的实质。这也是我们提倡教育活动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等原则的原因。
6、《芳儿的梦》
月亮姊姊送给芳儿一条美丽的丝绳,还帮她把一颗颗星星串起来,串成了项链。 这样美丽的项链,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现在却在芳儿手里。
她要把这样一条项链送给妈妈,作为妈妈生日的礼物。 芳儿心里想的,就是要让妈妈得到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欢喜,就是要表达她对妈妈的比海还深的爱。
她捧着星星项链,飞奔回家,刚跨进门,她就大声喊:“妈妈!妈妈!您在哪里?我送给您一件礼物,最最美丽的礼物,最最稀罕的礼物。”
妈妈跑出来,把芳儿抱在怀里。芳儿举起双臂,把星星项链挂在妈妈的脖子上。无法形容的透亮的光,从妈妈身上射出来,妈妈就成了一位仙女了。
芳儿自己不也成了个小仙人了吗?看着妈妈脸上的慈祥的笑,芳儿快活得手舞足蹈起来。 芳儿的手和腿一动,她的梦就醒了。妈妈正伏在她的枕头旁边,脸上的慈祥的笑,正跟芳儿在梦中看到的一个模样。

扩展资料:
叶圣陶童话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圣陶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
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地审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他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
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地把笔锋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圣陶童话


#牧天肢# 叶圣陶稻草人写了几件事哪几件事
(15819195827): 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有一个儿子,没想到,三年前儿子也死了.本来希望今年的稻子能丰收,可小蛾却把稻子吃成了光杆儿.稻草人很着急,但他不能动弹.第二件事是:一位渔妇在河边捕鱼,她的儿子病了,她没有时间照顾他.稻草人想去做柴火,给孩子煮茶喝.第三件事是:稻草人看见一位妇女,她的丈夫要把她卖掉.妇女很伤心,她要投河自尽.稻草人定在泥土里,不能去救她,痛苦地昏倒了.

#牧天肢# 叶圣陶《稻草人》包括哪些故事
(15819195827): 《稻草人》这篇文章是叶圣陶老人写的,主要是讲有一个老妇人,她有一块田,田地上有个稻草人.稻草人全心全意地赶着啄食谷物的鸟类.稻草人也经历了许多悲伤的事...

#牧天肢# 叶圣陶读本里有哪些故事? -
(15819195827):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子》 《玫瑰和金鱼》 《月亮 ...

#牧天肢# 叶圣陶著有什么童话集和什么长篇小说? -
(15819195827):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苏州人.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学毕业后即开始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先后任商务印书、开明书店编辑.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散文集《脚步集》、诗集《荚存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和《叶圣陶文集》等.

#牧天肢# 叶圣陶的作品有哪些
(15819195827): 童话: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子》 《皇帝的新衣》 《玫瑰和金鱼》 《月亮姑娘的亲事》 《含羞草》 《快乐的人》 《芳儿的梦》 等等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倪焕之》:长篇小说 《隔膜》:小说集《火灾》:小说集 《苏州园林》:散文 《牛郎织女》:神话长篇小说《春宴琐谭》等

#牧天肢# 叶圣陶有哪些作品? -
(15819195827): 文学作品 叶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1914年开始创作文言小说,1918年开始发表白话文作品.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和儿童文学作品. 《春宴琐谭》叶圣陶的第一部白话小说1918 《雪朝》(与朱自清等人...

#牧天肢# 叶圣陶有什麽小说(3篇)散文集(2个)童话集(2个)
(15819195827): 叶圣陶小说(3篇):《隔膜》、《线下》、《倪焕之》 散文集(2个):《脚步集》、《西川集》 童话集(2个):《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牧天肢# 叶圣陶 儿时故事 -
(15819195827): 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介绍小时候父亲是怎样教授他作文时,用了“不教”这样的字眼.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只要求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懂得了什么,都要...

#牧天肢# 叶圣陶先生曾经写过哪些文章?
(15819195827): 《春宴琐谭》: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倪焕之》:长篇小说 《隔膜》:小说集 《火灾》:小说集 《苏州园林》:散文 尤其是《牛郎织女》:神话 报章杂志 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 《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

#牧天肢# 叶圣陶写了什么书?? -
(15819195827): 叶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1914年开始创作文言小说,1918年开始发表白话文作品.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和儿童文学作品. 《春宴琐谭》: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倪焕之》:长篇小说 《隔膜》:小说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