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妃,皇妃,贵妃有什么区别 贵妃和嫔妃有什么区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地位不同。

贵妃,在皇贵妃创立之前,贵妃一直是内命妇的第一等。贵妃的地位大致与亲王的正妻及同辈的公主相当,贵妃是内命妇的第一等,亲王妃、长公主是外命妇的第一等

皇妃,位份于皇后、皇贵妃、贵妃之下,皇帝驾崩则称为皇妃又称太妃,于位份皇太后之下,皇后、妃嫔之上。

宫妃地位最低。

扩展资料:

汉朝入宫制度:

汉宫后妃制度:西汉初年,皇帝的正配称为皇后,其余嫔妃称为夫人、美人、良人、八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后宫的女人成倍增加,嫔妃名号增加了婕妤、娙娥、容华、充衣。汉元帝时,又加昭仪,并有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等等。刘秀建立东汉,称光武帝。

光武帝并省前朝后宫制度,规定皇后之外,只立贵人、美人和采女,后又加宫人,凡嫔妃四等。历史上选妃标准最苛刻的皇帝。看惯了唐明皇和杨贵妃、汉武帝和卫子夫等皇帝娘娘的爱情故事,很多人以为:皇帝在选择配偶的问题上一定也是相当随机的,看上谁就是谁。

当然,这只是一些个案,在古代,皇帝选妃有着相当严格的标准。入选对象不仅仅要出身名门,还要没有麻子,没有口臭,没有鼻炎,没有腋臭,没有痔疮,没有脚气,没有任何妇科疾病。汉桓帝刘志一定是个酷爱科学计量方法的人。

对于后宫嫔妃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着严格的尺寸观念。身高必须七尺一寸,肩宽必须一尺六寸,臀宽要比肩宽少三寸,从肩膀到手掌必须二尺七寸,手掌手指共要四寸长,从大腿到脚长三尺二寸,足长八寸…



1.含义不同

贵妃,皇帝妾室封号之一。

皇妃,皇帝的嫔妃。位份于皇后、皇贵妃、贵妃之下,皇帝驾崩则称为皇妃又称太妃,于位份皇太后之下,皇后、妃嫔之上。

宫妃,指宫中的妃妾、女侍。

2.地位不同

贵妃,地位高的妃子。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于孝建三年始设,地位次于皇后。贵妃是古代皇帝高级妾室的封号,居于内命妇的第一等,地位与外命妇中最高等的亲王妃及长公主相当。

皇妃,位份于皇后、皇贵妃、贵妃之下,皇帝驾崩则称为皇妃又称太妃,于位份皇太后之下,皇后、妃嫔之上。

宫妃地位最低。

扩展资料:

贵妃演变历史

贵妃,古代皇帝妃嫔的称号。开始是南朝宋孝武帝始置的,位比相国,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后代多沿用其名。

唐宋二朝时,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封号,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称四夫人,品级正一品。

明朝时,宫中皇妃的封号有很多,如顺妃、宁妃、良妃等,但贵妃仍是最高级的封号。

清朝的后宫品级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秀女。贵妃是后宫第三等封号。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贵妃

百度百科—皇妃

百度百科—宫妃



贵妃最高,然后是皇妃,最后才是宫妃。地位不同。

等级不同

皇妃,皇帝的嫔妃,位份于皇后、皇贵妃、贵妃之下,皇帝驾崩则称为皇妃又称太妃,于位份皇太后之下,皇后、妃嫔之上。
宫妃
泛指宫中妃妾、女侍。 唐 宇文士及 《妆台记》卷一:“ 理宗 朝,宫妃梳高髻於顶,曰‘不走落’。” 蔡东藩 《前汉演义》第二五回:“偏偏痴愿难偿,反致国亡家破,那相亲相爱的 薄 家女,竟被 汉王 攫去,罚作宫妃。”

宫妃皇妃贵妃三者之间的区别~

宫妃是皇上女人的统称;
而皇妃是宫妃中的精英,正式封号的妃子,后宫是有阶级的,淑女<选侍<才人<婕妤<昭仪<九嫔<六妃<贵妃<皇贵妃<皇后。嫔以上的级别才能算皇妃。
贵妃本来是妃封号(端、淑、贤妃)中之一,只是后来因皇帝的恩宠和人们心里的喜好,而变成了妃号中的第一地位。如富贵,贵人,封号中贵比别的丽容贤听起来更高大上。
贵妃,皇帝妃嫔封号之一。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始设,地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其中唐玄宗初年曾停置,旋恢复。渤海称王之妻为贵妃,则相当于中原各朝皇后。明成化年间,明宪宗在其上另设皇贵妃,位降一等。清代沿用。

区别:
皇贵妃和皇后差不多,贵妃差得多了,若宫中没皇后,皇贵妃就是六宫之主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嫔妃,即妃嫔,是指君主的妾室。经过正式的册封后,会拥有不同等级的位号、待遇。在东亚一夫一妻多妾制婚姻的影响下,君主通常会拥有一位皇后和数量不等的妃嫔,妃嫔可从数人至千人不等。各个时代嫔妃的等级排列都不相同。
贵妃,皇帝妃嫔封号之一。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于孝建三年始设,地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其中唐玄宗初年曾停置,旋恢复。渤海称王之妻为贵妃,则相当于中原各朝皇后。明成化年间,明宪宗在其上另设皇贵妃,位降一等。清代沿用。
才人九人,正五品。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皇贵妃相当于侧皇后,多时立皇贵妃,有取代皇后之意.当皇帝在世,而皇后先驾鹤西去,那么由皇贵妃为皇后。皇贵妃比贵妃高一等级,仅次于皇后之。下。在南北朝设立贵妃之后,贵妃是仅次于皇后,后宫第二尊贵的封位,从这开始贵妃要高于夫人。直到清朝后宫中已不再有夫人这一等级称谓。
到了明清,明宪宗又在贵妃之上,皇后之下,设立了皇贵妃。因此明清时期皇贵妃是唯一高于贵妃等级的妃子等级。明朝的皇贵妃,可设多人,但清朝的皇贵妃仅可设一人。

扩展资料:
贵妃的典故
“贵妃”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书》。据《宋书·后妃传》记载:“世祖孝建三年,省夫人、修华、修容,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嫔,位比丞相;贵人,位比三司,以为三夫人。”
史籍中的“世祖”,即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孝武皇帝刘骏。也就是说,从刘骏开始,才有了“贵妃”这一等级和称号的妃嫔。在《宋书·孝武十四王传》中,有一位被史官称作“贵妃”的殷姓女子。这位“殷贵妃”,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贵妃。
殷贵妃,原名殷淑仪,本姓刘,宋孝武帝刘骏宠妃,父南郡王刘义宣。姿颜美丽,宠冠后庭。卒于公元462年。
殷淑仪死后,刘骏精神涣散,不理政事。每晚睡前,都要在她灵前倒酒对饮,之后痛哭流涕到难以自拔。刘骏又下令给殷淑仪盖一座庙,庙成后以淑仪之子子鸾的封号,称为新安寺。刘子业即位后,为报以前殷淑仪得宠试图夺嫡之仇,将她所生子女全部杀死,毁了祭祀她的新安寺,挖了她的坟墓。
演变历史:
贵妃赏花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后代多沿用其名。唐宋二朝时,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封号,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称四夫人,爵位正一品。明朝时,宫中皇妃的封号有很多,如顺妃、宁妃、良妃等,但贵妃仍是最高级的封号。
清朝的后宫品级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秀女。贵妃是后宫第三等封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嫔妃等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妃


#逄秋郝# 妃和贵妃哪个等级高 -
(13345434788): 最早皇后是母仪天下,下面是淑妃、德妃、贤妃等妃子,后来到南朝的时候,开始有贵妃这一封号,位比其他妃子高半级,仅次于皇后,可以看作是皇后和妃子之间的一个特殊位置,通常皇后是大都是政治婚姻的产物,而贵妃通常是皇帝最宠爱的女人,只不过无法客服阻力立后而产生的一个特殊封号,贵妃不常设,而四妃是常设的封号,在明代以前除了贵妃和四妃之外不存在其他妃子的封号,一下就是贵嫔一级了,明代妃子的封号比较随意,皇后,然后就是各个妃子,如果皇帝特别宠爱一个妃子,有没法立他为皇后的话,就会给他一个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头衔.所以应该是贵妃等级比较高吧.

#逄秋郝# 后宫妃嫔位分表
(13345434788): 夏:正妃一人,次妃十一人.商:中宫皇后、东宫皇妃、西宫贵妃,四妃:德妃、淑妃、惠妃、庄妃、九嫔,其余的全统称为美人.周: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

#逄秋郝# 中国古代宫廷妃子的等级是怎么排的啊?妃子的头衔有皇后啊,德妃,淑
(13345434788): 每个朝代的妃子的名称是不太一样的,就这个“妃”也是一种头衔,并不是每个朝代都有“妃”的. 商朝: 中宫皇后 东宫皇妃 西宫贵妃 四妃:德妃,淑妃 ,惠妃, 庄妃 ...

#逄秋郝# 皇室嫔妃的等级
(13345434788): 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

#逄秋郝# 求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 -
(13345434788): 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 皇贵妃地位高于贵妃

#逄秋郝# 古代妃嫔等级 -
(13345434788): 皇后 正一品: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从一品:夫人 正二品:妃 从二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dao、淑容、修仪、修媛、修容、 正三品:贵嫔 从三品:婕妤 正四品:容华 从四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顺仪 正五品:嫔 从五品...

#逄秋郝# 古代妃子的等级是什么样的就是妃啊,才人啊,嫔之类的
(13345434788): 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从大到小) 清太祖初起时,宫闱未有位号,俗称妃为“福晋”.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顺治十五年,采礼官之议...

#逄秋郝# 皇贵妃子和贵妃的地位和权利有什么区别?越详细越好? -
(13345434788): 皇贵妃是明朝宪宗为爱妃万贞儿设的位,高于贵妃之位,仅次于皇后之位,权力地位相当于副后. 明朝宫中无定数.清朝后宫中仅限1人. 贵妃从晋朝开始设立,在明朝设立皇贵妃之前,为仅次于皇后的妃嫔最高位,能得此殊荣的嫔妃,要不是...

#逄秋郝# 王妃和皇妃有区别吗? -
(13345434788): 王妃是指得了封号的皇子的正妻,皇妃是指没得封号的皇子正妻,如:广平王一一广平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