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中物理竞赛 光学作图的典型题, 初中物理竞赛光学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一、成像知识回顾1.成像的主要原因a.光的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b.光的反射,如平面镜成像;c.光的折射,如水中的折射成像、透镜成像等。2.成像的性质像的性质主要有:虚与实、倒与正、放大与缩小或等大。实像是由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器件会聚形成的,不仅能用眼睛看见,还能用光屏接收并保存下来;虚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后反向延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倒与正”、“放大、缩小或等大”都是物体所成的像相对物体而言的。3.像的动态变化当物体相对光学器件运动时,所成的像的大小、像离光学器件的距离都有相应的改变,初中阶级主要考查平面镜与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其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整理成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像同侧虚像正,物像异侧实像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则像近像小,像距物距唱反调。即: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实像,小于一倍焦距时成虚像;虚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且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侧;实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且和物体在透镜的异侧;物体向焦点运动,所成的像变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二、作图要点1.光的反射作图要点:a.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b.平面镜是物点和像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且法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2.光的折射作图要点:a.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有三条特殊光线。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有三条特殊光线。b.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等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作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作图一定要规范。(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三、热点问题分类精析1.平面镜成像问题例1 如图1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MN,并完成光线SA的光路。图 1精析:本题关键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即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接SS’并作其中垂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它问题迎刃而解。答案如图2所示。图 22.凸透镜成像问题例2 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精析:“正立”与“倒立”是相对的,是相对一定参照物而言的。放映幻灯片时,大家在屏幕看到的确实是“正立”的像,这里说的“正立”是以日常生活中处于常态的景物为参照物而言的,而光学中说的“倒立”与“正立”是以物为参照物而言的。像与物同向为“正立”;像与物反向为“倒立”。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是倒(以常规景物为参照物)插在幻灯机的光源与镜头之间的,屏幕上的像相对于幻灯片上的图而言是“倒立”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组成,否则为虚像。幻灯机屏幕确有光线会聚,故是实像。正确答案为应为D。3.动态的成像问题例3 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如图3所示),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
图 3A.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B.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C.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D.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精析:解题关键是判断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是怎样运动的。如图4所示,设小球从桌面A滚动到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出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A’和B’,可以知道A’和B’位于竖直方向,且有A’B’=AB。所以小球在镜中的像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选B。图4四、典型题练习1.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或折射角。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镜中的像(或镜前的物体)。3.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点。4.有一束光通过A点射到镜面,反射后过光源S的成像光路图B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5.完成下列各透镜的光路。6.在下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并完成光路。7.下面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
  甲           乙8.如图是束光在空气与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________为分界面;界面的________边是空气;∠________为入射角;∠________为反射角;∠________为折射角。9.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10.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f=4厘米B.f=8厘米C.f=12厘米D.f=16厘米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二物理光学作图题10道 带答案~

我下载了一个Word你把邮箱发过来,我给你传过去。

你通过作图(从物点向透镜上下各做一条光线,该光线在未经平面将反射时一定会聚于另一侧二倍焦距处)分析一下,在1.5倍焦距-2倍焦距之间时平面镜反射成一个实像,继续向前传播通过凸透镜在成一个实像;在1.5倍焦距上时,平面镜反射会聚在一倍焦距上成一个实像,且不能再成像(焦点上不成像),在1.5倍焦距至一倍焦距平面镜反射成一实像,该像在一倍焦距以内,可通过透镜再成一虚像,在焦点上反射光线会聚于光心,看不到像,在一倍焦距以内,反射光线在平面镜一侧不能会聚,即不能成像,但经透镜折射会聚后可以成一实像,所以答案是C


#亢谢羽# 初中物理竞赛光学题 -
(15241361132): 你通过作图(从物点向透镜上下各做一条光线,该光线在未经平面将反射时一定会聚于另一侧二倍焦距处)分析一下,在1.5倍焦距-2倍焦距之间时平面镜反射成一个实像,继续向前传播通过凸透镜在成一个实像;在1.5倍焦距上时,平面镜反射会聚在一倍焦距上成一个实像,且不能再成像(焦点上不成像),在1.5倍焦距至一倍焦距平面镜反射成一实像,该像在一倍焦距以内,可通过透镜再成一虚像,在焦点上反射光线会聚于光心,看不到像,在一倍焦距以内,反射光线在平面镜一侧不能会聚,即不能成像,但经透镜折射会聚后可以成一实像,所以答案是C

#亢谢羽# 初2物理光学作图题~~~急急急!!! -
(15241361132): 本题中,就是要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想改变传播方向,就是要对光线进行反射或折射.不知道你题中,是水平向左还是水平向右.我画的是水平向左.反正道理是一样的.图中,依次为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棱镜.这几个光学元件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而且,不知道图中有没有限制反射和折射的次数.我画的都是只经过了一次反射或一次折射的情况.没办法,是用相机照的,画多了的话,像就不清晰了

#亢谢羽# 初中物理光学作图题 -
(15241361132): 我在电脑上不会画图,但是我尽量给你描述得清楚些,你也一样可以画出来的.首先,过界面作C点的对称点C',则C'即为路灯B的位置.然后,再连接AC,交界面与点O,则O即为入射点.再连接OB,则AO即为入射光线,OB即为反射光线.注意界面以上的AO和OB用实线,OC和CB用虚线.最后,按照光的传播方向标好箭头即可.

#亢谢羽# 初中物理题,光的反射,找光源位置的作图题 -
(15241361132): 1、可以copy的,并且只需做一点即可,另一点取反射点即可.2、因你做出的是“它们在平面镜中的像”,自然就符合题目要求“按照平面镜成像原理”补充:看了以上答案zhidao觉得,这个问题还真是有意思 .我认为,首先是要搞清楚“平面镜成像原理”,其实就是光的反射.现在,你觉得合题目要求“按照平面镜成像原理”吗?

#亢谢羽# 物理光学的作图题
(15241361132): 看上去很想是对的.但CO和OD线段是要相等的.画的很规范.是对的. 真实光线是实线.假光线是虚线...

#亢谢羽# 八年级物理上 - --添加光学元件作图题 -
(15241361132): 凸透镜,把凸透镜的下沿放在O点处,正好是从焦点发出的光.凹透镜,把凹透镜的上沿放在O点处,正好是,朝向虚焦点光.还有就是凸面镜,和凹面镜 ,但作图不好掌握.主要是数学没学切线.

#亢谢羽# 初中物理光学题目
(15241361132): :如图所示,A处的人刚好看到日落,2 h后,地球自转的角度为*360°=30°,则卫星在B点的正上方,B处的人要看到正上方的卫星,则卫星必须受到光的照射,即卫星在C点的上方.答案:9.9*105 m

#亢谢羽# 大神进!!!初中物理问题【光学作图】 -
(15241361132): 通常可以有七个图:对应于平面镜、凸镜、凹镜各可有一个光路图;对于凸透镜、凹透镜各有二个光路图

#亢谢羽# 一道初中光学竞赛题,求高人解答 -
(15241361132): 从光源S处出发的光要被黑球有两种情况,一是从光源出发直接被黑球吸收(偏离水平角度小的光线).二随着光源中的部分光(偏离水平角度大的光线)并不会被黑球直接吸收而是被圆筒的上下...

#亢谢羽# 初中物理光学作图题、化学题 -
(15241361132): 我回答第二题,好像你题出的有点毛病,浓硫酸应为1.84g/cm^3 需要80g浓硫酸(43.47826ml)和480g水,计算过程为560g*14%=78.4g 78.4g/98%=80g 其实与密度无关,记住要将浓硫酸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