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没少看到经典的顺口溜吧,顺口溜是指民间流行的一种汉语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顺口溜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1

年初一贺新岁,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赤口日,年初四接财神。年初五破五,年初六送穷出门。年初七庆人日,年初八不回家。年初九九皇诞,年初十打春去。初十一打石仗,初十二点新灯。初十三上灯日,初十四接灶神,初十五看花灯。

春节是我国许多流传至今而又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当中分量最重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春节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年中与年假相当的较长假期,更在于春节能够让在外学习与工作的人们回到家中与一年没有谋面的父母亲人们团聚,感受家庭的温暖。初一到十五风俗顺口溜是:年初一贺新岁,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赤口日,年初四接财神。年初五破五,年初六送穷出门。年初七庆人日,年初八不回家。年初九九皇诞,年初十打春去。初十一打石仗,初十二点新灯。初十三上灯日,初十四接灶神,初十五看花灯。

春节习俗: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

正月初三这一天人们都不会外出拜年串门。因为这天是“赤狗日”,俗称为“赤口”。民间说法是赤狗是口怒之神,如果外出遇到就会容易与人有口角之争。所以家中长辈对这一天会很在意,自己不出门的同时不让晚辈外出拜年串门,以免因为口舌之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2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

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

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

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

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

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同时,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

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鬼、穷神。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送穷文》。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

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

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正月初八日为众星君聚会之期,又是“诸星下界”之日,此日人们有的到白云观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烧香顺星(祭祀星君)。不论是否去庙里进香,这日晚间,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他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

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于地。

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祭紫姑,请子婿

正月十一日,俗称“请紫姑日”(有的地方为正月十四)。紫姑原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但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

同时正月十一还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搭灯棚

民间俗称“正月十二搭灯棚”。意思是元宵节将近,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准备花灯,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

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三,点灶灯,扎彩灯

在正月十三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被称为“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

正月十五闹花灯,一般要从正月十三扎彩灯开始。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从正月十三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张灯结彩扎彩灯啦!

正月十四,拜临水娘娘,试花灯

正月十四是“临水娘娘”的诞辰。传说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

为了准备正月十五的上元宵节,民间和朝廷都会在这天搭建灯棚,悬灯结彩,并做一些游艺节目的预习活动,称为“试灯”,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历代这一节日都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灯节,是男女青年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3

大年初一到十五,年俗都在这儿:

初一到正月十五,有哪些节日习俗?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一、正月初一,新年伊始。

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大年初一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儿那祝贺新春。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二、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习俗,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三、禁忌多。

传说中,正月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四、正月初四,迎灶神。

按照传统习俗,这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要供上三牲、水果、酒茶,拜诸神。若是经商之人的话,应该闭门歇业,民间认为若不这样做的话,会导致亏待诸神,引起诸神不满。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4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

除夕守岁之后,大年初一的习俗是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人们在大年初一早上先开门燃放第一挂鞭炮,这被称为是“开门炮仗”。

其次,就是家中的晚辈向长辈拜年,说一些吉祥如意的话;在晚辈拜完年之后,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着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要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并且还要祭祀财神,无论是商铺还是普通家庭。在大年初二的中午一定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有着招财进宝的寓意。

大年初三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要带双数;大年初四要摆好瓜果贡品来迎接灶王爷;大年初五又叫“破五”,要迎接财神进门,有“送穷出门”的说法。

初五迎财神,那么初六就要送穷神。在大年初六的这天,要进行大扫除,还要喝素菜汤。初七的时候休养生息、安顿身心;初八放生祈福,在河里放花灯;初九举行祭祀;初十祭石感恩。

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十二开始买灯笼、搭灯棚,为元宵节做准备;十三点灶灯;十四拜临水娘娘;十五是元宵节,有吃元宵、观花灯、看灯会等活动。



年初一贺新岁,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赤口日,年初四接财神。年初五破五,年初六送穷出门。年初七庆人日,年初八不回家。年初九九皇诞,年初十打春去。初十一打石仗,初十二点新灯。初十三上灯日,初十四接灶神,初十五看花灯。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女儿回娘家拜年;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大年初九,玉皇天诞,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庆贺;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正月十一,祭奉紫姑,古代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正月十三,灶下点灯,各家试点制好的灯。扎彩灯,吃汤圆;正月十四,拜临水娘娘,保佑妇女孩子健康,试花灯;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还有一些春节习俗,比如,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正月初三这一天人们都不会外出拜年串门。因为这天是“赤狗日”,俗称为“赤口”。民间说法是赤狗是口怒之神,如果外出遇到就会容易与人有口角之争。所以家中长辈对这一天会很在意,自己不出门的同时不让晚辈外出拜年串门,以免因为口舌之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


#吕卿善# 过年风俗
(19810926500): 春节,中国四来大传统源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bai新年.春节俗du称“年节”,传统名称zhi为新年、dao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吕卿善# 春节的习俗三十字 -
(19810926500): 1、大年初一起得早,见面就问过年好 大年初二特别特别忙,逛完公园逛商场 初三会友摆酒席,初四结伴看大戏 初五的饺子捏共花边,十五的元宵滴溜溜的圆2、春节习俗,一般以:备年货 贴春联 剪窗花 挂年画 年夜饭 压岁钱 看春晚 放鞭炮 吃饺子 贴福字 逛庙会等等.3、廿三:祭灶 廿四:扫尘 廿五:做豆腐 廿六:割年肉 廿七:洗福禄 廿八:把面发 廿九:祭祖 三十:除夕守岁 初一:拜大年 初二:回门 初三:老鼠娶亲 初四:三羊开泰 初五:迎财神 初六:送穷 初七:踏青 初八:祭星 初九:天日 初十:石不动 十一:子婿日 十五:元宵节

#吕卿善# 春节各民族风俗的歌谣 -
(19810926500): 很长啊,你看得了吗?????我搬了一些....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少数民族的新年习俗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相似.过节时,每家都按自...

#吕卿善# 涨知识,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的习俗有哪些 -
(19810926500): 除夕(大年三十) : 放鞭炮 ,吃餕子 ,请己故的先辣人 ,回家过年 ,守崴 ,看春晚 . 春节(大年初一) : 起午更 ,放鞭炮 ,吃饺子 ,走街串巷 ,高高兴兴 ,欢欢乐乐 ,晚辈与先辈 ,互贺新年 ,先辈们与晚(玩童)辈们发红包 ,发糖果 ...

#吕卿善# 正月初一到十五顺口溜祝福语 -
(19810926500): 1.猴年送你五只猴:机灵诡秘如猕猴,健康快乐像马猴,悠闲富贵思猴子,无忧无虑比猿猴,聪明伶俐胜孙猴.2.祝你猴年前程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兼七十二变混世才学,具八十一种创业本领.3.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多如猴毛,聪敏胜过猴脑,进步犹如猴跑,烦恼好比猴子扔玉苞!4.祝你猴年长得猴美猴美的,挣得猴多猴多的,心情猴好猴好的,运气猴顺猴顺的,睡觉猴香猴香的,爱情猴甜猴甜的,总之,一切都猴蜜猴蜜的!追答:望采纳,谢谢O(∩_∩)O

#吕卿善# 春节从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分别有哪些习俗? -
(19810926500): 希望能帮得上你的忙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

#吕卿善# 过年有哪些讲究?初一到十五的传统习俗
(19810926500): 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 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大年初四...

#吕卿善# 东北春节习俗的顺口溜 最好是从腊八节到正月十五的【采纳回答送桌宠 -
(19810926500):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吕卿善#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中有哪些习俗 -
(19810926500): 河南新乡顺口溜: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拐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门上瞅;三十儿,退皮儿;初一,撅堆儿.

#吕卿善# 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
(19810926500): 简单地说有: 祭灶 扫尘 贴春联、门神 年画 倒贴“福”字 除夕夜 年夜饭(团年饭) 祭祖 守岁 回娘家 初六送穷 接财神 红包(压岁钱) 新年赠橘 新年放爆竹 拜年 迎春 满意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