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脑子一下子就开窍了,指的是哪个成语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恍然大悟,茅开顿塞、幡然醒悟、茅塞顿开、豁然贯通、豁然开朗、
豁然大悟、

是 茅塞顿开

顿时开窍是属于成语吗~

顿时开窍不属于成语。
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解释]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开:开通,通顺。原意:一下子打开了被茅草阻塞的路。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豁然开朗,突然理解、领悟了某种道理,解开了心中的疑问。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
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涣然冰释
拨云见日
醍醐灌顶
柳暗花明

反义词
冥顽不灵
茫然不解
三思不解
一窍不通

歇后语
麻黄汤发汗——茅塞顿开。

一拍即合【解释】: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八回:“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示例】:既然我们~,所见略同,我也不瞒你。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八【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鲁泉弘# 意思豁然开朗的成语 -
(18560872875): 意思豁然开朗的成语:豁然贯通、顿开茅塞、恍然大悟.1、豁然贯通【成语】: 豁然贯通【拼音】: huò rán guàn tōng【解释】: 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出处】: 宋·朱熹《大学章句》:“至...

#鲁泉弘# 形容脑子立刻明白了 -
(18560872875): 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褒义 出 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 例 句 听君一席话,令我~.近反义词 近义词 恍然大悟 醍醐灌顶 大彻大悟 如梦初醒 反义词 一窍不通 大惑不解 冥顽不灵

#鲁泉弘# 前面学习不好后面一下子变聪明了,成语怎么形容 -
(18560872875): 茅塞顿开 ---------------------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

#鲁泉弘# 顿时开窍是属于成语吗 -
(18560872875): 顿时开窍不属于成语.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解释]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开:开通,通顺.原意:一下子打开了被茅草阻塞的路.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豁然开朗,突然理解、领悟了某种道理,解开了心中的疑问.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 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涣然冰释 拨云见日 醍醐灌顶 柳暗花明 反义词 冥顽不灵 茫然不解 三思不解 一窍不通 歇后语 麻黄汤发汗——茅塞顿开.

#鲁泉弘# 顿时懂悟了很多,用一个成语 -
(18560872875): 以下几个成语都可以:大彻大悟 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顿开茅塞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恍然大悟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豁然贯通 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开雾睹天 比喻使人豁然开朗. 如梦初醒 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鲁泉弘# 形容头脑的成语 -
(18560872875): 聪明伶俐: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耳聪目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旷若发蒙: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冬烘头脑:指头脑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 昏头昏脑: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 昏头搭脑: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如坐云雾: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蒙头转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 头昏眼花: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鲁泉弘#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的四字词语是什么 -
(18560872875): 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结构】主谓式.【用法】多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正音】塞;不能读作“sài”.【辨形】茅;不能写作“矛”.【近义词】恍然大悟 【反义词】冥顽不灵 【辨析】~与“恍然大悟”有别;~一般用于经别人点拨而猛然理解;“恍然大悟”则可用于经过自己学习思索而突然明白.【例句】听君一席话;令我~.

#鲁泉弘# 形容一下子来了精神的词语有哪些 -
(18560872875): 1、精神百倍 jīng shén bǎi bèi 【解释】形容特别有精神.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想罢,取下玉牌,把朱草从根折断,齐放掌中,连揉带搓,果然玉已成泥,其色甚红.随即放人口内,只觉芳馨透脑.方才吃完,陡然精神百...

#鲁泉弘# 形容突然明白的意思写成语有哪些? -
(18560872875): 形容突然明白的意思写成语有:茅塞顿开 顿开茅塞 无话可说 水落石出 恍然大悟 如梦初醒 词语释义及出处:茅塞顿开 [ máo sè dùn kāi ]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

#鲁泉弘# 脑筋开窍还有什么开窍的四字成语 -
(18560872875): 没有含 开窍 的成语,含 窍 的成语如下: 鬼迷心窍 鬼怪迷惑住心窍.指对问题认识不清. 七窍生烟 七窍:口和两眼、两耳、两鼻孔.气愤得好象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形容气愤到极点. 痰迷心窍 指中风昏迷.也形容一心贪图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 一窍不通 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财迷心窍 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济窍飘风 指大风止则所有的窍孔都空寂无声.后比喻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 七窍玲珑 形容聪明灵巧.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七窍冒火 形容气愤到极点.同“七窍生烟”. 三魂出窍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