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 #高一# 导语】高中化学,它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因此我们全面学会归纳总结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一


  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HCl=H++Cl-HNO3=H++NO3-

  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XX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XX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K++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2.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二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3.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三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

  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4.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四


  几个分解反应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5.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五


  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XX、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NH4NO3+NaOHNaNO3+H2O+NH3↑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6.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六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


#项璧劳# 高中化学的笔记要重点记点什么? - 作业帮
(17181368397):[答案] 最重要的是 记住那个溶解性表,要是这个记不住,高中你就不用学了.要说到笔记,其实也不用做什么,理科的笔记跟成绩是反比的.记住混淆点就可以了,比如,烃的卤代反应的条件和加成截然不同.

#项璧劳# 2021年理综高中化学知识点完整总结
(17181368397): 科学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具备起码的化学基础知识.学好化学,迎接新世纪的考验.下面是...

#项璧劳#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7181368397): 几个元素,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返程时和离子共存,也就是铝三角铁三角铜三角硫三角一定要熟练

#项璧劳# 普通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
(17181368397): 高一化学期末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总结 一、写出下列主族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1、碱金属元素: 2、卤族元素: 3、氧族元素: 4、碳族元素: 5、氮族元素: 二、按要求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并判断分子的极性 氯气 氮...

#项璧劳# 高中化学的笔记 -
(17181368397): 笔记就记些重点就行,都这个时候了,觉得时间紧,单纯为了考试就不要全抄了,有些小来小去的可以忽略了~老师一定带你们复习一遍了,就把重点记一记,不会的再写在一个本上,静下心来自己好好总结,不要急,常看看,如果做得好,你会发现其实高中化学无机部分都是一块一块的,同族的元素性质相近,所以只要记住最常见的就OK了~再加上几种特殊性质的元素,金属铁和铝的性质要记牢,很好记,有机部分有点凌乱,但考的重点也不多,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计算部分要做做典型题,不用太多,重要题型弄懂就好~有不太懂得可以和同学探讨一下,不行就去问老师,相信会有所提高的~加油~祝你取得好成绩~

#项璧劳# 人教版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笔记形式 - 作业帮
(17181368397):[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

#项璧劳#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
(17181368397):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 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 铜...

#项璧劳#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笔记,不用太详细了,但也不要太粗糙,知识点够就行. - 作业帮
(17181368397):[答案] 第二单元 一 、化学键: 1,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 1,使阴、阳离子结合的静电作用 2,成键微粒:...

#项璧劳# 高中化学要记的所有知识点,复制给我 -
(17181368397): 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但由于高中化学具有“繁,难,乱”的特点,所以不少同学对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呢? 一、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

#项璧劳# 高一化学上册的所有知识点总结 谢了 -
(17181368397):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