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这两部法律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制度和保障措施。

一、《宪法》

《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等。

二、《教育法》

《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自主管理等权利等。

三、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义务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专门性法律,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实施条件、管理体制、经费保障、法律责任等。《义务教育法》共有八章八十三条。

1、第一章总则

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性质、目标、范围、内容和原则。

2、第二章学生

规定了学生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有的平等待遇和保护措施。

3、第三章学校

规定了学校设置、建设、管理、评估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以及学校享有的自主权利和承担的责任。

4、第四章教师

规定了教师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以及对教师进行培养、考核、奖励等方面的措施。

5、第五章教育教学

规定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考试评价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

6、第六章经费保障

规定了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分配、使用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

7、第七章法律责任

规定了违反义务教育法律规定的行为及其相应的处罚措施。

8、第八章附则

规定了义务教育法实施日期等事项。

义务教育法的意义和作用

1、义务教育法作用

《义务教育法》明确了义务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和原则,为义务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义务教育法》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创造了条件。

2、义务教育法的意义

《义务教育法》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动了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均衡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


#牟娟张#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特点和重要地位 -
(19622901558): 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起草,是根据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来的.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立法经验不足,只有原则性的18条法律条文.从1986年的18条到2006年的63条,新的《义务教育法》体现了我国教育立法水平、立法...

#牟娟张# 义务教育制度是依照法律规定,由人民的自觉性保证推行和实施的?? -
(19622901558): 1、《宪法》第19条第2款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2、《义务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第2条第4款规定:“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综上以上两点,你所列的命题不准确.前半句对,后半句错.

#牟娟张# 义务教育为什么规定为9年?
(19622901558): 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牟娟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根据 - ----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 -
(196229015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根据_宪法和教育法____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

#牟娟张# 九年义务教育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的? - 作业帮
(19622901558):[答案] 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虽只有18条,但“国...

#牟娟张# 义务教育几年! - 作业帮
(19622901558):[答案] 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虽只有18条,但“国...

#牟娟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什么时候制定的 -
(196229015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什么时候制定的86年《义务教育法》的起草,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来的.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