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2《宇宙生命之谜》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金星上存在过生命吗?——《宇宙生命之谜》

1988年1月,苏联无人宇宙飞船发现“金星上有两万个城市遗迹”“金星上曾有过充满水的大海”,美国发射的探测器也拍摄到关于金星城市废墟的照片。科学家推测亿万年前金星上应该存在过智能生物,但是金星强烈的温室效应导致水分蒸发、生态环境恶化,智能生物最终灭绝。如果这个推测是真的,那就说明地球之外曾经有过,甚至现在还有智能生物存在着,也许就是三体星人?

一、三体星人会入侵地球吗?——刘慈欣的《三体》

自古至今,璀璨的星空让人类展开想象,创造出了无数奇幻的神话,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也与星空有关,但科幻作品不是神话,而是在科学基础上对宇宙进行的冷静观察与思索。

《三体》书中有一章“射手和农场主”提到两个假说:“射手假说”和“农场主假说”。这两个假说是什么内容呢?

“射手假说”

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农场主假说”

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了解了这两个假说,你是不是觉得靶子上的科学家和农场中的火鸡太笨了,居然把人类操纵的偶然事件看成宇宙间的必然定律,还以为自己获得了伟大发现呢!但是如果火鸡和靶子上的科学家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呢?人类的科学家每天也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探索,他们也发现了很多了不起的科学定律。假如人类的科学发现其实依赖于其他高级文明的随意行为,假如人类的科学家发现的宇宙定律其实只是宇宙间的偶然现象呢?这是不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在《三体》中,人类的很多科学家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他们发现自己所生活的宇宙其实由更高层次的三体星人操纵,自己引以为豪的科学定律其实只是由偶然现象推理出的。而同时,三体星人所在的星球受“三体运动”影响,3颗毫无运动规律的太阳彼此吸引、做着无规则运动,致使三体星球遭受无数次的毁灭与重生。三体星人亟须逃离母星,去外太空寻找更适宜生存的星球。

当三体星人收到地球人发送的地球坐标,会做出什么决定?人类能否保护地球、制止三体文明的攻击?如果你想知道这一奇幻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就找来《三体》这部科幻小说读一读吧,即便有些内容你可能读起来不那么明白,相信你也一定会被书中的某些内容所打动。

二、地球:我从哪里来?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里说:很久以前,天地混沌一片,从沉睡中苏醒的盘古抡起斧头朝周围的黑暗劈去,形成一条巨大的裂缝。轻的东西向上飞,变成天;重的东西向下落,变成地。盘古害怕天地还会合在一起,他双手用力撑天,双脚使劲蹬地,最终天地形成,盘古却累死了。死后,盘古的气息变为风、云,声音化作轰隆隆的雷声,双眼变成太阳、月亮,血液变成奔腾的江河。

这则神话其实是远古先民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释地球的起源问题。几百年来,随着哥白尼“日心说”的建立、科学观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日复一日地探索地球诞生的秘密,他们认识到研究地球的起源问题其实就是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因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关于太阳系的起源出现过40多种假说,你知道都有哪些假说吗?

1745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提出的“灾变说”,这是最早对太阳系起源问题进行科学解释的假说。他认为,曾经有一颗大彗星与太阳“擦肩而过”,从太阳身上碰撞出的物质脱离太阳后形成了行星,这其中包括地球。后来,英国天文学家金斯在1916年修改了“灾变说”,提出是一颗恒星与太阳“摩肩接踵”,从太阳身上分离出一些物质,形成了行星。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星云说”。康德认为,太阳系由星云的相互吸引和排斥形成。宇宙中飘浮着很多云雾状天体——星云。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星云的分散微粒相互吸引、逐渐凝聚成一些团块,这些团块继续凝聚周围的微粒,致使团块逐渐增大。但体积变大的团块之间还会相互排斥,团块发生偏转后形成了旋转运动,处在中心、被其他团块围绕的最大团块形成太阳,在太阳周围做旋转运动的团块形成了行星。

1944年,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提出“双星说”,他认为太阳系由两颗星演化而成,主星演化为太阳,另一颗星演化为行星。

20世纪初,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提出了至今最广受认可的“宇宙大爆炸说”,并由多位科学家不断完善。该学说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瞬间爆炸。宇宙起初只是一个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奇点”。200亿年前,宇宙发生瞬间大爆炸,体积开始膨胀,温度急速降低,直至46亿年前,行星才形成;38亿年前,地球的古老岩石才形成,而宇宙的膨胀却永无休止。

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地球“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但是目前无论哪一种假说都存在无法解释的问题。因此,找到有力的支持证据,并从各方面自圆其说仍是摆在科学家们面前的难题。

三、宇航员们的太空生活

你有没有幻想过自己遨游太空的情形?在失重的太空环境,你可以像孙悟空一样,一个跟斗就翻十万八千里;也可以像哪吒一样,脚轻轻一蹬,就像踩着“风火轮”一样自由飞行;还可以尝试各种奇特的睡姿,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飘着睡……真是有趣极了!你想了解一下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上的真实生活吗?

民以食为天,吃是宇航员生存的头等大事。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食物重营养,轻口味。以前的宇航员一般吃半固体食物,比如肉糜、水果干、菜泥,这种食物包装在像牙膏一样的铝管中,宇航员进食时就像挤牙膏一样把食物挤出来放进嘴里。吃饭时,宇航员一定得固定食物、餐盘,还要细嚼慢咽,否则一不留神,餐盘、食物就会“长翅膀”飞走。宇航员喝水要借助吸管,因为太空中的水不会流动。有时,零重力导致的脑充血还会影响味觉,宇航员会食欲不振,吃什么食物都像感冒了似的没有味道,因此厨房里还会配备香辣刺激的调料、食品。

那宇航员怎么解决大小便问题呢?搭载“神舟五号”进入太空的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穿着纸尿裤在太空中飞行近24小时,纸尿裤就是他的“移动厕所”。如果飞行超过两天,飞船就需要安装厕所。飞船内的马桶是抽气马桶,靠气流吸力把大小便带走。宇航员要把屁股紧贴在马桶壁上,大便会被气流吸走装进专门的收集袋,尿液则会在专门的仪器中消毒、净化,转化成飞船上可用的水。

睡觉是困扰宇航员的一件难事。由于航天飞船绕着地球旋转,24小时内会出现多次日出日落,“黑白不分”的宇航员只能自己定闹钟安排工作和休息。宇宙飞船上没有床,在失重状态下宇航员找不到躺下后全身放松的感觉。于是,他们钻进固定在舱壁的睡袋里,拉上拉链,把自己裹得像只蚕茧一样睡觉。

宇航员在太空上也能洗脸、洗澡。因为太空中水不会流动,飞船上也没有排水系统,宇航员刷牙后,只能把泡沫吐在卫生纸上。

飞船上有太空浴室。宇航员打开淋浴头洒水的同时,浴罩下部的抽风机就可以抽水,这种感觉就像在地球上洗澡一样。但是,太空舱内储水有限,洗澡也变得很珍贵,宇航员平时只能用浸透沐浴液的海绵擦拭身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宇航员的太空生活正在不断改善,变得越来越舒适,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以旅客的身份好好体验一番。

四、地球上最冷的村庄

你知道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在冬季最冷时气温能达到多少摄氏度吗?在“世界寒极”的小村庄奥伊米亚康,气温最低时可以达到零下71摄氏度呢!在这么冷的地方还能生活吗?奥伊米亚康号称“地球上最寒冷的人类永久定居点”,现在还有500人住在俄罗斯的这个小村庄里,应对寒冷,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奥伊米亚康的居民自己盖房子住。他们的房屋与地面至少间隔0.9米,使用3层原木作为墙壁,原木中间加入很多苔藓,因此房屋的保暖效果很好。居民每天要烧掉一棵树以维持屋内温暖的状态,因此屋内的气温可达到30多摄氏度,人们可以在屋子里穿短袖,但是室外温度是零下50摄氏度,屋内屋外“冰火两重天”,温差达到80摄氏度!

外出时,人们都“全副武装”,穿上好几层毛皮大衣,戴上手套、皮帽、围巾,往往全身只露出眼睛和眉毛,其余地方都裹得严严实实。

居民的食物看起来很“冷”很“油腻”,估计你看到了会觉得难以下咽。他们喜欢把冷冻的生鱼削掉鱼鳞和鱼皮后切成薄片直接蘸盐吃,搭配当地自制的雅库特冰激凌,据说味道特别好。他们还吃冻成正方形的猪的生的大白肥油,肥油上撒葱花、辣椒、盐等调料。由于气温低,农作物不好生长,奥伊米亚康的居民很少能吃到蔬菜水果,他们主要以驯鹿肉、鱼肉、马肉作为食物。

在这里,冬季早上十点多钟天才蒙蒙亮。居民把牛从牲口棚里牵出来,把一块用木头制作的雪橇车固定在牛身上,去干吗呢?去打水。怎么打水?原来就是在路上凿冰。牛把冰块运回家,冰块化了就变成人们的生活用水。大木板可以放下300公斤重的冰块,化成的水够一个家庭用上10天。

在雪地里干活,有一件事要特别小心——不能出汗。因为出汗后,汗会浸透衣服,衣服结冰就不能保暖了。

你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这个地方吗?你能通过地图显示的纬度、地形分析一下为什么奥伊米亚康这么冷吗?

~


#席桂质#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
(15742471717): 应该抓住写作方法和需要背诵的内容和词语盘点、日积月累和小资料和课外书屋 还可以借助其他工具书上的重点句子,要特别记住重点词、句的意思 自己还要在其他地方找一些修改病句的题来做 这样考试就没问题了!!!

#席桂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内容. (人教版的)!! -
(15742471717): 第二单元读读写写 杰出 修筑 设计 施工 阻挠 控制 轰动 艰巨 毅然 铲平 勉励 恶劣 泥浆 岔道 真挚 避免 朦胧 凄凉 引用 强烈 居庸关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惹人讥笑 寝不安席 思潮起伏 可见一斑 第二单元读读记记 勘测 调节 沉闷 分享 抚养 纯洁 热烈 ...

#席桂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三单元日积月累的解释表面意思就行了,不要太深奥. - 作业帮
(15742471717):[答案] 我的理第一组 1.落花不是没有情义的事物,它化成泥土之后更好地养护花朵.2.天没有言语却有情意,每当寒冷过去,便发觉春天来临.3.今天晚上我格外感觉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听到了透过绿色窗纱的虫叫声.4.这个夜里听到《...

#席桂质#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如题!7点半后作废! - 作业帮
(15742471717):[答案] 《穷人》因为桑娜一家都是有着: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还有那些环境描写,更能烘托出他们的善良.所以我非常喜欢他们一家人.因为我也是六年级的学生,这是我的感受,

#席桂质#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唯一的听众: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 作业帮
(15742471717):[答案] 因为,老人是我唯一的支持者,唯一的听众.因为她的鼓励,我的琴技不断的提高,这正是老人想看到的,在老人的眼睛里,又对我进步的欣慰,又包含着鼓励和慈祥.所以我从老人的眼神中,读到了太多太多.才会觉得老人的眼神像深深地潭水.

#席桂质# 6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基础卷 轮椅上的霍金轮椅上的霍金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抢先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当时已在轮椅上生活了... - 作业帮
(15742471717):[答案] 1、“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黩”的原因是(大家都很想知道霍金的回答) . “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这句话中“震颤”的意思是 (霍金的回答令人们的心震动颤抖);人们的心灵受到震颤是因为(霍金不畏惧病魔,乐观对生活)

#席桂质# 六年级上册语文24课《金色的脚印》内容 -
(15742471717): 课文内容: 《金色的脚印》 两三天前,家里的佣人从山里捉来一只小狐狸.直到今天,不论喂什么,它都不吃. 光秃秃的柞树林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嗥叫着.那是一种清脆的、悲伤的声音. 正太郎...

#席桂质# 小学六年级上册三单元的日积月累的意思.急. - 作业帮
(15742471717):[答案] 轻诺必寡信.《老子》 :轻易许诺的人一定很少有守信的时候 民无信不立.《论语》 :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身之地;国家若得不到人民的信任,也无法建立起来.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

#席桂质#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4 - 8单元日积月累内容是什么? -
(15742471717): 第四单元: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第五单元:横眉冷对千夫指,...

#席桂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15742471717): 一、把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看谁写得最美观.(4分)长途跋涉 抑扬顿挫 无影无... 3、情感真挚.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学习完了,同学们对于知识掌握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