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玩具有哪些? 中国古代四大智力玩具是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风筝、拨浪鼓、九连环、陶响球、空竹。

1、风筝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2011年4月16日,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在此间宣布,中国潍坊举办的万人同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拨浪鼓

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早期的拨浪鼓是乐器而非玩具。拨浪鼓并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过拨浪鼓。拨浪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

拨浪鼓古称鼗、鼗鼓、鞉鼓。藏语称达玛如、达克、绕鲁、热巴穷格阿和卓尼鼓。纳西族称为东巴鼓、手摇鼓。又称小鼓、货郎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江南有些地区又称摇咕咚。

3、九连环

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2003年3月8日,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的王仲斌以3分57秒成功解出九连环,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4、陶响球

陶响球是一种重要原始乐器,也是最早的声音玩具。出土的陶响球都是陶质的球形,中间是空的, 里面装有弹子或沙粒,摇动时哗哗作响。

5、空竹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空竹最早是由汉族民间游戏用具“陀螺”演变而来的。陀螺是远古时代就出现的玩具,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常州圩墩遗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中出土了陶陀螺。

清朝是抖空竹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不仅戏器材简单,易于学习,而且动作花样繁多,技法多样,引人入胜,受人欢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拨浪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连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响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竹



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玩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风筝

最早的风筝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和通讯。在晚唐,由于有些人在风筝上添加了字符串,当风吹起时,它们发出的声音就像古筝一样,所以有一个名字叫“风筝”。

风筝由薄竹条制成,附着在亮纸或丝绸上,然后涂上。在宋代,清明节期间放风筝成为最受欢迎的活动。

2、空竹

空竹,也被称为“摇晃”,是一种着名的民间玩具。用两根小竹棍扭动线,缠绕在木杆上摇动,空竹高速旋转并发出声音。

早在明朝末期,北京的空竹就成了春天的玩具。人们在巷子里和院子里摇晃着空竹。声音将在北京市一个接一个地响起。

3、皮影戏

皮影戏,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平面人偶(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

《汉书》中有一篇关于汉武帝和爱妃李夫人的爱情故事记载便有关于此,2015年的热播动漫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便是用的皮影戏开场,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深受儿童包括成年人的喜爱。

4、竹蜻蜓

公元前500年中国人制成,它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旋转好一会儿才会落下来。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

8世纪传到欧洲,并根据“中国螺旋”的形状各原理发明了直升机上天的螺旋桨(日本动画里的哆啦A梦机器猫最常用的一项飞翔技能就源于此)。

5、九连环

中国传统的有代表性的智力玩具,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玩具,还是一种智慧的象征。

起源于西汉年间,西汉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提及九连环,所以“九连环是诸葛亮发明”之说乃后世误传。《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

6、鲁班锁

相传由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鲁班发明,也叫八卦锁、孔明锁(诸葛亮根据鲁班的发明,结合八卦玄学的原理,做成的类似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汉族民间的智力玩具。

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民间还有"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影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连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班锁



1、风筝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 “风筝”的叫法。风筝是用细竹条作骨架,贴上鲜艳的纸或丝绸,再画上画。到了宋代,清明节放风筝就成为一种我们喜爱的活动。

2、空竹

空竹又叫“抖嗡”,是一种著名的民间玩具。用两根小竹棍拴线,缠在木轴上抖动,空竹高速旋转而发出声音,早在明末,北京的空竹就成为春季的玩具了,人们在胡同里、院落中抖响空竹,悠扬悦耳的声响便在北京城内此起彼伏。

3、布老虎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

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

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情侣虎、布老虎枕头、套虎等。布老虎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布老虎的存在源于民间百姓对虎的崇拜。

4、陶响球

陶响球是一种重要原始乐器,也是最早的声音玩具。出土的陶响球都是陶质的球形,中间是空的, 里面装有弹子或沙粒,摇动时哗哗作响。

5、九连环

起源于古代民间,在清代,妇女儿童都喜欢玩九连环。九连环被国外认为是人类发明的最巧妙的玩具之一,其奥妙是开解方法的巧妙和复杂。

6、拨浪鼓

拨浪鼓本来是一种古乐器,后来失去奏乐的作用,成为儿童的玩具。拨浪鼓是一面小鼓,依*系于两侧的小球击鼓发声。各个地区的拨浪鼓形状不一,有长如腰鼓的,也有扁似大鼓的,还有四鼓叠加的,发声时高高低低,响亮悦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间玩具



1、风筝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 “风筝”的叫法。风筝是用细竹条作骨架,贴上鲜艳的纸或丝绸,再画上画。到了宋代,清明节放风筝就成为一种我们喜爱的活动。

2、空竹

空竹又叫“抖嗡”,是一种著名的民间玩具。用两根小竹棍拴线,缠在木轴上抖动,空竹高速旋转而发出声音,早在明末,北京的空竹就成为春季的玩具了,人们在胡同里、院落中抖响空竹,悠扬悦耳的声响便在北京城内此起彼伏。

3、布老虎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

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

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情侣虎、布老虎枕头、套虎等。布老虎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布老虎的存在源于民间百姓对虎的崇拜。

4、泥叫叫

“泥叫叫”又名“娃娃哨”,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主要用于儿童玩具和民间祭祀两种用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泥叫叫作为可以吹的哨子,它五颜六色,外表涂上油后,又黑又亮又好看,适宜儿童玩耍。泥叫叫有很多种,如:鸟哨、鱼哨、猪哨等。

5、九连环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的传统民间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

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间玩具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玩具出现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民间多以传说和常见动物为取材,极具中国特色和中国人的智慧,民间俗称“玩意儿”,给儿童以认识世界的初级教育。

民间玩具种类很多,其中以泥玩具、竹木玩具、陶玩具、布制玩具和风筝最为常见。其他的还有面馍、糖人、灯彩、纸制玩具等,而风筝相传为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最早的风筝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有人在风筝上加入琴弦,风一吹,就会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到了宋代,清明节放风筝就成为了一种我们喜爱的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竹蜻蜓:公元前500年中国人制成,它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旋转好一会儿才会落下来。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18世纪传到欧洲,并根据“中国螺旋”的形状各原理发明了直升机上天的螺旋桨(日本动画里的哆啦A梦机器猫最常用的一项飞翔技能就源于此)。

皮影戏,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平面人偶(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汉书》中有一篇关于汉武帝和爱妃李夫人的爱情故事记载便有关于此,2015年的热播动漫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便是用的皮影戏开场,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深受儿童包括成年人的喜爱。

九连环:中国传统的有代表性的智力玩具,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玩具,还是一种智慧的象征。起源于西汉年间,西汉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提及九连环,所以“九连环是诸葛亮发明”之说乃后世误传。《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

鲁班锁相传由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鲁班发明,也叫八卦锁、孔明锁(诸葛亮根据鲁班的发明,结合八卦玄学的原理,做成的类似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汉族民间的智力玩具。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民间还有"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

七巧板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七巧板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18世纪开始传入欧洲和日本,许多世界名人,如拿破仑、安徒生等都热于玩七巧板。由于等积变换,所以这七这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观察想像力的良好伙伴。

布老虎是民间布玩具中最有代表性且最有魅力的品种,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南北各地都有广泛的分布。追根溯源,布老虎起源于虎图腾崇拜。虎崇拜最早源于伏羲时期,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一书中讲到:"伏羲本为虎图腾,秦汉以后有史学家以龙为真命天子的思想。"由此可见虎图腾源自伏羲并早于龙图腾。知微见著,一个小小的玩具中也透露出中华文明的文化沉淀和源头,现如今布老虎传统保持的最完好的地方莫过于淮阳太昊陵,太昊伏羲陵古庙会。

从古至今,爱玩都是儿童的天性,千百年来,陪伴过无数人童年时代的玩具至今神采依旧。由此来看,古代的儿童不光爱玩,还很会玩呢!然而,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玩具种类还有很多,你又知道哪些呢?



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玩具有哪些?~

中国古代四大智力玩具是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孔明锁。
一、 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玩具,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而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母。
二、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的传统民间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
三、华容道是古老的中国民间益智游戏,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它与七巧板、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还有个代名词叫作“中国的难题”。
四、孔明锁,也叫八卦锁、鲁班锁,是中国古代民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也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智力玩具,还有“别闷棍”“六子联芳”“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孔明锁,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

扩展资料:
1、七巧板游戏规则:
七巧板是一种拼图游戏,它是用七块板,以各种不同的拼凑法来拼搭千变万化的形象图案。
将一块正方形的板按图所示分割成七块,就成了七巧板。用这七块板可以拼搭成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的多角形等;也可以拼成各种具体的人物形象,或者动物,如猫、狗、猪、马等;或者是桥、房子、宝塔,或者是一些中、英文字符号以及数字。
2、九连环游戏规则:
九连环的每个环互相制约,只有第一环能够自由上下。要想下/上第n个环,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环除外)。一、第n-1个环在架上;二、第n-1个环前面的环全部不在架上。
玩九连环就是要努力满足上面的两个条件。解下九连环本质上要从后面的环开始下,而先下前面的环,是为了下后面的环,前面的环还要装上,不算是真正地取下来。
3、华容道游戏规则:
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曹操逃出华容道的最大障碍是关羽,关羽立马华容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羽与曹操当然是解开这一游戏的关键。四个刘备军兵是最灵活的,也最容易对付,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也要充分考虑周全。
4、孔明锁游戏规则:
孔明锁类玩具比较多,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拼装时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其内部结构。它有利于开发大脑,灵活手指,是一种很好的益智玩具。
鲁班锁的种类各式各样,千奇百怪。其中以最常见的六根和九根的鲁班锁最为著名。其中,六根的鲁班锁又按照地区、设计理念的不同,在构造上也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巧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连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容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明锁


#郜知侨# 中华民族传统玩具种类有哪些?
(15049536531): 玩具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如根据材质可分为木制、棉制、竹枝、土制等.这些也都是传统玩具所具备的.

#郜知侨# 详细的中国民间传统玩具介绍呵 -
(15049536531): 风筝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 “风筝”的叫法.风筝是用细竹条作骨...

#郜知侨# 古代儿童都玩什么样的玩具呢?
(15049536531): 玩是孩子的天性,古代的儿童也有很多玩具呢.这些玩具陪着他们一点点长大,从游戏中他们得到快乐也得到了知识.古代儿童的玩具五花八门,多由手工制作.当小孩子...

#郜知侨# 民间玩具都有哪些? -
(15049536531): 玩具按制作方法,可分:捏塑类,如面人、糖人、泥塑、料器等;削刻类,如东木、竹龙、空竹等;缝缀类,以织物、羽毛、皮毛、纸等为材料,用丝、线、钉、浆糊等缝缀粘连;编织类,用棕丝、麦秸、竹...

#郜知侨# 中国古典玩具除了九连环、孔明锁都有些什么
(15049536531): 九连环、鲁班锁、七巧板等

#郜知侨# 中国的四大经典玩具是什么?
(15049536531): 积木 弹珠 小鼓 水枪 陀螺 7巧板 发条青蛙 竹蜻蜓 万花桶 拨浪鼓

#郜知侨# 古人都玩什么玩具??
(15049536531): 最古代的应该是磨制的石头,因为还可以狩猎 在后来又有了木头玩具了,模型而已 然后是皮的沙包,纸做的风筝等

#郜知侨# 古代有什么玩具??
(15049536531): 秋千、布娃娃、放风筝我只知道这些.

#郜知侨# 中国传统小玩具 -
(15049536531): 神龙摆尾,孔明锁,纸鸢,空竹(响葫芦),木陀螺,花玻璃球,面塑(面人\江米人),花灯,绣球,布老虎,皮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