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立法的主体是? 宪法关系的宪法关系的主体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宪法立法的主体是具有代表性质的权力机关,我国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我国宪法立法的主体。


  拓展:立法主体

  立法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有权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以及认可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

  第一,立法主体实际上主要是国家机关。

  第二,有关国家机关只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才能成为某些立法的主体。

  第三,应当注意组成国家机关的个人和国家机关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四,应当注意参与立法者和立法主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当代世界各国的立法主体主要有:

  1、具有代表性质的权力机关,即议会(人大)

  2、具有管理性质的行政机关,即政府

  3、具有创制判例性质的司法机关,即法院及法官

  4、被国家机关授权或由法律规定的社会组织、团体

  5、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享有全民公决权或立法复决权的公民个人。

  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我国的立法主体只包括前两类。



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

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


扩展资料:
制宪权的基本特征
1、广泛与集中
广泛性是指享有此权利的主体是广泛的。在中国,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制宪权。只有公民普遍享有制宪权才能够确保广大人民的意志体现在制宪权行使之中。而享有制宪权并不意味着要直接行使制宪权。在大多数国家中,享有制宪权的公民授予某特定群体去直接行使制宪权,这乃是制宪权集中性的体现。
2、行使状态
制宪权并非一直处于行使状态。当制宪权的行使得到了一部公认的宪法以后就将经历长期的停止行使状态。但是停止行使不代表权力的消失,因为它只是从行使的动态转化到了存在的静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通过产生法律效力的宪法产生了制宪权的变形——可以替制宪权完成确保宪法适时的任务的权力——修宪权。修宪权的长期存在从侧面表明了制宪权的长期存在性。
3、依赖与独立
由于制宪权的享有主体为全体公民而行使主体为某特定群体,故该群体行使的制宪权必须依赖于广大人民的赋予。而广大人民的制宪权要得以实现又依赖于该群体代表他们去进行行使活动。因而执行权的享有主体与行使主体之间有不可分割的依赖性。
当一群体被赋予直接行使制宪权的权力以后,该群体便具有绝对的独立性。他们在制定那些有可能被赋予最高法律效力的条文规则时必须是独立的。这种独立能确保其权力行使的公正。然而独立之后有一次体现依赖。这是指独立制定出来的条文规则要有赖于公众的认可才能够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才能够组成宪法。
综上所述,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权力归人民所有,因此,宪法制定主体是人民,具体的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作为立法机关,享有制订和修订宪法的权力,而这个权力也是人民赋予的。通过层层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然后通过参加两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宪法关系主体是依据宪法规范直接参与宪政活动的政治实践主体,是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的直接承担者和直接行使者。纵观世界各国的宪法规范,权利义务承担者的范围十分广泛,公民、外国人、法人、国家、民族、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都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享受权利、承担义务,但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则是公民与国家。 由于宪法规范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因而通过宪法规范承担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的主体众多。在宪法关系中,公民一国家关系也派生出其他各种宪法关系和其他各种宪法关系主体。这些派生出的主体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民族、政党和利益集团等。


#巫金征# 应该选什么?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对吗?
(19392747917): 参考答案:A 解析:1、国家所有法律有: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商法、经济法、理论法等.可见宪法是众多法律之一.说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之和,是不正确的.2、B正确.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的制定都要以此为基础.故宪法的变动必然引起普通法随之做出相应的修改.3、宪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由其制定的法律位阶最高,效力最高.4、如前述,正确.

#巫金征# 人大作为立法机构最早是在我国的哪部法律规定的 -
(19392747917):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规定的. 具体的法理太复杂了,搞不定.大概知道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虽然 宪法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但宪法也规定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我国有立法权的主体有很多,全国人大是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制定部分法律级修改基本法部分法规的权力. 像国务院、省一级政府、人大以及较大市的政府、人大也有制定法律的权力.但他们的“法律”指的是广义上的法律,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 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宪法的制定只能由全国人大制定,“制宪权”只有一次,1954年全国人大用尽,以后的全国人大只能算是“修宪”.

#巫金征#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的特征是什么?
(19392747917):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与全国人大立法共同构成中国国家立法的整体,是中国中央立法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在中国立法体制中,以地位高、范围广、任务重、经常化和具有...

#巫金征# 宪法和普通法律本质是不同的.为什么这句话是不同的? - 作业帮
(19392747917):[答案]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巫金征#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
(19392747917):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1.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问题,主要包括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结构形式、经济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整个国家生活各个重要领域.其他...

#巫金征# 宪法的意思是什么?
(19392747917): 所谓宪法:就是法上之法.古代的叠字都有强调的意思,宪法即法之法.强调宪法的基础性,是一切法律的法律,是一切法律的基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本质上同普通法律一致但因为它是根本法,又与普通法律有所不同,具有其特殊属性...

#巫金征# 宪法制定权与立法权的联系与区别 -
(19392747917): 宪法制定权(简称制宪权)理论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纪的根本法思想.是宪法问题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认识宪法制定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整个宪法理论体系,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分析宪法现象及其宪法运行的整个...

#巫金征# 宪法是否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 -
(19392747917): 普通法律的适用与宪法的适用并无直接关联,二者本质上是不一致的.由于宪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之中起着根本大法的作用,相较普通法律其特征也是最为严苛,比如最高的法律效力、最严格的制宪与修宪程序.基于此种特殊的法律地位,宪法的...

#巫金征# 行政立法主体包括哪些?
(19392747917): 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立法主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