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友情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1、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2、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敬。

3、千里送鹅毛: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鹅毛并附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这个典故比喻礼物单薄,情意却异常浓厚。

4、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5、车胤囊萤:车胤是晋朝人,自幼聪颖好学却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车胤囊萤”也成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6、身无长物:王恭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去看到他坐在一张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说,我本来以为你还有多余的竹席。王恭回答,我为人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7、乐善好施:李士谦是北朝魏齐时人,他家中十分富有。有一年他把几千石粮食借给乡亲,但当年灾荒,借粮的人无力偿还,他.便将借契全部烧掉。第二年庄稼丰收,借粮的人来还粮,他仍然坚决拒收。这也成为乐于助人的典范。

8、张良拜师: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上来给他穿上。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老敬老的著名典故。

9、崔枢还珠:崔枢是唐代人,他赶考时曾和一个商人住在一起。后来商人得了重病去世,送给他一颗价值万贯的宝珠。崔枢埋葬了商人,却没有收下宝珠,而是将其一同葬进坟墓。他的不贪钱财后来传为美谈。

10、舍身救友:荀巨伯是东汉桓帝时的贤士。一次他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围攻城。他不肯独自逃跑,甘愿用自己的性命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大受感动,率军撤回,全城都得救。荀巨伯对友情的忠诚也流传千古。

11、管鲍之交:春秋时,鲍叔牙是齐桓公的谋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经在齐桓公敌人的门下做事,失败后被俘虏。齐桓公让鲍叔牙做相国,他反倒大力推荐管仲。最终管仲做了相国,鲍叔牙则成为其手下,这段友谊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12、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许衡是元代理学家。有一次他在盛夏时走路,十分口渴,遇到路边有一棵梨树,别人都争着搞梨来吃,唯有许衡独自端坐。有人问他,他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却有主人。别人所遗失的东西,即使有丝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

13、晏子朝总是乘弊车驽马:春秋时,齐国国相晏子上朝总是乘弊车驽马。齐景公多次派人送给他豪华大车,他都谢绝了,认为自己管理百官,应该从自己做起、勤俭节约,为百官和百姓作出表率。

14、程门立雪:宋代时,程颐的学生杨时、游酢某次一同前往程颐家求教问题,来到老师家时却发现程颐睡着了,他们不忍打搅,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时天寒大雪,当老师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程门立雪”后来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15、交友诚信:东汉时,张劭和范式一同住在太学里读书,是很好的朋友。学成离别时,两人约定两年后的中秋节中午在张劭家再见。两年后中秋,张劭杀鸡备饭,正午时范式果然从数千里外赶来。两人交友诚信的典故也由此流传。

16、缇索救父:西汉时,官吏淳于意被判肉刑被押送上京。他的小女儿淳于缇索坚持一路随父亲进京,为救父亲向汉文帝上书,最终令汉文帝废除肉刑,成为著名的孝顺典故。

17、孟母三迁:孟子幼年时,家附近的环境不好,其母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孟母三迁”后成为父母用心良苦培育孩子的典故。

18、赵柔卖梨:赵柔是北魏人,一次他上街去卖犁,有个人要买赵柔的犁,赵柔要价二十匹绢,另一人见他要价太低,于是要出三十匹绢来买,赵柔却说,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还是卖给了原来那个人。



~


#纪些娴# 历史上关于友情的成语典故 -
(13040272309):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高山流水,应该算友情的最高境界了.高山流水是两个人友谊的典故.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

#纪些娴#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关于友谊的典故,你能给大家衣讲吗 -
(13040272309):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纪些娴# 历史上反映朋友之间的友谊的故事还有哪些? -
(13040272309): 历史上反映朋友之间的友谊的故事有伯牙绝琴、范张鸡黍等.中国是一个艺术大国,曲艺多式多样,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安徽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四川的川剧、西藏的藏戏、河南的豫剧.

#纪些娴# 古今中外关于友谊的故事 -
(13040272309): (格子整理)古今中外友谊故事 01、知遇之恩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

#纪些娴# 历史上著名的友谊故事有哪些? -
(13040272309): 1、舍命之交 春秋时期,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 那时候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年纪,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

#纪些娴# 中国古代的友谊故事有哪些? -
(13040272309): 1.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典范.管仲贫穷时,鲍叔牙始终对他友善,并在他成功后为他工作.最终,管仲成为齐国的丞相,他始终不忘鲍叔牙的恩情,两人的友谊被后人传颂. 2. 伯牙钟子期之交:俞伯牙是古...

#纪些娴# 历史上反映朋友之间的友谊的故事有( )、( -
(13040272309): 管鲍之交、将相和

#纪些娴# 关于“友谊”的典故有哪些? -
(13040272309): 关于友谊的典故有很多,首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结 识时起,两个人共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努力奋斗,在斗争中结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40年间他们精诚合作...

#纪些娴# 有关友谊的历史典故小故事250字左右 -
(13040272309): 管鲍之交 ( guǎn bào zhī jiāo ) :从前,齐国有一对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

#纪些娴# 举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关于友谊的故事 -
(13040272309): 1.伯牙和钟子期 钟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史载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君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