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十篇】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篇一】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望江南·三月暮


  [宋代]吴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


  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


  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


  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


  无处觅残红。


  注释


  ①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奴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②恹恹(yān):精神不振貌。


  ③“宿燕”句:借用温庭筠《七夕》“银烛有光妨宿燕”诗意。


  白话译文


  三月暮春时节,花儿凋落后,情意反而更为浓厚。人离开后秋千在月光中静静地悬挂着,拴在杨柳树下的马儿疲倦得都不想迎风嘶叫。停驻在堤边的画船上空无一人。


  小帘栊中的人整日感到浑身无力,昏昏欲睡。归家的燕子因为银烛正亮着,不敢飞回巢中。绿树荫内,流浪的黄莺不停地啼叫。春光流逝了,连那凋萎的花也无处可寻。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远的艳 情词,在名家的笔下以雅秀的笔意和绵密的章法描摹而出,一点都不显俗套,反而是曲曲传出了恋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微心理。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暮春三月,这里说的不是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的时节。“更情浓”,浓情密意,指的应是欢情。那么,“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几句呢,初读之下,很可能觉得是在写“方留恋处,兰舟催发”的分手情状;况且“秋千闲挂月”,也容易使人联想到韩偓的《寒食夜》:“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或者梦窗自己的《风入松》:“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但细细寻绎下去,便会知道都对不上号。


  这里绘制的绝不是雨横风狂三月暮的凄凉图画。“人去”、“马停”的笔墨,其间实在是隐去了若干具体的情事。一幕情深意密的“相见欢”,写到如此隐约迷离,含浑蕴藉,手法可谓高明极了。不去实写柳阴摇出画船来的情状,也不去细摹仕女秋千会的场景,而是完全看不到人的活动,作者只是侧击旁敲,轻灵地烘托出一个类似“空镜头”的画面:闲挂月中的秋千索、驻泊堤旁的画船、拴系于垂杨的马匹。这一切都在无误地牵引着读者的神思,循着词人的细密思路,顺理成章地凑泊过去:倦马嘶风、柳边船歇——待人归!夜已深沉,月已朦胧。全部的环境完全被一种静谧、甜美、而又圣洁的氛围笼罩着。这,就是词的上片的不写之写。实际上,而今乐事他年泪,这种对欢情的描写,其实是在为下片的悲感作铺垫。


  季节,由春入夏;情感,也由似酒如密的浓情过滤到神态恹恹的如痴如醉。世事犹如春 梦,失去便不可复得;人也如同飞鸿离去后也不再复回。密约幽期不可复得,峡云无迹各自西东,剩下的只有无穷的怅惘和不尽的忆念,她也许只会独自守着窗儿,整日价在情思昏昏中打发日子罢了。“宿燕夜归银烛外”,用的是温庭筠《池塘七夕》诗“银烛有光妨宿燕”的旖旎字面,而指的却是人此时的孤栖处境。下一句“流莺声在绿阴中”绿阴内流莺啼啭,更是使人伤春不忍听,加倍烘托出主人公徬徨寂寞的心境。最后以“无处觅残红”歇拍,对应上文的“花落”,也点明景情迥异聚散匆匆的无奈,哀婉的歌声里倾注着作者对不幸的主人公的绵邈深情。梦窗词擅长以离合吞吐之法抒写感怀旧游之情。


  比较而言,长调慢词的篇幅更易于酣畅铺排,直抒哀乐,而《望江南》这样的小词,要传出虚实相生,悲欢迷见的韵调,实有相当的难度,而作者却巧妙地将上下片属于两段时间的情事加以比照,悲欢相续,构成了全词的浑然整体。尤其是他咏写艳 情而用的那种隐去情事,虚处传神的独特技法,造出了一个格调高雅、情意醇厚的空灵境界,这不能不令人击节叹赏。


  吴文英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篇二】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


  [宋代]唐庚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注释


  栖禅:广东惠州的一座山。


  雨在:大雨已过,阴云未尽,似在酝酿着另一场雨。


  湖:指惠州城西的丰湖。


  尽:尽头。


  赏析


  《栖禅暮归书所见》共有两首,这是第一首。唐庚和苏轼是同乡,身世遭遇也有些相似,人称“小东坡”。苏轼曾谪居惠州数年,唐庚因受知于张商英,张商英罢相后他也被贬惠州多年。这组诗就是他贬惠州期间所作。题中所说的“栖禅”,是惠州的一座山。诗写游栖禅山暮归时的所见景物。这一首起句写岭南春天特有的气侯景象:刚下过一阵雨,天色明亮了一些;但旋即又阴云漠漠,在酝酿着另一阵雨。这变幻不定、时雨时停、时明时暗的天容和欲下未下的雨意,只用一个白描句子,便真切形象地表现出来。“在”字是个句眼,却显得自然浑成,不见着意的痕迹。


  次句“春归处处青”,由天容写到野色。春回大地,处处一片青绿之色。“归”既可指归去,也可指归来,这里用后一义,传出喜悦之情;缀以“处处青”三字,欢欣之情更溢于言表。作者《春归》说:“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所至”句亦即“春归处处青”的意思。不过《春归》诗强调春风的作用,该篇则泛言春归绿遍,暗示这种时下时停的春雨有滋润万物的作用。


  第三句“山深失小寺”,正面点到栖禅山。句中“小寺”,即栖禅寺。题中说“暮归”,则栖禅寺在白天游览过程中已经去过,这里说“失小寺”,是暮归回望时,因为山峦重叠,暮霭朦胧,已不复见日间所游的小寺。山深,寺小,故用“失”字表达。这里透出了诗人对日间所历胜景的留恋,也隐约流露了一丝怅然若失的意绪。


  末句“湖尽得孤亭”,与上一句相对。上句是回望所见,下句是前行所遇。湖,指惠州丰湖,在城西,栖禅山即在丰湖之上。诗人在暮归途中,信步走到丰湖尽头,忽然发现有一座孤亭,感到很喜悦。三四两句,一方面是恍然若失,一方面却是欣然而遇,这中间贯串着诗人的“暮归”行程。


  这首诗由天气写到山容湖景。“暮归”是所写景物的贯串线索。诗在写法上偏于实写刻画,与唐代绝句多空灵蕴籍不同。诗中用对起对结格式,一句一景。表面上各自独立,不相连属,实际上所写景物不但为春日所共有,而且带有岭南地区春天晴雨变幻以及“暮归”这个特定时间的特征。因此,尽管各个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与联系,但这些图景给读者总的感受是统一的。读者不但可以从中看到岭南春归时烟腻水摇、草青山紫的美好春色,而且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此的喜悦之情。这种以刻画实境为主、一句一景、似离实合的写景手法,在杜甫入蜀后的不少绝句中可以遇到。


  导读


  诗人写游栖禅山暮归所见之景。取景别致,用词精当。有回望处的怅然若“失”,有欣然而遇的“得”。


  唐庚简介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篇三】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满庭芳·晓色云开


  [宋代]秦观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


  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樱。


  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注释


  ①晓色:拂晓时的天色。


  ②芳榭:华丽的水边楼台。


  ③蹴(cù):踢。红英:此指飘落的花瓣。


  ④榆钱:春天时榆树初生的榆荚,形状似铜钱而小,甜嫩可食,俗称榆钱。


  ⑤绿水桥平:春水涨满了小河,与小河平齐。


  ⑥秦筝:古代秦地所造的一种弦乐器,形似瑟,十三弦。


  ⑦珠钿翠盖:形容装饰华丽的车子。珠钿,指车上装饰有珠宝和嵌金。翠盖,指车盖上缀有翠羽。


  ⑧玉辔红缨:形容马匹装扮华贵。玉辔,用玉装饰的马缰绳。红缨,红色穗子。


  ⑨金榷(què):金制的饮酒器。


  ⑩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州。此指饮酒之地。


  ⑪“豆蔻”句:化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写旧识的少女。


  ⑫“十年”句:用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意,抒今昔之慨。


  ⑬芜城:即广陵城,今之扬州。因鲍照作《芜城赋》讽咏扬州城的废毁荒芜,后世遂以芜城代指扬州。


  白话译文


  韵译拂晓的曙色中云雾散净,好春光随人意兴,骤雨才过天色转晴。古老的亭台,芳美的水榭,飞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红英。榆钱儿像是舞得困乏,自然地缓缓飘零,秋千摇荡的院墙外,漫涨的绿水与桥平。融融的春风里杨柳垂荫朱门掩映,传出低低弹奏小秦筝的乐声。


  回忆起往日多情人,邀游 行乐的胜景。她乘着翠羽伞盖的香车,珠玉头饰簪发顶,我骑着缰绳精美的骏马,装饰了几缕红缨。金杯里美酒渐空,如花美人厌倦了蓬瀛仙境。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呵,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凭倚着栏杆久久眺望,但见烟雾稀疏,落日昏蒙,寂寞地沉入了扬州城。


  秦观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篇四】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春日杂咏


  [明代]高珩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


  注释


  ①黛(dài):古时妇女用来画眉的一种青黑色的颜料,这里形容远处青山呈现出黛绿般的颜色。


  ②嫩绿:浅绿色。


  ③柳絮:柳树种子上面有白色的绒毛,随风飘散,像飘飞的棉絮,称为柳絮。


  ④郊野:城市外面的地方,泛指村镇外面一带地区。


  ⑤穿花: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⑥小庭:小小庭院。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郊野的美好景色。诗的大意说:村东的青山,远远望去,呈现出一片墨绿的颜色,就像女孩子用来描眉的青黑色的黛墨一般漂亮。一条长溪,溪水蜿蜒曲折地向着远方流去。岸边嫩绿的杨柳开花结籽,微风吹来,片片柳絮随风飘舞。鸟雀不知道郊野外如诗如画的风光这般美好,反而留恋那小小庭院,只是在院内的花丛中飞来飞去。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郊外的春景,后两句借景写情,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表现了对美好理想追求的愿望。


  高珩简介


  高珩(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始祖高全十世孙,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年八十六岁。明崇祯十六年(公元一六 四三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顺治朝授秘书院检讨,升国子监祭酒,后晋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珩工诗,体近元、白,生平所著,不下万篇。著有《劝善》诸书及《栖云阁集》。有《栖霎阁诗》十六卷,为赵执信所编;拾遗三卷,为宋弼所辑,《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篇五】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宋代]苏轼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释


  ⑴散余春:一作“报余春”。


  ⑵幽人:幽隐之人。


  ⑶褰(qiān)衣:用手提起长袍。


  ⑷炯(jiǒng):光明貌。青苹: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⑸香雪:指杏花片。


  ⑹吸:饮。


  ⑺栖:生长。


  白话译文


  杏花飞扑帘幕散播着最后的春光,明月进入门户寻找我这幽居的人。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着摇曳花影,月华如水,点点花影有如水中飘浮的青萍。在花下安排酒席杏花清香流溢,客人争攀枝条花片如纷纷香雪,山城酒薄喝起来没有味道,劝各位不如吸取映入杯中的明月。清越的洞箫声在这月明之夜吹断,我只愁明月落下,酒杯空空,明朝可恶的春风卷地刮起,就只见绿叶丛中栖息着点点残红。


  苏轼简介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篇六】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春怨


  [唐代]李白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译文


  那呆子骑着白色骏马,黄金羁马头,奔驰在辽东半岛。


  我这里绣帐锦被,只有春风陪伴。


  月下西山,月光透过窗户偷 窥,只见蜡烛燃尽,人还未入睡。


  落花乘春风飞入室内,也笑:怎么只有一个人!


  评析


  此诗大意是写一个妇人思念在那遥远的辽海之东从军的丈夫,夜很深了,也无法入睡。“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是拟人的写作手法。月亮西落,从低低的窗户斜照进来,偷偷地看着将燃烧尽的蜡烛,凋谢的花瓣飘飞进门,也笑床空,表现出妇人因思念丈夫,内心的忧愁苦闷。全诗对仗工整有趣。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 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篇七】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浣溪沙·春情


  [宋代]苏轼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彩索身轻长趁燕。


  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赏析


  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婉约词的一个极好的开拓与创新。词中以含蓄蕴藉、轻松幽默的语言,描写一位富裕家庭怀春少女的天真活泼形象。整首词新颖工巧,清绮细致,雅丽自然,表现人物形象不仅能曲尽其形,且能曲尽其神,曲尽其理,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


  上片写少女朝慵初起的娇态。首句写少女梦呓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现少女怀春时特有的羞涩心理。接下来二句语含谐趣,故设疑云:如此娇小憨稚的姑娘是不会被那些儿女情事牵扯的吧,那为什么早晨迟迟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几句将少女的春情写得若有若无,巧妙地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理特点。


  词的下片通过少女荡秋千和昼眠这两个生活侧面的描写,写她贪玩好睡的憨态。姑娘白天秋千上飞来荡去,轻捷灵巧的身子有如春燕。可是,晚上躺下来以后,她就一觉睡到红日当窗,莺啼户外,仍是深眠不醒。少女白昼酣眠,是为排遣烦忧,作者却说是因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节。


  这首词传神地描写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态,写出了少女怀春时玫瑰色的梦境。写作上,它撮笔生新,不落陈套,始终围绕少女春日贪睡这一侧面,用饶有情致的笔调加以渲染,使一位怀春少女的神思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词以上下问答的形式写出,这种结构造成了一种意深笔曲的效果,而无一眼见底的单调浅薄之感。


  译文


  睡梦中柔声细语吐字不清,


  莫非是情郎来到她的梦中?


  假如不是跟他梦中欢会呀,


  为何见她早起时发髻斜倾?


  秋千上她象燕子身体轻盈,


  红窗内她睡得甜不闻莺声。


  那使人困意浓浓的天气呀,


  已不知不觉地快要到清明。


  注释


  ①“道字”二句:意谓少女说话时咬字不准,还不应在闺房中做多情的春 梦。


  ②朝来句:谓低头沉思不知何故。


  ③趁燕:追上飞燕。这句写荡秋千。


  ④睡重不闻莺:睡得很浓连莺啼声也听不见。清贺裳《皱水轩词签》评以二句云:“苏子瞻有铜琵铁板之机,然其《浣溪沙·春闺》曰:‘彩索身轻长趁燕,戏窗睡重不闻莺。’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风残月’之下?”


  ⑤因人天气:指使人困倦的暮春天气。


  苏轼简介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篇八】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春日独酌二首


  [唐代]李白


  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我有紫霞想,缅怀沧洲间。


  思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


  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 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篇九】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春思二首


  [唐代]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贾至简介


  贾至(718—772)字幼隣,唐代洛阳人,贾曾之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五岁。擢明经第,为军父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时肃宗即位于灵武,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肃宗惜去荣材,诏贷死。至切谏,谓坏法当诛。广德初,为礼部侍郎,封信都县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谥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唐才子传》有其传。


【篇十】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点绛唇·梅


  [宋代]朱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


  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 春无价。


  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注释


  ①点绛(jiàng)唇:词牌名,取南朝梁江淹诗“明珠点绛唇”而命名。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双调四十一字,仄韵。


  ②泠(líng)泠:形容声音清越。


  ③断桥:在杭州西湖白堤上。原名“宝祐桥”,又称“段家桥”,唐时称为“断桥”。


  ④亚:通“压”,下垂的样子。


  ⑤浑似:简直好像。


  ⑥璧(bì):古玉器名。平圆形,正中有孔。也泛指美玉。


  ⑦青钱:即铜钱.古代货币。


  白话译文


  流水发出泠泠的声响,梅树的枝桠横在断桥旁的路上。梅花好似雪花飘飞而下,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江南风景画。


  想用白璧和青钱将春色买下,可是梅花无价。归来的时候,春风吹过平川旷野,马蹄过后,飘来一股幽香。


  朱翌简介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应媛璐# 搜集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且要赏析的句子 -
(13052725370): 出宋代诗人徐俯的《春日游湖上》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赏析 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人遇上了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

#应媛璐# 描写春天的诗句
(13052725370):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贺之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应媛璐# 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及赏析.谢!
(13052725370):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诗文解释】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

#应媛璐# 搜集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且要赏析的句子 -
(13052725370): 春日·胜日寻芳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中描绘了泗水之滨春天的美好景色,群芳争艳,万紫千红,一片春光灿烂.本诗也是写理趣的.诗写得意境开阔,生气蓬勃.诗人沐浴在万紫...

#应媛璐# 求5首描写春天的诗句和5首表达乡愁的诗句,要有赏析.
(13052725370):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

#应媛璐# 朱自清的《春》的写景好段及赏析 -
(13052725370): 《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盼春,是文章的开端.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

#应媛璐# 关于春的古诗名句 -
(13052725370): 《描写春天的诗句》赏析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应媛璐# 立春节气的诗句立春的古诗有哪些立春的诗句鉴赏12篇 -
(13052725370): 减字木兰花·立春【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关于立春诗词一、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

#应媛璐# 孟浩然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哪些? -
(13052725370): 1.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春中喜王九相寻》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以上诗句皆出自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