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既然忠于汉室,为何一直辅佐曹操,而不是投奔刘备呢? 为啥忠于汉室的荀彧不去辅佐刘备,却投奔了曹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东汉末年是指公元184年—220年这一历史阶段,也即从汉室衰微开始,到曹丕篡汉,正式建立曹魏为止的一段时期。在东汉末年,虽然汉室衰微,诸侯割据,逐鹿中原,但是,仍然有不少文臣武将是忠于汉室的,比如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等人,都是致力于匡扶汉室的。

而除了蜀汉势力之外,在曹魏阵营中,自然也有忠于汉室的力量,比如被曹操下令处死的孔融,再比如曾经密谋诛杀曹操的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吴硕等人。当然,也包括了本文要说的荀彧。正是因为忠于汉室,加上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荀彧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五十。那么,问题来了,荀彧既然忠于汉室,为何一直辅佐曹操,而不是投奔刘备呢?

首先,根据陈寿《三国志·卷十》中的记载:“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在曹操准备称魏公的时候,他手下的谋士基本都是赞同的,只有荀彧认为现在“不宜如此”,得知这一消息后,曹操可谓耿耿于怀。

因为在忠于汉室的荀彧看来,曹操称魏公,无疑暴露了他想要篡夺甚至取代东汉王朝的野心。在此基础上,曹操自然不愿意放过阻挡自己的荀彧。《魏氏春秋》中记载:“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曹操不仅称魏公,还直接或者间接地逼死了荀彧这位谋士。

由此,虽然心怀汉室,但是,荀彧却一直跟随在曹操身边。对此,很多人要问了,为何荀彧不去投奔忠于汉室的刘备呢?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荀彧投奔曹操的时候,还不知道刘备是谁呢?初平二年(191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彼时,刘备才刚刚领平原国相,连一方诸侯都算不上。

所以,不管刘备当时是否打出了匡扶汉室的旗号,荀彧都不可能去投奔刘备的,一是刘备没有名气,二是刘备在实力上根本无法和曹操相提并论。因此,司马光曾表示:“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则荀彧舍魏武将谁事哉!” 在司马光看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荀彧除了辅佐曹操,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另一方面,正如司马光所言,在东汉末年,辅佐曹操是荀彧最好的选择,这是因为曹操在初期是忠于汉室的,也即曹操不仅帮助汉献帝刘协挽回了天子的尊严,还用东汉王朝的名义来征讨天下,这无疑树立了汉献帝刘协的威望。而且,在初期,曹操也是非常尊重汉献帝刘协。只是,伴随着自己权力增长,尤其是在消灭袁绍、袁术、吕布等诸侯后,曹操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也即逐渐有了不臣之心了



因为当时曹操依然是汉臣,辅佐曹操也是忠于汉室,加上他认为曹操更有前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虽然忠于汉室,但是他认为曹操也可以兴复汉室。所以说选择辅佐曹操。

因为刘备比曹操更不忠于汉室,刘备完全是为自己打天下,所以他更不会去刘备那里。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操给他的福利非常的大,还有就是他的才能在曹操那里才能够得以发挥出来等等所造成的结果。

荀彧既然忠于汉室,为什么一直辅佐曹操,而不去投奔刘备?~

荀彧辅佐曹操时,刘备连一方诸侯都算不上,他的实力怎么也比不上曹操,在荀彧去世时,刘备也就荆州数郡,在荀彧眼里,刘备是不具备匡扶汉室的能力的。

汉末天下大乱,诸侯之间战乱不止,荀彧为了保存家族实力,带领宗族迁到了冀州避难。在开始的时候,荀彧选择了为袁绍效力,虽然在其手下颇受重用,但是日子一久荀彧发现袁绍没有远见格局,难成气候。于是辞职投奔了曹操,二人初见相谈甚欢,曹操发现荀彧果然非同一般,激动地说:“吾之子房也!”曹操将荀彧比作汉高祖的谋臣张良,可见荀彧的才智之高,对曹操有多么的重要,很快就给他委以重任。


此后荀彧不仅为曹操举荐了很多颍川人才,而且为曹操屡献奇策,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是随着曹操势力的扩大,君臣二人最终还是产生了分歧,曹操逐渐表现出了代汉的倾向,而荀彧则始终认为要忠于汉室,不可篡汉自立。最终,曹操无奈地赐死了荀彧。而我们知道刘备终其一生都是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荀彧既然如此忠心于汉室,为何当初不去投效辅佐刘备呢?


其一,刘备当时太弱小不起眼。荀彧离开袁绍之后,下一步自然是要再选择一个值得辅佐的主公,按照荀彧匡扶汉室的理想来说,自然是刘备最合适。可是那个时候刘备实在太弱小,身边除了关羽、张飞,基本生没什么兵马,而且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可以说当时的刘备毫不起眼,恐怕连认识刘备的人都没几个,更别提他的知名度了。所以说,荀彧基本上也是没听过刘备这号人物的,那就更别谈为他效力卖命了。


而曹操虽然当时也不强大,但是名声在外,还算小有名气,而且之前的所作所为让荀彧认为他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而且前期的曹操只是一心想平定这个乱世,并没有过多地暴露出代汉的想法,因此荀彧当时选择曹操是他最明智的选择。


其二,曹操是最有可能平定天下的人。颍川荀氏是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家族,尤其是在东汉中后期,其家族的名气很大。他们的家族观念很重,凡是以家族利益为重。而当时他们认为曹操最有可能平定天下,辅佐曹操对荀氏宗族的发扬来说是最有利的。这就是为什么荀彧加入曹操集团之后,就大量的举荐了荀氏子弟,诸如荀攸、荀爽、荀悦、荀衍等。


正是荀氏子弟这种抱团发展的精神,才让其家族势力不断的延续发展,在社会上的地位也逐渐得到了提高。虽然当时有很多实力较强的诸侯,诸如袁绍、袁术等人,但是气量狭小难成大事。而刘备有胸怀想成大事却没有这个实力,唯有当时的曹操具备成就大事的条件,因此,荀彧选择曹操是必然的。


而且对于曹操前期的表现,荀彧也是十分满意的,并且愿意为他献言献策,同时为他举荐了大量的人才,诸如郭嘉、钟繇等人。只是后期曹操实力强大,面对日渐西山的大汉有了取代之心,而荀彧明知道东汉已经衰败不堪,时日不多,但是内心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仍抱着大汉能够复兴的一丝希望。但是历史的潮流已是如此,就算曹操没这个心,早晚也会有别人做这件事情。只可惜,荀彧在这一点上糊涂了,导致了自身悲剧的发生。


#郗石娅# 荀彧一心向汉 为什么要给曹操卖命
(15718069855): 因为曹操最开始的目的是兴复汉室,但是因为后来权利不断扩大,野心也开始膨胀了~不过曹操始终没有称帝,对汉室的贡献,也是不小的.

#郗石娅# 荀彧辅佐的为什么是曹操而非袁绍? -
(15718069855): 曹操早年表现出来有汉室之心,上谏汉帝,西向讨卓.荀彧认为他有志同道合又有才能,才离开袁绍投奔曹操.荀彧想扶持曹操,通过曹操以匡天下以抚汉室.当然,曹操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残暴独裁本性,荀彧不是没有看见,他常以仁政劝说曹操,何况曹操还没触及底线,就像齐桓公其实人品很差,但管仲依旧扶持他尊王攘夷,建立霸业,后来齐桓公想封禅,有代周天子之心,管仲劝说,齐桓采纳.荀彧却没有这么幸运,他能容忍曹操做权臣,像齐桓一样建立霸业,但依然扶持王室,当曹操背弃自己的理想,想代汉时,荀彧与他决绝,以死明志,所以苏轼说荀彧才似子房而德似伯夷,司马光说荀彧在管仲之前. 采纳哦

#郗石娅# 荀彧怎么不投奔刘备 -
(15718069855): 当时曹操是打着维护汉室的旗号.而刘备当时并没有实力打出这样的旗号.他刚刚在徐州站住脚根就被吕布打跑了,所以刘备非常憎恨吕布. 还有一点.当时的人非常讲究“节义”.忠臣不事二主.荀彧,关羽都是持这样价值观的人.当时的人以这样的行为为最高荣誉.

#郗石娅# 荀彧为什么要背叛曹操?为什么又忠于曹操? -
(15718069855): 荀彧背叛曹操是因为曹操要称王,有窜汗的野心,被荀彧发现了.忠于曹操是因为荀彧荀彧是一个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人,曹操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在为了汉朝的复兴而努力.实际上,荀彧一直忠于的是汉室,曹操起兵之初也是为了匡扶汉室,后群雄逐鹿,曹操大权在握也起了窜汗的心.正如那句评语,盛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正因为曹操初心是忠于汉室的,所以荀彧一直是忠于曹操,为曹操出谋划策,处理朝政.后来由于曹操变心,被荀彧看出才背叛了曹操.

#郗石娅# 荀彧既然不希望曹操篡汉,为什么还成为了曹操的重要谋士呢 -
(15718069855): 荀彧在曹操初期就开始跟随了,当时他给曹操提出了三大纲领:奉主上、秉至公、扶弘义,这三条一开始就是说明了,他希望要维护汉室,维护大汉王朝的.他之所以帮助曹操,是因为他相信曹操有这个能力,而当时的曹操也是这么想的.曹操并不是一上来就想自己当皇帝篡汉的.但是人会变的,随着曹操功劳变大,全力变大以后,野心也就大了,到后面做魏公的时候,荀彧才意识到严重性,但为时已晚了,这个时候他的力劝被曹操已经看成了是对他的阻碍和背叛了,才会被曹操逼死.这个可以看下易中天品三国第三部 三足鼎立 二十七讲 进退失据

#郗石娅# 询裕忠心大汗,为什么还帮助曹操一统天下呢 -
(15718069855): 荀彧确实忠于汉室,但有一点他是才士.他和现在的有才的人一样,希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甘默默无闻.经过一番实践,他选择了曹操集团.曹操一开始并没有很大的野心,只想在战乱中保全自己,见机行事而已,此时荀彧和曹操的想法一致,尽心为曹操出力.随着曹操地盘实力的扩大,加上对汉家皇帝的操纵,其野心也一点点得增大,直至有了篡汉的想法,这一下与荀彧忠汉的内心有了巨大反差.荀彧不是看不出曹操的野心,只是对曹操抱有兴复汉室、最终还权给皇帝的幻想,一旦幻想破灭,荀彧不得善终的结局可想而知.

#郗石娅#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 -
(15718069855): 荀彧一直都是维护汉室的,他之前一直帮助曹操也是因为他希望凭借曹操的能力维护汉室.但在白马门之前的朝廷会议上,曹操称魏王,荀彧很是看不下去(因为汉刘邦曾立言 非刘氏不得称王,曹操称王说明有篡汉的野心). 曹操之所以当着...

#郗石娅# 回复:荀彧要是忠于汉朝的话,为什么不辅佐汉献帝 -
(15718069855): 荀彧在促成迎奉天子一事上也起了推动作用,都许之后,荀彧就是献帝的侍中,与曹操谋军国大事,也是在汉室为血统的基础上的,平时做汉官,和孔融、荀悦等给献帝讲课、密聊,最终以反对曹操称公而死去,应该说他在辅佐汉室,心有余而...

#郗石娅# 荀彧既然不希望曹操篡汉,为什么还成为了曹操的重要谋士呢 -
(15718069855): 荀彧帮曹操出谋划策都是对付各地诸侯,但是当献帝叫刘备去徐州时,荀彧没有帮曹操出策,曹操说我如此对待荀彧,他还是不信任我啊

#郗石娅# 荀彧为什么先助曹操后又反对曹操封王 -
(15718069855): 人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荀彧帮助曹操是因为曹操乃治世之能臣,荀彧反对曹操是因为曹操乃乱世之枭雄,因为荀彧忠于汉室. 前期,曹操羽翼未丰,还不能篡权,而是为朝廷更为自己翦灭八方诸侯,在荀彧看来,曹操所做的即是他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但他也竭力为曹操出谋划策. 后期,曹操统一北方,野心随着实力的提升水涨船高,自封为王,则是其篡权的开始,曹操所做的则是他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他极力反对曹操凌驾于天子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