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求解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急求大神帮忙! 理论力学角加速度问题,求解求解,急。。。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ω=ε t (1)
vt=ωR=ε tR (2)
10秒后,在轮缘上一点的速度为10m/s.代入(2)
10=10ε*0.5
角加速度 ε=2rad/s^2
角速度 ω= ε t=2t

t=15s 时 角速度 ω= 2t=2*15=30rad/s
速度 v=ωR=30*0.5=15m/s
切向加速度 at= εR=2*0.5=1m/s^2

师妹三年级巴基比较

理论力学 求解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详细见图!!!求完整解答过程!!!~

因为一般我们画的坐标系都是右手系 角速度 角加速度 都是矢量 而且是叉乘的关系 叉乘在数学中是要右手判断的

“C的加速度方向应该是垂直于OC的,因为OC方向C的速度一直没有变化,”因为OC不是一个固定的方向,所以错了。 事实上我完全不理解你的分析方式。

这题你应该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写出角度a与OC的关系:a=f(OC),
然后对t求导
角速度w=-f'v
再求导
角加速度a=f‘’v^2


#祝金克# 已知飞轮边缘一点角加速度β半径R,求法相加速度,角速度,速度 -
(17130026862): 角加速度为β则角速度为β*t(t为经过的时间) 速度即为β*t*R 法相加速度为β*t*β*t*R

#祝金克# mgl=1/2*@是一啥子为云里的物理公式?好像是求啥子角加速度和角速度!一般求他们要涉及哪些公式呢 不要问我原题 - 作业帮
(17130026862):[答案] 角加速度公式 如果重力mg的力臂为L,使得长为L、质量M的木杆沿端点转动,则木杆转动角加速度ω满足 mg*L=1/3M*L平方*ω 1/3M*L平方 为木杆的转动惯量

#祝金克# 圆环 角加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求大神指导啊 -
(17130026862): ω=ε t (1) vt=ωR=ε tR (2) 10秒后,在轮缘上一点的速度为10m/s.代入(2) 10=10ε*0.5 角加速度 ε=2rad/s^2 角速度 ω= ε t=2t t=15s 时 角速度 ω= 2t=2*15=30rad/s 速度 v=ωR=30*0.5=15m/s 切向加速度 at= εR=2*0.5=1m/s^2

#祝金克# 什么是角加速度和加速度有什么关系 -
(17130026862): 解答: 角速度=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为角速度. 角加速度=单位时间内角速度的增加量. 角速度*半径 = 线速度 角加速度*半径 = 线加速度.

#祝金克# 物理:求角加速度求大神帮助 -
(17130026862): 从水平状态摆到竖直状态,棍子重心下降高度为L/2,由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即 MgL/2 = 0.5Mv^2,其中v为棍子摆到竖直位置时质心的速度,解得v^2 = gL 质心做圆运动的半径是L/2,由向心加速度公式有 a = v^2 / (L/2) = gL / (L/2) = 2g

#祝金克# 关于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
(17130026862): 如果没给其他约束条件的话 角加速度一定就是零

#祝金克# 求角加速度 -
(17130026862): 根据质点系对固定轴的动量矩定理 (2mL^2+mL^2)ε=2mgLsina-mgLsina 角加速度ε=gsina/3L 水平时 a=π/2 sina=1 ε=g/3L 外力矩矢量和不为0,动量矩(角动量不守恒. 除重力外,无其它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设初始位置B所在的水平面为0势能面 初始位置机械能 E1=2mg*2L=4mgL 杆水平时机械能 E2=2mgL+(1/2)ω^2(2mL^2+mL^2)+mgL=(1/2)ω^2(2mL^2+mL^2)+3mgL 械能守恒 E1=E2 解得水平时角速度 ω=√(2g/3L)

#祝金克# 各位大神,上面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方向是怎么确定的 -
(17130026862): 角速度指做圆周运动的质点与圆心的连线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角加速度指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单位时间增加的角速度.

#祝金克# 在异步电机中,角加速度公式为β=△ω/△t,△ω是角速度,△t是电机的什么时间,求高手具体解释下. - 作业帮
(17130026862):[答案] 在时间变化△t过程中,角速度的变化量为△ω,β=△ω/△t就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角加速度.当△t无限趋势于0时,β=△ω/△t就是瞬时角加速度.

#祝金克# 求角加速度问题 -
(17130026862): 杆对转轴的转动惯量:J=mL²/3 设摆动到竖直位置时角速度为ω,根据机械能守恒: mgL/2=Jω²/2 mgL/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Jω²/2 ----细杆转动动能的增加量 把转动惯量J代入上式解得: ω=√(3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