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来上新啦,2021人教版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全册1-8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 0 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0=a  0+a=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0=a

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a=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0=0 ;0×a=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a=0;

⑥0不能做除数:a÷0=(无意义)

6.租船问题。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百度文库:202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知识点归纳

整理不易,如有帮助,请予采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简单概括是什么?~

四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简单概括: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如(a+b)×c=a×c+b×c,(a-b)×c=a×c-b×c。

这里有最新2021人教版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全册1-8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 0 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0=a 0+a=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0=a
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a=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0=0 ;0×a=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a=0;
⑥0不能做除数:a÷0=(无意义)
6.租船问题。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百度文库:202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知识点归纳


#政施策#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总汇有谁知道 -
(15249521970): 38+456=494 307+348=655 123+2847=2960 38 456 307 348 123 2847 +456 验算: + 38 + 348 验算:+307 +2847 验算 + 123 ______ ________ ______ ———— ————— _______ 494 494 655 655 2960 2960

#政施策# 我要给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补数学,请大家帮帮忙,人教版的数学四年级下册都有些什么内容,大纲是什么? -
(15249521970): 四年级下册 1.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 认识图形 3. 小数乘法 4. 数图形中的学问 5. 整理与复习(一) 6. 观察物体 7. 小数除法 8. 激情奥运 9. 游戏公平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方程 12. 图形中的规律

#政施策# 三四年级所学过的数学常识 -
(15249521970):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第一部分: 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

#政施策#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求解啊~~5555 -
(15249521970): 教学内容: 1.《小数的意义》、:认识0.1、0.01、0.001等小数单位的意义,了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能认、读、写小数;能把分母是10、100或1000的分数(指真分数)改写在小数,反之亦然. 2.《测量活动》:在长度、体重、温度等的测量...

#政施策#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总结 -
(15249521970):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总结(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 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 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 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

#政施策# 四年级下数学小知识 -
(15249521970): 数学小百科:(一)你知道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大约二千年前,人们就已经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了.(二)在世界四大洋中,太平洋的平均水深约是大西洋的3倍,太平洋的平均水深比大西洋多400米,印度洋的平均水深比太平洋少103米.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平均水深各是多少米?(三)小东同学是名小网民,他每天都要到互联网上去看一看.昨天,他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中国平均每秒向大海排放污水约316吨,美国是中国的2倍,俄罗斯是中国的3倍,其他沿海国家向大海排放污水的问题是中国的29倍.看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

#政施策#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哪些汽车标志是轴对称图形
(15249521970): “危险”的 惊叹号 对称.

#政施策#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内容怎样概括
(15249521970): 位置与方向1.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具体位置,并标明名称,确定方向时选择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距离必须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3.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叙述物体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如何叙述物体的位置与观测点有关,观测点不同,物体叙述就不同.4.描述路线图方法,按行驶路线,确定观测点及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政施策# 人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复习?想知道人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复习?
(15249521970): 在教孩子学习之前,你可以先花一些时间,把他学习的环境好好地整理一下,然后再叫他读书.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的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可以采用先让他短时间地学习一会,然后让他休息10分钟,再让他学习这样反复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可以酌情逐步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在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的时候,在孩子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之前,母亲要经常坐在孩子的身边给他以帮助.

#政施策#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的复习资料 -
(15249521970): 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2~133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