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亲王福全有几个子女? 历史。清朝福全有抚远大将军,有几个儿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子女(按出生日期排列):

长女(名称不详),康熙十年辛亥正月二十七日未时生,母嫡福晋西鲁特氏。死于康熙十四年乙卯九月,年五岁。
第一子爱新觉罗昌全,康熙十四年乙卯十二月初二日巳时生,母嫡福晋西鲁克氏。死于康熙十六年丁巳四月二十六日辰时,年三岁。
第二子爱新觉罗詹升,康熙十七年戊午六月二十九日午时生,母庶福晋杨氏。死于康熙十九年庚申十一月二十五日辰时,年三岁。
第二女(名称不详),康熙十九年庚申八月十七日子时生,母为庶福晋索尔托氏。死于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三月,年四岁。
第三女(名称不详),康熙十九年庚申九月初五日卯时生,母为嫡福晋西鲁特氏。死于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正月,年四岁。
第四女(名称不详),康熙二十年辛酉正月十二日子时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死于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十二月,年二岁。
第三子和硕裕亲王爱新觉罗保泰,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四月初七日申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死于雍正八年庚戌八月十九日巳时,年四十九岁。
嫡妻孟佳氏为中书常安之女。
继妻瓜尔佳氏为将军伯石文炳之女。
第三任妻子瓜尔佳氏为侍郎穆成格之女。
妾吴氏为吴国兴之女。
妾舒穆禄氏为昂阿之女。
妾刘氏为定贵之女。
妾田氏为田四之女。
妾瓜尔佳氏为二等侍卫式迈之女。
妾朱氏为朱国显之女。
妾项氏为瑞王之女。
妾郭氏为郭清之女。
妾施氏为施诚道之女。
妾姜氏为旺礼之女。
妾王氏为王绪之女。
妾李氏为布颜图之女。
妾田氏为田贵之女。
有二十五子:
长子爱新觉罗广善,封世子,后废。
次子爱新觉罗广恩。
三子为二等侍卫爱新觉罗广华。
四子为三等侍卫爱新觉罗广贵。
五子爱新觉罗广裕。
六子爱新觉罗广义。
七子爱新觉罗广惠。
八子(名称失考)。
九子(名称失考)。
十子(名称失考)。
十一子爱新觉罗广卿。
十二子爱新觉罗广年。
十三子爱新觉罗广缘。
十四子爱新觉罗广云,为宗学副管。
十五子爱新觉罗广臣。
十六子爱新觉罗广升。
十七子爱新觉罗广英,曾告退三等侍卫。
十八子爱新觉罗广汉。
十九子爱新觉罗广坤,为前锋参领。
二十子爱新觉罗广先。
二十一子爱新觉罗广春。
二十二子爱新觉罗广吉。
二十三子爱新觉罗广照。
二十四子爱新觉罗广求。
二十五子爱新觉罗广瑞。
第四子爱新觉罗保安,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九月二十六日戌时生,母庶福晋图塞礼氏。死于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四月二十三日申时,年四岁。
第五子爱新觉罗保绶追封和硕悼亲王,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七月十七日亥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死于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九月初八日辰时,年二十三岁。
嫡福晋佟佳氏为冠军使英舒之女。
侧福晋刘氏为刘忠之女。
有三子:
长子爱新觉罗广富。
次子爱新觉罗广灵,原为和硕裕亲王,后被革。
三子爱新觉罗广禄,为和硕裕庄亲王。
第五女为郡主,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四月二十二日未时生,母为庶福晋纳喇氏。于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十月,嫁科尔沁和硕达尔汉亲王罗卜藏滚布。死于雍正十一年癸丑十一月二十四日子时,年三十四岁。
第六子爱新觉罗宝永,康熙四十年辛巳六月十五日未时生,母庶福晋杨氏。死于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八月十一日午时,年五岁。
第六女为郡主,康熙四十年辛巳八月十六日寅时生,母为庶福晋纳喇氏。于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九月,嫁翁牛特多罗杜棱郡王仓金。仓金在雍正五年革郡王、额附。死于雍正十年壬子六月初一日子时,年三十二岁。
第七女(名称不详),康熙四十二年癸未正月十五日酉时生,母为庶福晋纳喇氏。死于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三月,年二岁。

儿子(共8个有记载)
o 皇太子(顺治14年立)荣亲王(顺治18年立)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
o 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
o 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
o 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
o 皇四子荣亲王(未取名,幼年逝世)
o 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
o 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
o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
o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
女儿(6个)
o 皇长女(1652~1653),顺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陈氏,顺治十年十月殇
o 皇二女和硕恭悫长公主,母庶妃杨氏
o 皇三女(1653~1658),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顺治十五年三月殇
o 皇四女(1654~1661),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乌苏氏,顺治十八年三月殇
o 皇五女(1654~1660),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顺治十七年十二月殇
o 皇六女(1657~1661),顺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母庶妃那拉氏,顺治十八年二月殇
养女(3个)
o 和硕和顺公主,承泽亲王硕塞女。
o 和硕柔嘉公主,安郡王岳乐女。
o 固伦端敏公主,简亲王济度女。

子:
  第一子 昌全
  第二子 詹升
  第三子 保泰
  第四子 保安
  第五子 保绶
  第六子 宝永

裕亲王福全是个怎样的人啊?~

据说福全生有残疾,大家都知道一般来说从小残疾的孩子都会有点自卑。特别是在帝王之家更是如此。在我的感觉福全真的是有些自卑。据顺治朝的传教士记载,顺治曾经问过福全和康熙将来要做什么,康熙说要做明君而福全说要做贤王。不知道这则记录的可信度有多高,但是福全确实一辈子都是康熙朝的贤王。


从来,福全对康熙就是说一不二的。康熙六年正月十四,年仅十五岁不到的福全被封为和硕裕亲王,福全本来其实是有议政王大臣的衔的,但是在康熙十一年十二月初四的时候,康熙准了裕亲王福全,庄亲王博果铎,惠郡王等人的请辞,但是没有准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等的请辞。也许是因为福全等人年轻,杰书等人年长的关系,所以康熙出于不同的考虑才如此决定的,但是一下子有那么多亲王请辞,一定有什么触机。至少我始终都觉着福全一直是看着康熙的意思而行动。


当然,并不是说福全辞去议政王职务就不再管事,相反,在不久之后爆发的三藩之乱中依然看得到他活动的身影。


送平叛亲王贝勒出征时他在,朝野之中他也在。康熙十三年九月初八,他和其余的议政王一起密奏康熙广西兵变。康熙十八年奏议尚之信重启海禁的题本上依然有他的名字。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刻康熙还是让他议政的,这也许就是因为福全是兄长,能给康熙别人所给不了的支持的缘故吧。不过有始自终,三藩之乱中福全都没有带兵打过仗。电视剧中所演绎的所谓福全带兵平三藩纯粹是胡说八道。


福全是没有什么野心的人,他以前从没有带过兵,但是康熙二十九年他却接受抚远大将军一职带兵远征葛尔丹。也许是因为他明白康熙希望他这么做,也许是他潜意识地想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也许是当时大环境下的气氛叫人冲昏了头。总之他接受了安排,领着康熙的长子胤褆出发了。福全的带兵和多年之后康熙的十四子胤祯不同,胤祯所率的部队是平乱三支中类似于后援的那支,而当时福全所带的却是主力。在乌兰布通大败葛尔丹后福全没有下令追击,当时和后世许多人都认为福全错失了一举歼灭葛尔丹的机会。可是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的言论,考虑到当时的环境谁又能说这不是最好的安排?


首先,清代的军事侦测和战事估计毕竟不能和现在相提并论。那时很难清楚葛尔丹还有多少后军。康熙二十九年八月初二,也就是乌兰布通大战的第二天,福全率军继续追击葛尔丹,他向康熙奏报“见葛尔丹据险坚拒,故使我将士暂息。”古来就有“穷寇莫追”这句俗语,葛尔丹不但是穷寇,还是不溃散的穷寇。他并非一击就彻底溃败,反而还能坚守险地继续抵抗,这样的情况下叫人怎能不小心?八月十五日,福全又奏,“臣等欲追而马力不能前进。”这次的陈述并不足为信,因为初四的时候康熙已经就福全没有追击提出了批评,福全再次强调难免有辩解之嫌,但是初二那次的陈述却是他当时考虑后的结果。


其次,国舅佟国刚意外阵亡。佟国刚是孝康章皇后也就是康熙的生母的亲兄长,也就是康熙的大舅舅,虽然这个舅舅有很多缺点,虽然康熙不一定很喜欢这个舅舅。但是在康熙朝有“佟半朝”这一说法的时期,大国舅佟国刚无论怎样都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就是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却在乌兰布通之战中阵亡了。不管他的死因到底是什么,但是结果却是震撼性的。毕竟自顺治入关开始就没有如此重要的皇亲阵亡过。福全作为主帅,他受到的压力比任何人都要多。这压力不仅来自于前方的敌人,更有可能来自于班师回朝后朝堂上的压力。也许我接下来的这个比喻有违人权但确实事实,可以这么说,死了一个佟国刚好比死了数万的清军,这就是在那个年代所必有的结果。面对佟国刚的死亡,福全怎能不更加小心?因为除了佟国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皇族在军中,那就是康熙的长子胤褆。


第三,就是胤褆。满清皇室中,皇子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对着长辈皇子甚至可以不行礼。佟国刚已经阵亡了,如果胤褆再有什么三长两短那福全更加没有办法向康熙交待。虽然康熙一向要求皇子对福全有礼,但是皇子们却不一定能做到。八月十一,康熙对大学士等人说:“胤褆听信小人谗间之言,与抚远大将军相硕裕亲王福全不相和协,妄生事端,私行陈奏,留驻军前,必致演事,著撤回京。”这番话不仅可以看出康熙要求皇子对福全的尊敬另外也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胤褆和福全不合,第二,福全根本拿胤褆没有办法。所谓军令如山,如果胤褆果真在军中生事,按照军规,福全可以处罚胤褆,但是他没有这么做,由此助长了胤褆的气焰,导致两个人关系继续恶化。虽然康熙要求皇子们对福全有礼,实质上福全还是要看皇子的脸色的。


第四,就是葛尔丹的狡猾。葛尔丹的狡猾不仅福全明白,甚至连康熙都很清楚。康熙多次提到过葛尔丹狡猾不可信。即使乌兰布通退兵之后康熙仍然信不过葛尔丹而留下军队驻防。要知道当初清军之所以会惨败就是因为经受不住葛尔丹的挑衅贸贸然地出击。


第五,清军的疲惫也是毋庸置疑的。乌兰布通一战是在清晨打的,这就说明战前准备从半夜就开始了,一宿没睡的清军在大胜之后还继续追击了葛尔丹一段时间,铁人都会觉得累了。

福全下令停军又有什么不对?


最后,下令停止追击到底是谁的决定?当然,最后拍板的是福全,这也就是他后来背负上全部责任的原因。但是福全不是一个专断独行的人,军营之中有胤褆,有常宁,有雅布,还有众多的亲王郡王贝勒,有多少赞同停军,有多少赞同追击?福全难道不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吗?他们对福全最后的决定难道没有责任吗?


无论到底是什么原因,无论福全有没有作对,总之康熙却是为此大怒,他第一次对自己的哥哥表现出异常的怒火。在打了胜仗的福全等人班师回朝的时候,他下旨让福全在朝阳门外听勘。我总觉得康熙是在对自己发火,可怜的福全就成了炮灰。康熙在大臣们着手调查福全指挥失度的时候对胤褆说:“裕亲王系汝伯父,议攻王大臣等取供时,汝若与裕亲王稍有异同,联必置汝于法,断不姑容。”胤褆受到父亲的暗示,在调查时只说了一句:“我与伯父裕亲王供同。”表面上看来,这是康熙对福全非同寻常的信任和尊敬,甚至将亲生儿子的性命交给了福全。只要福全说胤褆不好,他就接受福全说的一切。但在我看来,这却是康熙最为厉害,最为老谋深算的一着。

以下开始,全是我个人的揣测。

这次攻打葛尔丹并不是一次败仗,甚至是一次可以说是胜仗。战争的胜负并不是要看是不是全歼灭敌人,乌兰布通一役彻底摧毁了葛尔丹的势力,导致他自此一蹶不振,第二次远征和第三次远征葛尔丹相对第一次容易并且顺利了许多,这都是乌兰布通战役打下的基础。在一次并不能说是失败的远征后,等来诸将士的不是褒奖,而是惩罚,从统帅的到众将军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在我看来,这是康熙的一步棋。骄兵必败,这是最叫人担心的。一场胜仗之后随之而来的吹捧,浮躁,兴奋会叫所有的人开始自我膨胀,进而自我满足,而康熙意识到仗还没有打完,只要葛尔丹不死,那就必须还要再开战。在知道在几年之后势必还要远征的前提下,康熙决心打压众将士的自我满足,叫他们憋着一股气等待下次征战时戴罪立功不是不可能的。事实也是如此,在第一次远征之后同样受到处分的费扬古在第二次远征时却成为了冲在最前线,奋勇杀敌的最大功臣。


可是远征的调度失策是不争的事实,众亲王郡王贝勒互相推托责任,互相指责势必会造成混乱。但是如果作为远征军主帅,又在宗室之中威望甚高的福全能自愿担负起一切的责任,那其余的宗室皇亲,或许眼看有福全这座大山在前头挡着觉着安心,或许看着连福全都认罪了而丧气地跟着认罪。无论如何,只要有福全带头那跟着也会有很多人认罪。我觉着康熙是很了解自己的兄长,福全非常看重和康熙之间的兄弟情,只要康熙向福全抛出兄弟情,无论如何福全都会妥协。事实也证明如此。胤褆只说了一句:“我与伯父裕亲王供同。”,福全立刻

感动得流涕,俯首良久,曰:“我复何言。”,接着就承认了全部的责任就在自己身上。因为福全知道和他不和的大阿哥定然不会如此的“善解人意”,一定是康熙教他这样说的。


我们老实的福全是不是就是如此此中了康熙的诡计呢?

一家之言,不负责任。


然后福全就彻底做起了闲人。康熙三十五年的时候曾经随康熙第二次远征葛尔丹,之后曾经在四十一年(还是四十年?)的时候主持过修建孔庙。


大约是康熙三十八年,也就是康熙46岁,福全47岁时,康熙让宫廷画师为他和福全画了一幅同坐桐树阴下的画,以示兄弟携手同老。画完成后,康熙还在上面替了一首诗。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福全突然病,三月二十六日,康熙亲自去探望,五月初六,十四日,康熙在从畅春园返回宫里的途中又去探望。接着五月底,康熙出发秋闱,途中突然下旨锁拿索额图,开始清理索额图一党,很难说,福全是否在康熙探望的时候和康熙揭露索额图阴谋叛乱的秘密。但至少有这种可能,而且可能性很高。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福全病逝,没有等到康熙赶回来看他最后一眼,也不会知道康熙因为他的辞世有多么的伤心

爱新觉罗·福全,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授抚远大将军,有5个儿子:
第一子昌全,康熙十四年乙卯十二月初二日巳时生,母嫡福晋西鲁克氏,二等侍卫明安之女。康熙十六年丁巳四月二十六日辰时卒,年三岁。
第二子詹升,康熙十七年戊午六月二十九日午时生,母庶福晋杨氏,杨安之女。康熙十九年庚申十一月二十五日辰时卒,年三岁。
第三子已革和硕裕亲王保泰,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四月初七日申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艾塔之女。雍正八年庚戌八月十九日巳时卒,年四十九岁。
第四子保安,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九月二十六日戌时生,母庶福晋图塞礼氏,西德诨之女。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四月二十三日申是卒,年四岁。
第五子追封和硕悼亲王保绶,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七月十七日亥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爱塔之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九月初八日辰时薨,年二十三岁。


#蒙将知# 顺治的儿子叫什么???
(19596555247): 皇长子:牛钮(夭折),生于顺治八年十一月一日,母为庶妃巴氏 皇次子:裕宪亲王福全,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二日,母为宁悫妃董鄂氏 皇三子:圣祖仁皇帝玄烨,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三日,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皇四子:赐荣亲王(夭折),生于顺治十四年十月七日,母为孝献端静皇后董鄂氏 皇五子:恭亲王常宁,生于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四日,母为庶妃陈氏 皇六子:奇授(夭折),生于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母为庶妃唐氏 皇七子:纯靖亲王隆禧,生于顺治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母为庶妃钮氏 皇八子:永干,生于顺治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母为庶妃穆克图氏

#蒙将知# 清朝皇帝各有多少个孩子
(19596555247): 皇太极(12个儿子,14个女儿)、顺治(8子6女)、康熙(35子20女)、雍正(10子4女)、乾隆(17子10女)、嘉庆(5子9女)、道光(9子10女)、咸丰(2子一女)、同治(无子)、光绪(无子)、溥仪(无子).一、皇太极1、儿子 皇...

#蒙将知# 求:清朝有哪些皇子? -
(19596555247): 一、清太祖努尔哈赤 1、嫔妃: 孝慈后纳喇氏、元妃佟佳氏、继妃富察氏、大妃乌喇纳喇氏、寿康太妃博尔济吉特氏、侧妃伊尔根觉罗氏、侧妃纳喇氏、庶妃兆佳氏、庶妃钮祜禄氏、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庶妃西林觉罗氏、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

#蒙将知# 清顺治皇帝有几个儿子
(19596555247): 清世祖顺治(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爱新觉罗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公历1638年3月15日)戌时(晚上七点至九点)生于盛京,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

#蒙将知# 清朝人物关系图 -
(19596555247): 爱新觉罗•福全(1653年—1703年),顺治次子,母宁悫妃,董鄂氏.康熙五年后称裕亲王.康熙手下大将军. 爱新觉罗•常宁是清世祖顺治帝第五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四日,母庶妃陈氏.康熙十年(1671年)封为和硕恭...

#蒙将知# 康熙的第十个儿子的个人资料 -
(19596555247): 爱新觉罗·胤誐(1683 -1741) 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 康熙第十子,二十二年(1683)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月封为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 因与胤禟、胤禵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夺皇太子之位,康熙帝很反感. 雍正元年,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诣京师,谒圣祖梓宫,俄病卒,上遣送灵龛还喀尔喀,命允礻我赍印册赐奠.允礻我讬疾不行,旋称有旨召还,居张家口.复私行禳祷,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为上所知,斥为不敬.兵部劾奏,命允禩议其罪.四月,夺爵,逮京师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释之,封辅国公.六年,卒,诏用贝子品级祭葬.

#蒙将知# 康熙皇帝简介 -
(19596555247):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称康熙皇帝.庙号 圣祖 字 国讳 谥号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

#蒙将知# 康熙帝有几个儿子,第几个当了皇帝? -
(19596555247): 康熙一生35个皇子! 20个女儿! 现在的几子几子是后来排位的!太子允礽是康熙第六子! 雍正胤禛是康熙第十一子!皇长子 胤禔 (1672-1732) 63岁 康熙十一年生,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

#蒙将知# 顺治帝的各个儿子的出生日期分别是什么 -
(19596555247): 皇长子:牛钮(夭折),生于顺治八年十一月一日,母为庶妃巴氏 皇次子:裕宪亲王福全,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二日,母为宁悫妃董鄂氏 皇三子:圣祖仁皇帝玄烨,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三日,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皇四子:赐荣亲王(夭折...

#蒙将知# 清朝所有皇帝都有几个孩子
(19596555247): 太祖努儿哈赤十六子 大阿哥广略贝勒褚英,二阿哥礼烈亲王代善,三阿哥镇国勤敏公阿拜,四阿哥镇国克洁将军汤古代,五阿哥莽古尔泰,六阿哥辅国?厚公塔拜,七阿哥饶馀敏郡王阿巴泰,八阿哥太宗皇太级,九阿哥镇国恪?公巴布泰,十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