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的强度指数是什么 体育课的强度和负荷有何标准?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运动强度,指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是构成运动量的因素之一。常用生理指标表示其量值。如以心率衡量学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大小,一般认为,120次/分以下的运动量为小;120~150次/分的运动量为中等;150~180次/分或超过180次/分的运动量为大。

扩展资料:

适量锻炼:

在人的大脑侧面,有一个像海马一样凸起的部分被称作海马体,它是大脑中主管学习和记忆的组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索尔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喜欢在滚轮上走动的老鼠,其大脑内的海马体上会长出新的细胞,而被关闭在普通笼子里的老鼠,则没有长出新的细胞。

由此研究人员认为,人如果能经常进行有规律的、适量的运动,也能让大脑中的海马体长出更多的细胞,让人的思维、感觉和反应都能更灵敏,从而让人变得更聪明起来。

大强度运动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大脑机能造成损害。

运动时能源物质ATP的耗竭,可能是中枢神经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运动过程中机体血液的重新分配、自由基的大量堆积及血流加速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使脑的血液和氧供应减少,局部酸性产物的堆积等不仅影响脑的能量供应,而且直接遏制神经的活动,使脑机能下降。

有研究显示:短期的大强度运动使大脑皮层活动减少,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则使广泛的脑组织兴奋性降低。

生活中人们常常觉得剧烈运动后不仅身体的反应迟钝了,而且脑子也有短暂的“跟不上”的现象。

这不仅与上述因素有关,而且是机体本身的“保护性抑制”机制作用的结果。

过量运动时,由于人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为防止能量进一步消耗而出现机能抑制,这时人们会感觉极度疲劳,浑身无力,大脑反应减慢。

如果长期进行过量运动,机体的“保护性抑制”机能敏感性下降,使大脑机能受损,其表现的症状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等等,长此以往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运动是否适量,标准主要看心率,应该是最大心率的60%~85%。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与安静心率相比,应相差15%~30%,甚至更多,所以选择最佳运动量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体力状况、健康水平、体育基础、生活环境、目的任务等不同情况来决定。

检验运动量是否合适还可以看运动后人体的相对反应。

比如可以参照运动状态下人的汗流量和轻松度。

还可以留意自己的食欲、睡眠以及次日是否还有参加运动的欲望。

相对而言,老年人在有氧运动的前提下可多进行手部的单项锻炼,增强人体的协调能力。

小孩则要多做一些机械运动,如摆放积木等等,看似简单,其实能大大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及手眼协调能力。

关键要把握好运动强度,除了心率保持在适当范围,还要有强烈的时间概念,一般而言有氧状态下每次的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一旦过量,不仅无益,反倒可能损害身体机能。

锻炼:

开始的跑速以你本人能慢走2分钟,后过渡到大步快走2分钟,慢跑5--10分钟为宜。

如果达到身体微热,稍稍出汗为宜。

注意运动过程中身体姿态的保持和呼吸的配合。

身体稍前倾,腹部稍用力,两脚向前走、踏跑台,躯干保持正直,两手臂自然前、后摆动:左脚踏步吸气,右脚踏步呼气,一步一呼吸,熟练后到两步一呼吸,三步一呼吸(如左右左吸气,右左右呼气)。

跑速控制在3/5公里/小时,心率控制在100--120次/分。

因人而异。

此外,你也可以找你喜欢的方式进行准备活动,如我们的科学健身就有一节准备活动操。

然后逐渐提高速度到8公里/小时,心率控制在120--160次/分。

这时要跑起来,注意戴上安全扣,保持身体平衡,两手屈肘在腰间前后摆臂,加快呼吸频率,呼吸要主动,腹肌主动参与呼吸,两眼平视前方,头正。

最高心率控制在180次/分。

如果能配合好呼吸,锻炼一个月后就能达到此水平。

此阶段要保证35/45分钟,速度调节很重要,可以快慢结合,最好不要停下来。

你可以听音乐,小口饮水,看看镜子微笑,鼓励自己。

运动量不要太大,以免过度疲劳。

此时以说话不困难为宜,否则减速。

结束部分要逐渐降低跑速,由8到5,再到3公里/小时。

持续10分钟左右。

让身体逐渐放松,此后最好专门做各关节、大肌肉群的放松,如稍有控制的抖动四肢,拉伸腰背部及大腿的前后肌群及韧带,同时有益于心脏的养生保护和健康。



强度指数即运动强度,是指动作时用力的大小和身体的紧张程度,决定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运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练习的密度、练习的间歇时间、动作速度、练习所负的重量、要求投掷的距离、每次跳高的高度以及动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运动强度对人体的刺激作用较大。适宜的运动强度能有效地促进身体机能的提高,增强体质。如果强度过大,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反会使身体机能减退,甚至损害身体健康。

运动能促进心脏和呼吸功能,增加肌肉强度和骨质密度,提高反应灵敏度,减少抑郁感,从而增强体质。但是加大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会对健康长寿更有利,这一说法其实是不科学的。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超强运动无益于身体健康。生理学家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强度和间断运动,均能对健康产生良好影响。因此,专家们提示,每天进行低强度运动,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可以减少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太极拳是一种缓慢轻微的运动。我国学者研究发现,每天打太极拳30分钟,一个月后即可明显提高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这种脂蛋白能消除沉积在动脉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有利于防治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所以,低强度运动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强度



人体活动都有个极限 或者循序渐进的进度,所以老师要按照这个来安排学生的活动量 太少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导致体质越来越差,太强会让学生肌肉或身体受伤。详细强度指标请咨询当地的教体局 他们那里有更详细的指标和解答!

什么是运动强度?~

你不了解的运动小知识,运动强度的判定标准是什么?专家这样说

心率在120-140 为低强度 130-150为中等强度 150以上一般到170位高强度 很少涉及 时间较短180以上个人认为比较有意义


#成晴狗# 体育教学中的“汗、会、乐、美、大、中、小、多”是什么意思 -
(13681166012): 汗为小汗;会为所教内容基本会;乐为心情快乐;美为动作美、形态美等;大为大密度;中为中等强度;小为小场地或小群体;多为练习方法、手段多;参考资料:初中体育教师进城理论考试试卷答案.

#成晴狗# 什么是比较合适的运动强度呢?
(13681166012): 跑步具有一定的运动量,所以它有强健体魄的作用.运动量由几 个要素构成,即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密度.三个要素中,运动 强度是相对关键的一个,也是很多人...

#成晴狗# 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符合强度是什么关系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符合强度是反比关系 还是正比关系 或者是抛物线关系 求正确答案.专家解读. - 作业帮
(13681166012):[答案] 没有必然关系.比如,你跑了1个全力100M,负荷强度对你而言是最大了,但如果一节体育课你只跑这个100M,总的负荷量并不大.但在一定的负荷强度下,保持运动的持续性(时间),这时总负荷量才会成正比地增加.比如,一节体育课,...

#成晴狗# 体育知识竞赛资料 -
(13681166012): 田径基础知识模块练习题 一、选择题1.下面对短跑起跑技术技术环节描述正确的是( )A.“各就位”:全身高度紧张,踏上起跑器,眼看跑道前方B.“预备”: 吸口气,快速蹬直前腿抬臀高于肩C.“各就位”:全身放松,踏上起跑器,目视前...

#成晴狗# 调节运动负荷的方法我们体育理论试卷上的一道简答题,希望给一个正式正规一点的答案. - 作业帮
(13681166012):[答案]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体育课上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

#成晴狗# 体育课中练习密度和强度对学生体能有什么影响
(13681166012): 对有些孩子不适应吧

#成晴狗# 健身跑运动负荷受哪几个关键因素影响
(13681166012): 1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