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 如何对小孩进行早期教育?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18
1.健康规律的作息
推荐各位新手父母一个实用程序育儿法:E.A.S.Y-吃(Eat),活动(Activity),睡觉(Sleeping),给自己一点时间(You)。这不是时间表,而是一套常规程序,让一天的生活井井有条,让家庭生活保持一贯。这很重要,因为所有的人,孩子和大人,包括婴儿和幼儿,都依赖可预测性才能健康生活。
2.良好的家庭氛围、丰富的环境和亲子互动
良好的家庭氛围不用赘言,1岁以下的宝宝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做哪些亲子互动呢?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0-2岁的宝宝处于感知运动期,合适的早教方式主要是刺激孩子各个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体能的发展。家长应关注孩子大动作的发展,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等敏感期,其次是尽可能提供丰富的互动环境促进大脑的发展。比如多带宝宝去公园,多和宝宝游戏互动,多给宝宝念绘本,多提供一些触觉材料让宝宝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一、提供视觉刺激
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的小床四周贴些图片,并经常更换,来促进孩子的用眼兴趣。当他能自如地用手抓握时,就会拉扯这些图片,好像他能把图片上的人、景物拉出来一样;也可以购买鲜艳颜色的婴儿床,来提高宝宝的视觉刺激。另外,早教专家指出,宝宝对人类脸部的注意最多。爸爸妈妈不妨把纸片剪成图形,画上人脸的大概特点,宝宝就会长时间地注视着这些图案。此外,不要总让宝宝呆在婴儿床上,不妨带着宝宝出去走走,可以开阔他的视野,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周围的人们,同时也促进其心智、生理、人际交往及感情等的发展。
二、提供听觉刺激
爸爸妈妈最好经常与宝宝聊聊、哼哼歌,也许你还记得幼时妈妈哼的催眠曲。如有兴趣,不妨将这些轻柔、宁静的曲子记录下来,在照料孩子时,你就可以经常随口哼唱。声音、音调、节奏的变换是转移烦躁不安的宝宝的绝妙办法,同时也可以将一些适合宝宝的流行歌曲记下来。例如一个正噼噼啪啪地拍打着洗澡水的宝宝听到进行曲会更加活泼、有劲。父母也可以自编育儿曲只要有创造性能启发想象力,宝宝就会喜欢。
三、提供被动操练习
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变换宝宝在床上、椅子上的姿势,鼓励他活动躯干、手臂和双腿。一个能控制自己头部、颈部的宝宝总是喜欢翻来滚去或玩着自己的手臂、双腿。还可以轻轻地拉住宝宝的腿,将它左右摆;让宝宝用手抱紧某一个东西,父母将他的手拉开再合拢。不过这些游戏只能持续几分钟,最好在换尿布、洗澡时做。多数父母喜欢和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让宝宝打滚。如果在地板上放个玩具能吸引宝宝的注意,那就鼓励他爬到那里。
四、提供触觉刺激
宝宝从小就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双手的触觉在整个触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冷热感、粗细感还是痛痒感,都是通过皮肤传到大脑皮层的。可以提供不同质地的布料如绒、缎、棉等搓揉宝宝的手臂、小腿和大腿,一边搓揉,一边告诉宝宝布料的触感,如“粗粗的”、“好柔软啊”、“硬硬的”。或者试着用羽毛或软牙刷刷宝宝的脚底,让宝宝体会不同的感觉,再用羽毛刷他的脸、手指等部位。还可以让宝宝的手触摸水、沙子、泥土、碎石、豌豆等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的东西,比较一下它们的区别。



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

1 不要对孩子“多话”嫌烦


首先,一定要接受孩子这阶段的多话现象。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应为孩子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他们忠实的听众。

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无论父母还是老师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

2 正确对待孩子的自言自语

了解有关孩子的心理发展,一些幼儿自言自语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当孩子自言自语时,不要急于打断或者要求孩子“别嘟嘟囔囔”,而要琢磨他们的话,要注意对孩子的不解、疑惑给予一定的启发。



怎样才能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家长您好,很欣慰家长可以正确地对待孩子的早期教育,孩子在家里的早期教育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前非常重要的阶段。首先,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她们会对家人产生强烈依恋的感情,稍微看不到家人就会觉得焦虑,再加上家长的迁就,很容易养成孩子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家长不需要过于迁就孩子,多带孩子与同伴交往,鼓励孩子大方地与同伴交往,在增强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其次孩子大小肌肉的协调性都不好,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如钓鱼、串珠等材料来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同时可以利用一些情景发展孩子大肌肉的协调性,如学小动物走路等。最后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避免为孩子包办的过多,为孩子上幼儿园做好准备!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您,望采纳哦!

主持人殷智贤:现在我们就是会看到孩子被否定的比较多,因为大人总是认为自己比较正确,其实你现在所认为的正确不意味着你掌握的是真理。当你把这个正确强加给孩子的时候,他如果真的奉行你所说的这个正确的话,不好说他将来是不是会因此而受到伤害,这个是不好说的。

  刘学颂:我下面会讲7个习惯,就是妈妈应该通过主要的哪些习惯帮助孩子更好地顺应本能,活用他的本能,从而让他大脑的主要部位得到充分的锻炼,开发他最大的潜能,其实也会涉及到您刚才说的这些问题。 第一个习惯,就是说不要只会批评孩子,因为这样你会毁灭孩子的挑战性,就是对新事物去挑战的精神。这个部位主要是要锻炼我们刚才说的当外部信息进入大脑的第一步,就是脑神经细胞这一部分。不要只会批评孩子,要心平气和的,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妈妈都在说怎么说都不听,苦口婆心,都说穿了也不听。实际上再回到我刚才讲的人的大脑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当你说的太多的时候他觉得这个存在对他是一种威胁,如果说得太多的话他相应的自我保护就会过多的发挥作用,他会抵御。明明没在听他装着在听,另外他开始撒谎,因为他觉得他说实话你会批评他,他就会开始撒谎。

  主持人殷智贤:所以可以理解,很小孩子的撒谎其实是大人教的。

  刘学颂:对,因为他觉得这个太危险了。实际上我们妈妈要帮助孩子很好的成长,就是要挖掉他过度自我保护的墙。我们天天跟孩子在一起,有时候会情绪失控,而且女性一旦发火会全身心的投入,会很急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我们都是觉得我为孩子好,但是实际上本末倒置,就是因为我们这样的行为去毁了孩子,过度的批评让他对自己不认可,我不敢做事了,因为我一做事就要犯错误,犯错误就要受到指责、批评。所以我不做了,我还是安稳的、平稳的待着,装着听懂了甚至撒谎,这个又跟我们妈妈一开始的期待完全相反的。 如果我们确实是一不小心火了,说得过分了,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安抚,不是说对他做错的这件事和孩子本身去生气,而孩子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不要过多的纠结他的错误和失败,而是要在这中间发现孩子实际上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说对不起,妈妈刚才说的太狠了,你看妈妈批评你的时候,你很诚恳的说你错了,你真了不起!你居然可以很诚恳的说你自己错了。而且蹲下身子来成为孩子的伙伴,孩子的本能是想寻求伙伴,哎呀,实际上妈妈小时候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你姥姥也生气了,但是妈妈从那儿以后知道自己不对,咱们下次努力,下次不这样做了。妈妈最重要的就像我们刚才讲到的本能,培养孩子喜欢人、喜欢事,充满好奇、充满挑战的精神,这才符合大脑的本能。而妈妈本身也要培养,与孩子共同成长,我们要尊重别人、要喜欢、要有好奇心。

  主持人殷智贤: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是分享成长经历的关系,而不是教训的关系。你成长过你把你的经验分享给孩子,并不是说孩子你必须听我的。

  刘学颂: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习惯,就是不要老批评孩子,因为就是你的一番好心通过批评本末倒置了,要跟孩子共同成长。 第二点就是不说老师的坏话,不要去说老师的坏话,因为这样会损坏孩子本身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兴趣、对人的兴趣。我们经常听到孩子偏科,语文挺好的,但是数学不好。

  主持人殷智贤:肯定是语文老师喜欢他或者孩子喜欢语文老师,他就会语文好。

  刘学颂:实际上再回到我们刚开始说的大脑流程,当他对这个符号贴了一个喜欢的感情标签之后,他到了前头前叶理解判断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件事情值得做。到后来自我报酬神经,很好这件事,我做了这件事我会很愉悦,我要奖励我自己,他的信念、他的意念就会生成。而且通过这种感情的分泌也好,他会更多的体验,他觉得很好玩,这件事情会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综合的学习。所以孩子天生的资质没有太大的差别,我们不要灌输什么偏科不偏科,这个好学那个不好学,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喜欢老师,喜欢这个科目,妈妈也不要说老师的坏话,要帮助孩子。因为这个老师很出色,非常聪明又很喜欢孩子,喜欢这样的老师很容易理所当然,但是老师也不是完人,很多老师也有自身的问题。喜欢好人这是谁都能做到的,但是正是因为有问题我们才去喜欢这个老师,帮助孩子找出哪怕是一点点这个老师好的地方。这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又是一种体验,又会激发他的信心、好奇心,这样孩子会不断地有好奇心,向上积极的情绪,这些都会促进他自我报酬神经的锻炼,A10神经群的锻炼,以及他动态核心的锻炼。这是第二个不要去说学校、说老师的坏话,这样是为了保持孩子对各个科、各个老师、周边的人喜欢、尊敬、敬畏的心态,这样实际上还是会促进你自身大脑的发育。

  主持人殷智贤:所以你看我们小时候受的圣贤教诲都是说多去看别人的好处,少去看别人的坏处,其实也是说因为我们生命的本能是在你看到别人好处的前提下获得激励和启发的。

  刘学颂:对,实际上圣贤教育都是。 第三点,就是不要允许孩子等会再做。我们也经常看到吃饭了,妈妈我先看完这个电视再说,然后你赶紧收拾玩具,妈妈等会我先玩会这个再说。实际上我们对孩子也没有办法,但是这个部分会特别影响你这个孩子正确判断事情、理解事情的能力,因为这个地方用到的是前头前叶。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真正的大家、真正的成功人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执行能力特别强,说到马上去做,而且他的判断非常快。因为在前头前叶脑的部位是帮助你进行事物的判断,磨磨蹭蹭,说了也不做,没有执行力的时候,你永远集中不起来,不专注。所以越专注,你的潜能越集中,你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你都不知道你的潜力有多大,这个是需要通过集中去实现的。但是我们让他这个今天做也行,明天做也行,现在做也行,将来做也行,这样的话就很难培养他专注的能力,也就是他的执行力和他的判断能力会很差很磨蹭。在这个过程中,将来这个孩子可能对事情的判断很慢,而且容易被周围人的意见所左右,这个也是妈妈要注意的第三个习惯。 第四个习惯就是妈妈们一定要注意不要什么事情都冲在孩子前面做,不要什么都对孩子下指示。因为这个锻炼的是A10神经群,这个如果妈妈都做了孩子就觉得没意思了。

  主持人殷智贤:因为不是他自己完成的,再有成就也是妈妈的,不是我的。

  刘学颂:对,我记得你们和谐家庭上次办了一个亲子夏令营电视台的节目,有一个小孩要退出比赛,原因是妈妈说的太多,就把孩子自身的自我报酬神经,自发的、自立的精神全部阻止了、停滞了。所以实际上我们自己觉得是对孩子好,但是我们替孩子做很多的过程中,把孩子才能成长的嫩芽亲手给摘掉了,特别的可惜。比如说我上次听了一个中国家庭文化委员会的委员长徐惟诚老先生讲,他说其实我们是文明的受益者,祖先传来了很多的文明,这个文明我们要传承给我们的孩子。孩子他要认知这个世界,要跟这个世界产生连接,他才有幸福感,而这个连接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动手能力,你们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享受。日常生活中哪怕是做家务,他都会在这一点点小的事情当中体验一点点的达成感、成就感。比如说我原来不会叠衣服我现在会叠了,我原来不会整理书我现在会整理了,这些都会促进他自我报酬神经的锻炼。

  主持人殷智贤:其实自信心的建立不是单一一个支点,好像只要会考试就有自信心,我们也注意到很多孩子考试成绩很好,但是因为生活能力极差,他在其他方面经常体会到挫败感,其实这个会很伤害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你会发现他的自信心极其脆弱,离开考试这个环境他其实是一个很自卑的人。

  刘学颂:对,其实孩子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能干的多,我们更主要的是要去激励他,要挑起他的兴趣,要把他的潜能帮他更好地发掘出来,而不是什么事都替他做。再回到刚才那个问题,就是空间认知能力他是通过正确的拿筷子、正确的走路、正确的坐姿,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磨炼的,包括家务,包括一些日常生活当中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让孩子去体验、去尝试,这样他才能够更完善的去发展。这是我们讲的第四个妈妈应该注意培养的习惯。 第五个就是要认真去听孩子的话。因为很多家长装着听,实际没在听,他认为孩子说的话不重要。

  主持人殷智贤:他认为孩子懂什么,我比你知道的多。

  刘学颂:对。实际上这样会特别影响孩子的独创能力,这个孩子就会因为你不在乎。

  主持人殷智贤:他的意愿没价值。

  刘学颂:对。他就会没有这种创造的欲望,这个时候其实是最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特思考的能力。就算孩子说的没有意思,你也要装作真好,你怎么会想到这个主意,你是怎么想到的,就是这样不断的激励他,就是怀着一颗感动敬畏的心去听孩子说话,那孩子会跟你同频共振。振动了之后他大脑的潜力会不断的得到开发,他会觉得真有意思,我还会再想别的。这样孩子独特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原创能力,他的创造性会得到极大的开发。

  主持人殷智贤: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为孩子做了很多安排,他认为他的安排是正确的,至于孩子提出的反对意见家长是漠视的。另外有一些时候孩子提出了一个想法,孩子只是提出了一个愿望,但是家长并没有问这个愿望发生的背后原因,结果可能错过了很多教育机会。我前两天听到一个例子,因为父亲值班,母亲跟儿子在家里共处。因为这个孩子已经大一些了,大概是9岁左右,这个孩子跟妈妈说今天爸爸值班,要么我跟妈妈一起睡吧。这个在往常妈妈断然否决,就说你都这么大的男孩了,不能再跟妈妈睡了,她认为这个教育理念是正确的。可是那一天她做了一个跟以往不同的反应,就说为什么你今天晚上要跟妈妈一起睡?这个时候她儿子表达出来的理由她特别的吃惊,她完全没有想到,后来她就接受了。所以你并不了解孩子说出这句话背后的动机是什么的时候,你就断然否决的话,伤害是肯定的。另一方面你可能错过了一个发现他智慧或者发现他潜能的一个珍贵机会。你会发现孩子提供给你的角度非常特别,你根本就没想到,你在自己已经习惯的角度里面作出判断,这个肯定是不可以的,这个就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挫败感。第六个习惯是什么呢?

  刘学颂:第六个习惯就是不要责备孩子的失败,这个地方可以培养他积极向上的能力,他不断坚持到底的能力。因为现在家长太在乎输赢,实际上结果不重要,现在很多孩子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大的发挥,很好的开发,最多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过分重视结果、重视效率。其实每一步都是过程,孩子失败的时候,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愿的时候,其实才是孩子更大开发潜能的契机。让孩子接受失败。因为只有失败的时候,老师或者是其他的教练或者是父母才能发现他哪个地方不足,这是他下一步更好成长的最好的契机。所以要让孩子享受失败,因为失败的时候就意味这你下一个更高的起点的契机开始了。比如说我在的小区六一儿童节举行小孩的游泳比赛,就看那帮家长急的,小孩一下了水妈妈拽爸爸推,就一定要让孩子成功拿第一名。

  主持人殷智贤:其实是大人的竞争心、攀比心,人家小孩本来没有这个想法的。

  刘学颂:对。所以当孩子考试考得好时候,一定表扬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成绩。当孩子输掉比赛的时候,一定批评的是这个事情在过程中我们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而不是批评孩子本身。因为每个过程都是享受,失败是一个特别好的体验,而大脑有一个本能,就是通过体验的记忆是最容易被形成记忆的。所以其实我们妈妈们为何不放宽一下心态,然后用从小时候的,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的失败和冒险,换来我们孩子给长远的发展,更好的明天。

  主持人殷智贤:我记得一个世界500强大公司的总裁在谈他怎么招人的时候,他一定会问这个人犯的最大的错误或者经历的最大失败是什么。一个人如果最大的失败是赔掉了一百万,他觉得这个人在公司里坐的职位不能太高,如果这个人曾经赔掉过一千万,那他就会敢用这个人。为什么?他说一个人犯过如此大的错误,他至少知道犯这么大的一个错误是因为什么。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有一天当危险发生他将毫无警觉。所以我记得台湾前几年曾经搞过一种夏令营,这种夏令营只培训学步机风行的时候,用学步机学走路的一代孩子。后来发现当这些孩子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他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对于危险非常迟钝。就是因为他们在学走路的时候,没有在反复摔跤过程中建立起身体对危机的预警系统。就像你刚才讲人有求生存的本能,本来身体会发出信号说好象有危险,你不一定看到所谓眼见为实的信息,但是你身体有本能的感觉,这个系统是要在失败中建立起来的,可是那一代用学步机学走路的孩子,他这个系统非常弱。最后那个夏令营给这些孩子补课,就是摔,就是在夏令营里用各种方式摔跟头,试图弥补这个系统。但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这种弥补都是有限的。

  刘学颂:是,因为没有顺应他的本能,合适的时间。

  主持人殷智贤:这是补救的方法,本来在他自然成长过程中他经历了一些失败之后,他可以建立比较完善的对事物的风险和收益评估的系统,但是错过了。

  刘学颂: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个习惯,就是不要允许孩子差不多就行了。

  主持人殷智贤:这个很重要。

  刘学颂:因为林教授在做日本国家游泳队精神指导的时候,一直跟踪这些运动员脑部血流的测定。发现当这个运动员发现还有10米就到目标了,这时候他的血流量发挥作用的强度,远远不如在途中要拼还早着的时候,这是人的本能。因为他觉得差不多了快要到终点了,他的自我报酬神经会停止,大脑就会觉得差不多了。所以大家在看北岛康介游泳的时候,他永远觉得我手碰到板的时候这不是目标,当他慢慢的回过头来看到出来他的成绩的时候,那才是他的目标。所以他永远不把他眼前的目标,想成最终比赛第一、第二,得金牌、银牌的板,触那个板的时候不是他的目标,他要回过来。因为他一旦想那个是他的目标,他大脑自动就会停止一些功能,这也是人的本能。所以我问林教授,我说很多的习惯要培养孩子,你说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什么?他说不计得失全力以赴。不要计较得失,因为一计较得失就会想到输赢、好坏,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还是第二名,这些都会让你觉得差不多了。这个过程中你就不会发挥你自己的真正本能,你要把精力放在过程当中,这个过程中我哪一点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一丝不苟。至于结果那都不是目的,是一个顺便而来的结果,当你真的不计得失,全力以赴一丝不苟地去拼搏的时候,你会发现结果是信手拈来的,因为你可以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当北岛康介得金牌的时候,记者问他你最后赢了的时候,你的动作是代表什么?他说我有什么动作,我记不得了,因为那个时候是完全忘我的一种心态。像北岛康介这个人他在游泳训练的时候,每一次训练刚才还在说笑,但是一旦要到游泳池旁边开始训练的时候,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比赛和训练对他没有差别。这样你在过程中不去考虑输赢,能不能得金牌、银牌,而是如何把每一步泳好,让我更集中、更专注的去游,这样才会出现我自己都不到的成绩。比如说我们带孩子背唐诗,带孩子学钢琴,不要说差不多;这孩子就差两个字,要背就把它背得一字不差,要练就练得一个音符都不错,这样从小就培养孩子坚持到底一丝不苟,不要计较结果、得失,而是能够全力以赴,这是孩子能够发挥最大潜能的最大秘诀。

  主持人殷智贤:特别好。感谢刘学颂女士今天跟我们分享了这么多珍贵而有益的知识和理念。和谐家庭基金今年的主题叫做“千万家庭共建和谐亲子关系”,事实上我们在延请各位专家来讲授如何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传递给大家一个信息,就是父母和孩子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并不是一个主宰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其实是要先基于父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完整而独立的,他都有他来到这个世间的价值。如果父母使用否定的、讽刺的、挖苦的这种态度来对待孩子,其实本身已经开始了对生命的伤害。如果漠视孩子的意愿强制孩子必须要服从自己的命令,那其实是意味着父母高高在上,用一种傲慢甚至自私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当然这样说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是不是说起来太严重了,其实我们都是为孩子好。我们都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绝大多数父母都是怀着一颗爱护孩子的心在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是教育本身还需要智慧,我们真正对孩子的爱护并不是说我希望为你好就一定是对孩子好,还需要了解正确的知识,知道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方式,抗拒什么样的方式,这样的话亲子关系才能真正和谐。 感谢今天刘学颂女士跟我们分享了这么多珍贵而有益的理念和知识,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和谐家庭基金公益大讲堂,下周四再见!祝广大网友过的愉快,祝各位家庭幸福,亲子关系和谐,谢谢!


#蔚桦卓# 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
(18954834992): 很多父母都会陪伴孩子玩,教一些东西,但是我们家因为要上班比较忙,所以也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都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但是爷爷奶奶比较娇惯,我觉得这样也不好,今年就给他报了一个乐赢机器人培训早教班,感觉半年下来孩子长大了不少,也懂事了不少,真的感觉很欣慰,挺好的.

#蔚桦卓#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
(18954834992): 6岁之前的早期干预教育都应该以家庭为核心,即以父母陪伴为主导的家庭亲子教育,绝不是以送到早教培训班为核心的教育方式.而家庭早教则可以适当借助辅助工具进行. 早期教育的特性是因材施教,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家做早教才是最有效的早教方式. 专家呼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应趁早,家庭最重要.父母的亲子陪伴,游戏互动才是最好最好的方式,回归家庭的早教,才是真正的早教.

#蔚桦卓# 怎样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18954834992): 宝宝还小,让宝宝吃好穿暖就行了,可以给宝宝看些看图识物的图片.

#蔚桦卓# 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18954834992): 早期教育应为孩子今后入小学学习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应让孩子参加一些符合其年龄特征的活动,如猜谜语,讲故事,唱儿歌,做游戏等等,以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蔚桦卓# 如何对宝宝进行教育呢?
(18954834992): 婴幼儿早期教育以哪些内容为主 早期教育应该根据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牲,把重点放在发展小儿的智力和个性品质培养上. 1.锻炼孩子的感知觉 婴幼儿感知觉...

#蔚桦卓# 怎么才能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18954834992): 在早期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地给宝宝提供画面较大.内容简单.与实物相近的图画书.让他们重复翻阅.让宝宝自己用手把图书打开.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画.体验手作用于图书而产生变化的乐趣.有重复翻阅的愿望.从而培养对图书的兴趣. 对图书有意识的注视.是早期阅读的基础.也是早期培养宝宝注意力的良好方法之一.越是有机会让宝宝看图书.看画册.宝宝注意的持久性就越能发展. 图书为家人和宝宝提供了一个相互交往、交谈的主题.一起观察的生动图形.有利于家长与宝宝的沟通.也有利于宝宝练习发音、积累词汇、学习说话.在这相对安静的图书阅读活动中.会对宝宝的智力发展更有利.且使亲子关系在最融洽的阅读气氛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蔚桦卓# 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呢?
(18954834992): 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进行早教的意思越来越强,从传统的言传身教到现在的给孩子报各种早教班,所有方法都不惜花费时间去尝试,就有一个目的只要为孩子好

#蔚桦卓# 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
(18954834992): 第一,为孩子制造一个良好的早教氛围.孩子虽然还没有分析判断能力,但是却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会模仿身边大人的一举一动,所以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候,大人最好谨言慎行,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这就是言传身教,早教的关键所在. 第二...

#蔚桦卓# 幼儿早期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
(18954834992): 学习游戏化 即寓教于乐,成人在玩中教,教之有意;孩子在玩中学,学之无意,由此培养孩子的兴趣.注意训练孩子的感觉器官 尤其是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各感觉器官的联合功能,这是发展形象思维的手段,也是进一步发展抽象逻辑思维...

#蔚桦卓# 怎样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
(18954834992): 1.运动 独立行走 这个阶段是婴儿学走路进展迅速的时期,开始他(她)可能仅是蹒跚地走几步,但他(她)很乐意一遍遍地走.父母要多给婴儿一些锻炼的机会,逐渐拉长练习的距离.可与婴儿一起玩扔球、捡球、找东西的游戏,训练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