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植的诗句 关于种树的诗句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 通 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4.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5.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6.野:一作“亩”。际:间。7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8.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9.荫(yìn):荫蔽。10.罗:罗列。11.暧暧(ài):昏暗,模糊。12.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14.虚室:空室。余闲:闲暇。15.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16.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赏析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这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关于种树的诗句如下:

1、《咏柳》

【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3、《南轩松》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译文】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是多么茂密。 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 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 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4、《青门柳》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译文】柳树的青色却是让人伤心的颜色,多少个离别的人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分别。附近的关卡周围也全是送别的人,每个人都折柳来送离别的友人。

5、《柳》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译文】柳树种植在溪桥边和山路旁边,与杏树和桃树相映.又好像懂得了离人思乡的无限情感,千万条柳丝飘下无数柳絮去招引迷人的春天。



步东坡(白居易)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
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
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
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
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
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
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白居易)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和乐天洛城春齐梁体八韵(刘禹锡)
帝城宜春入,游人喜意长。草生季伦谷,花出莫愁坊。
断云发山色,轻风漾水光。楼前戏马地,树下斗鸡场。
白头自为侣,绿酒亦满觞。潘园观种植,谢墅阅池塘。
至闲似隐逸,过老不悲伤。相问焉功德,银黄游故乡。
金缕曲/贺新郎(刘辰翁)
问何年种植。独成蹊、秾花烂漫,锦开千步。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并吹却、道边谢墅。黄四娘家今何在,也飘零、偎向前村住。千万恨,寄红雨。携壶藉草行歌暮。记前宵、深盟止酒,况堪扶路。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觉二三四五。更竹里、颠狂崔护。试语看花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君不见,曲江树。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刘得仁)
帝里余新第,朱门面碧岑。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阴。
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
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礼无青草隔,诗共白衣吟。
轩静留孤鹤,庭虚到远砧。掩关裁凤诏,开镜理琼簪。
种植今如此,尘埃永不侵。云奔投刺者,日日待为霖。
种茄(王冕)
种植便生地,还宜去草莱。
所期羞膳具,毋吝日滋培。
雨露恩时及,风霜气莫摧。
且令根本固,看尔实恢恢。
苇丛(翁洮)
得地自成丛,那因种植功。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倒影翘沙鸟,幽根立水虫。萧萧寒雨夜,江汉思无穷。

关于播种的诗句有哪些?~

1、《悯农》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2、《山农词》
唐代: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译文:老翁家贫住在山中,靠耕种三四亩山田为生,田亩少,赋税多,没有吃的。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一年到头,家中只剩下锄头、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饥。
从长江西面来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宝用斛来计量,就连船上养的狗也长年吃肉。
3、《寻陆鸿渐不遇》
唐代: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译文: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4、《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5、《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代: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关于种树的诗句如下:
1、《咏柳》
【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3、《南轩松》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译文】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是多么茂密。 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 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 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4、《青门柳》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译文】柳树的青色却是让人伤心的颜色,多少个离别的人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分别。附近的关卡周围也全是送别的人,每个人都折柳来送离别的友人。
5、《柳》作者:罗隐
朝代:唐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译文】柳树种植在溪桥边和山路旁边,与杏树和桃树相映.又好像懂得了离人思乡的无限情感,千万条柳丝飘下无数柳絮去招引迷人的春天。


#贡柯珠# 写一首播种的诗 -
(18965841767): 往常一样的小镇 往常一样的风景 单调的风 也还在刮着 微薄的香气 掉着踌躇的碎片 心底的何处 在摇动 可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相信自己 在着变幻的时代 自己若能不被改变 有过播撒种子的日子 有过撒水灌溉的日子 什么时候才能看见 希望的嫩芽 ...

#贡柯珠# 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诗句 -
(18965841767): 《归园田居》 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旧.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

#贡柯珠# 关于玉米的诗有哪些? -
(18965841767): 一,《感怀二首》 朝代【宋】;作者【杨公远】 桂薪玉米转煎熬,口体区区不胜劳. 今日难谋明日计,老年徒羡少年豪. 皮肤剥落诗方熟,鬓发沧浪画愈高. 自雇一寒成感慨,有谁能肯解绨袍. 译文:刚摘下来的玉米,熬成粥,非常好喝....

#贡柯珠# 有关于植树的诗
(18965841767): 从三月潮湿的手中 我们接过一个日子 接过锄头、铁锹 和成捆成捆的树苗 然后,走向田野、荒坡 栽种着一年一度的形式 也栽种着内心真实的渴望 让黄土不再流失 让风沙止住流浪的翅膀 让裸露的岩石 回归久远的风貌 我们逐水而居,佳木苍苍 ...

#贡柯珠# 春天播种,秋天丰收,根据诗意写诗句 -
(18965841767): 古风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如果你只要两句,前两句拿出来就是好诗句了.

#贡柯珠# 描写小菜苗的诗句有哪些 -
(18965841767): 1、风壤带三苗(唐·杜甫·《野望》) 2、风细药苗香(唐·常达·《山居八咏》) 3、仙苗足风露(宋·敖陶孙·《袁同史丈令赋所欲醉皓堂诗以为后日数椽张》) 4、风高绿野苗千顷(唐·罗隐·《寄三衢孙员外》) 5、松风何至羡山苗(宋·陆游·《述志》) 6、风炉亲候药苗香(宋·陆游·《累日无酒亦不肉食戏作此诗》) 7、江风迎苗旆(宋·司马光·《同次道元日宿尚书省听誓戒寄州邵不疑》) 8、光风小聚药苗肥(宋·魏新之·《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9、风吹原上苗(宋·刘子翚·《必源以古风见投词意甚远因为赋风吹原上苗勉》) 10、风吹苗已长(宋·赵蕃·《栽田行》)

#贡柯珠# 有没有什么关于"植树"或"植树节"的诗或者散文? -
(18965841767): 1.把三月攥在手中 然后遐想 你会感觉 那是一朵神奇的荫凉 只是这个三月很长很长 一个民族将它灌溉喂养了数千年 数千年后的又一个三月呵 依然呈荒芜光秃状,走进 林业部长或党报的号召文章 而这朵荫凉也很重很重 几代人都幻想将它搬进阳...

#贡柯珠# 赞无土栽培诗句 -
(18965841767): 不俱寒与署,休管天和土.秋食春硕果,荒漠生绿蔬.

#贡柯珠# 有没有关于耧的诗句,注意:耧是播种的一种用具
(18965841767): 《和圣俞农具诗其九耧种》宋 王安石 富家种论石,贫家种论斗.富贫同一时,倾泻应心手. 行看万垄空,坐使千箱有. 利物博如此,何惭在牛后. 《悯农》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耧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贡柯珠# 关于描写绿豆的诗 -
(18965841767): 1、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2、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