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人生哲理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毛姆表面上描写了主人公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表现了自己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紧紧缠绕着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头脑的问题是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何处理艺术和经验的关系,传统表达手段是否可靠以及对驾驭现代思维的崭新形式的探索等问题;

在经历了不断的波折后,克兰德终于醒悟艺术是具有极大的自主性独立性的东西,变换不同的叙述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局。现实生活是真实丑陋残酷无情的,因此表面上优美高雅的艺术只是对现实的粉饰,艺术的本质是虚假的。

在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还表现出了对传统艺术手段的极度不信任感,这种感觉使他在绘画表现上困难重重,一度陷入沉默仿惶无所作为的困境,不得不寻找适合自己表达的新途径;

毛姆在小说中加入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使小说具有很强的观念性,这种观念性使小说具有了丰富复杂的多重含义,通过表层和深层、叙述和观念的对抗,使小说具有广阔的张力和内涵,表现出浓厚的现代小说的特征。

《月亮和六便士》它的人物既不注重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也不是某种类型人物的代表,而往往是一种情欲一种精神的象征,人物形象模糊不情,像水墨画上远山背景一样被淡淡地做了虚化处理,往往给人以脂肪的捉摸不定感,读者需要根据作者布置的悬念,暗示、细节、启发以及某种可感的总体氛围去猜测推断;

然后才能逐渐发现隐含在人物背后的象征意义。这在思特夫克兰德身上突出体现出来,他在行为上总是具有不循常规的神秘性,不胜预防的突兀性,有着接连不断的不同寻常之举。在言语上沉默寡言,属于拙于交际的哑牛形象,他说起话来总是半吞半吐欲言又止;

或是短小零碎,简炼如电报;或者干脆躲开同读者直接的正面接触,而通过别的见证人进行旁敲侧击的侧面暗示,这往往给人以雾里观花隐约含混的印象,思特夫克兰德的这种表现一方面显示了他对既定语言的不信任感;

在他看来,由于丑陋不堪的现实生活的侵蚀,语言和它所指的事物之间的关联己被打破,语言己成为渗透着资产阶级功利观念的意识之网,成了“干瘪的物质”,己不能表现自己内心对事物真实意义的探索,因此自己说话不能不为寻找准确达意的词语而思寻搜索,迟疑不决。另一方面,他的行为也显示了他对暴露真实自我的恐惧和忧虑。

每次涉及自我的主题,他或者闪烁其辞,叉开话题,借以掩饰真实的内心;或者装聋作哑,闭口不谈,陷入长时间的沉思默想之中。即使被迫勉强应答,也是一问一答,极其简短,无丝毫交谈的热情和表露的欲望,在小说结尾,他干脆逃离了欧洲文明社会,躲避到人迹罕至的蛮荒海岛,想以此掩藏真实的自我。

思特夫克兰德的这两种情况,不论是对言语的极度不信任感抑或是对坦露真实自我的恐惧都显示出了很强的现代意味,这使得毛姆的小说具有了现代主义小说的某些特征。

《月亮和六便士》表现在对人类非理性意识特别是原始野性力量在文明社会作用的探索上。整个19世纪都认为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对形式、秩序、条理性和模式的尊崇顺服,寻找秩序条理、某种时间模式以超越纷杂的偶然事件成为当时作家追求的一种时尚。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开始也在刻板规矩的理性节奏中生活了多年,然而他不久发现在这种平静的生活秩序中他渐渐耗尽了自己的才华,精神上也丧失了活力,创造性日益萎缩。

于是他走向了生活的另一个极端,放任非理性意识的泛滥,用野蛮、原始、毫不留情的生命力量冲击着生活表层的理性秩序,他变成了一个阴郁傲慢、目空一切拥有无情的巨大力量的怪物,成了“从永恒黑暗的门槛那边发出的声音”,他的整个生活都处在罪孽与邪恶之中。

在文中最后经过不断探索,他终于醒悟了极端的理性与非理性都不是健康生活,健康的生活是两者间一种有节奏的振荡和惯性摆动,是这种不断变动的生活中瞬息的平衡点,人应当抱有真诚的勇气,对生活的忠恳态度,以此来抵御黑暗无情、庞大阴郁的原始自然力量。

故事梗概

小说大部分以自述者的眼光写成,自述者最初通过思特里克兰德的妻子介绍而相识。部分章节全部是由自述者回忆的他人的故事或自述(选择性的编辑或修饰了一些对话,特别是思特里克兰德的,因为文中说道思特里克兰德比起口头语言更倾向用身体语言表达)。 

思特里克兰德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伦敦的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股票经纪人。小说起始,他离开妻子和孩子到了巴黎,以艺术家(主要是画家)的身份过着贫穷却目中无人的充足的生活,夜宿于破败的酒店,疾病饥饿缠身。

在始终萦绕的强迫性的艺术表达的驱动下,思特里克兰德不关心物质上的安逸,漠视身边环境的艰难,但在巴黎时一直接受一名商业上成功的但已过气的荷兰画家、自述者的朋友戴尔克·施特略夫的帮助。后者随即认识到思特里克兰德的天赋。 

在施特略夫帮助思特里克兰德度过一场危及生命的重病后,施特略夫的妻子布兰奇因爱上了思特里克兰德而与她的丈夫分开。思特里克兰德随后抛弃了布兰奇(所有他想要的不过是一个模特而不是一段感情,小说的对话中思特里克兰德提及了此事但布兰奇愿意承担风险)。

随后布兰奇自杀身亡,成为又一个思特里克兰德对艺术和美的全身心追求下的牺牲品。

在巴黎的故事后,故事又从塔西提岛继续。思特里克兰德已经死了,自述者试图从他人的回忆中拼凑出他在岛上的生活。他发现思特里克兰德和一名当地女子发生关系并生下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死掉)并且创作上非常高产。

我们得知思特里克兰德因麻疯病去世前在塔西提岛度过了几年,在这之前还在法国港口马赛定居了一段时间。思特里克兰德留下了无数画作,但他的妻子根据他的遗愿,在他死后烧掉他因麻疯病失明前于其小屋墙上创作的杰作。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月亮和六便士



~


#帅时肢# 月亮与六便士名言 -
(15359646503):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2.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3.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帅时肢# 六便士和月亮是什么梗
(15359646503): 六便士和月亮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六便士代表现实与卑微,月亮象征了理想和崇高.意思是很多自视清高的人终日仰...

#帅时肢# 月亮与六便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
(15359646503):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帅时肢# 《月亮与六便士》 -
(15359646503): 1915年,毛姆凭借《人性的枷锁》一炮而红,有个评论家说书中的主人公菲力普:“像当时很多年轻人一样,贪图虚荣,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见脚下的六便士!”毛姆喜欢这个说法,便给下一本书起名《月亮与六便士》.

#帅时肢# 个性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
(15359646503):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人的一切禀赋中最根本的...

#帅时肢# 祝你六便士在手,月亮也未曾丢什么意思? -
(15359646503): 应该是祝你既抓住了现实,又没有丢弃理想的意思.出自《月亮和六便士》,这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便士是当时英国银币的最小单位,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这里的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

#帅时肢# 《月亮与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德是否真实存在. -
(15359646503): 斯特里克兰德是真实存在的.《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是个怪咖,他以前是伦敦证券经纪人,曾有一份安稳而体面的工作,有过一个幸福的家庭,经常跟上流社会的人打交道,这样的生活,不知道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即使遍地都是...

#帅时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 -
(1535964650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 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肠粻斑救职嚼办楔暴盲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