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号是怎么来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除号是怎么来的如下: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当时,人们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阿拉伯人曾用过两个数之间加一条短线“-”的方法表示相除,1631年,数学家W·奥特雷德也曾设想过用符号“:”表示除法,但没有推广开来。

此外,莱布尼兹在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Dissertatiodeartecombinatoria)中首次以冒号“:”表示除,后来也逐渐通用,至今仍在采用。数学中正式把目前的除号作为除法运算符号的,是瑞士数学家哈纳。

哈纳在计算时,遇到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却没有恰当的符号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他把阿拉伯人表示除法的小短线“-”和奥特雷德的除法记号“:”合二为一,用一条横线段“-”和两个小圆点“:”从中间分开,产生了表示除法的新记号“÷”,即除号。

扩展资料:

×乘号的由来:

人类很早就掌握了乘法运算。在我国,早在2000多年之前就已出现了“九九”乘法表,在西方也出现了格子乘法。1540年,德国数学家史提非用拉丁字母“m”表示乘法,它是拉丁语乘法“multiplicntio”一词的第一个字母。

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在其著作《数学之钥》(ClavisMathematicae)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後日渐流行,沿用至今。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换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

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1698年,莱布尼兹在给J.伯努利的一封信内提出以圆点“·”表示乘,以防“×”号与字母X相混淆。后来以“·”表示乘法的用法亦相当流行,现今欧洲大陆派(德、法、苏等国)规定以“·”作乘号。其它国家则以“×”作乘号,“·”为小数点。

在我国,这两种符号都采用,数字的乘法用“×”,而数字和字母相乘,或字母之间相乘则用“·”或者省略不写。



~


#裘缸虾# 除法的来源 -
(13560891535): 用久的水壶,锅炉壁上有一层灰黄色的沉淀物,它从何而来呢?我们知道,水中溶 有许多无机盐类如碳酸氢钙、碳酸氢镁和少量硫酸钙、氯化钙之类的钙、镁盐类.加热 时,碳酸氢盐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碳酸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而碳酸钙难溶于 水、碳酸镁微溶于水,于是便沉淀下来,用久的水壶、锅炉内于是有了“水垢”.“水 垢”导热性很差,用含“水垢”的水壶、锅炉烧水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对工厂锅炉来说 ,“水垢”积厚时,会自动剥落一部分下来,各部分受热不均匀还会引起爆炸.欲除去 “水垢”,可用很稀的盐酸和醋酸刷洗,然后立即倒掉酸液,并用清水洗净. 希望能帮助你,谢谢.

#裘缸虾# 除法的来历 -
(13560891535): 在很早很早以前,古巴比伦人就用过“倒数表”把除数表示成六十进位制的小数,通过乘以除数的倒数来做除法. 关于除法的符号,阿拉伯人曾用过两个数之间加一条短线的方法表示相除, 1631年,数学家奥特雷德也曾设想过用符号“:”表示除法,但没有推广开来. 数学上正式把目前的除号作为除法运算的符号,是瑞士数学家哈纳的功劳.哈纳在计算时,遇到把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却没有恰当的符号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他把阿拉伯人表示除法的小短线和奥特雷德的除法记号“:”合二为一,哈纳用一条横线段“-”把两个圆点“:”从中间分开,产生了表示除法的新记号,就是现在的除号. 1659年,哈纳在苏黎士出版的《代数学》中,正式把现在的除号作为除法运算的符号.

#裘缸虾# 除号的来历数学小故事 10字左右 -
(13560891535): 除号➗是在十七世纪由瑞士人拉恩创造的.他用一横把两个小圆点分开,表示分解.

#裘缸虾# 你们知道除法的来历吗???? -
(13560891535): 就是当乘法需要逆运算的时候,除法就应运而生了. 很久以前就有了,具体的不知道,好象在西汉时就有了 两者结合一下就好了嘛

#裘缸虾# 乘号,除号,加号,减号,方程的来历. 急呀!!!
(13560891535): 加、减号:中国至少在商代(约三千年前),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一样,都没有加法符号,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就表示相加.在今天的带分数写法中仍可以看到这种遗迹.到公元三世纪,希腊出现了减号“↑...

#裘缸虾# 除号是那国人发明的??
(13560891535): 瑞士人 现今之除号“÷”称为雷恩记号(Rahn's 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於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引用为除号.

#裘缸虾# 除号怎么打出来??? -
(13560891535): 除号,就是 :( /)符号. 要不然,打开word文档.插入特殊符号在那里,再复制过来也可以.

#裘缸虾# 除法是谁发明的 -
(13560891535): 除法运算所使用的除号“÷”被称为雷恩记号,因为它是瑞典人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首先使用的.1668年,他这本书译成英文出版,这个记号得以流行起来,直到现在. 1666年,莱布尼兹在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中首次用“:”作为除号,后来逐渐通用,现在德国、前苏联等国一直在使用.

#裘缸虾# 除号出现在1659年
(13560891535): 除号的来历除法运算所使用的除号“÷”被称为雷恩记号,因为它是瑞典人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首先使用的.1668年,他这本书译成英文出版,这个记号得以流行起来,直到现在. 1666年,莱布尼兹在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

#裘缸虾# 除法的来历我不知道
(13560891535): 除法运算所使用的除号“÷”被称为雷恩记号,因为它是瑞典人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首先使用的.1668年,他这本书译成英文出版,这个记号得以流行起来,直到现在. 1666年,莱布尼兹在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中首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