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有哪些 软件测试的方法一共有几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1.负载测试

在这里,负载测试指的是最常见的验证一般性能需求而进行的性能测试,在上面我们提到了用户最常见的性能需求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因此负载测试主要是考察软件系统在既定负载下的性能表现。我们对负载测试可以有如下理解:

(1)负载测试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观察在一定条件下软件系统的性能表现。

(2)负载测试的预期结果是用户的性能需求得到满足。此指标一般体现为响应时间、交易容量、并发容量、资源使用率等。

2.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为了考察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极端条件可以是超负荷的交易量和并发用户数。注意,这个极端条件并不一定是用户的性能需求,可能要远远高于用户的性能需求。可以这样理解,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不同的是,压力测试的预期结果就是系统出现问题,而我们要考察的是系统处理问题的方式。比如说,我们期待一个系统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处理速度可以变慢,但不能系统崩溃。因此,压力测试是能让我们识别系统的弱点和在极限负载下程序将如何运行。

例子:负载测试关心的是用户规则和需求,压力测试关心的是软件系统本身。对于它们的区别,我们可以用华山论剑的例子来更加形象地描述一下。如果把郭靖看做被测试对象,那么压力测试就像是郭靖和已经走火入魔的欧阳峰过招,欧阳锋蛮打乱来,毫无套路,尽可能地去打倒对方。郭靖要能应对住,并且不能丢进小命。而常规性能测试就好比郭靖和黄药师、洪七公三人约定,只要郭靖能分别接两位高手一百招,郭靖就算胜。至于三百招后哪怕郭靖会输掉那也不用管了。他只要能做到接下一百招,就算通过。

思考

我们在做软件压力测试时,往往要增加比负载测试更多的并发用户和交易,这是为什么?

3.并发测试

验证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一般是和服务器端建立大量的并发连接,通过客户端的响应时间和服务器端的性能监测情况来判断系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并发能力指标。负载测试往往就会使用并发来创造负载,之所以把并发测试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并发测试往往涉及服务器的并发容量,以及多进程/多线程协调同步可能带来的问题。这是要特别注意,必须测试的。

4.基准测试

当软件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模块的时候,需要做基准测试,以判断新模块对整个软件系统的性能影响。按照基准测试的方法,需要打开/关闭新模块至少各做一次测试。关闭模块之前的系统各个性能指标记下来作为基准(Benchmark),然后与打开模块状态下的系统性能指标作比较,以判断模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稳定性测试

“路遥知马力”,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和性能测试有关的稳定性测试,即测试系统在一定负载下运行长时间后是否会发生问题。软件系统的有些问题是不能一下子就暴露出来的,或者说是需要时间积累才能达到能够度量的程度。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测试呢?因为有些软件的问题只有在运行一天或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暴露。这种问题一般是程序占用资源却不能及时释放而引起的。比如,内存泄漏问题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才会慢慢变得显著,在运行初期却很难检测出来;还有客户端和服务器在负载运行一段时间后,建立了大量的连接通路,却不能有效地复用或及时释放。

6.可恢复测试

测试系统能否快速地从错误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比如,在一个配有负载均衡的系统中,主机承受了压力无法正常工作后,备份机是否能够快速地接管负载。可恢复测试通常结合压力测试一起来做。

提示:每种测试有其存在的空间和目的。当我们接手一个软件项目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选择去做哪一种测试,这应该根据当前软件过程阶段和项目的本身特点来做选择。比如,在集成测试的时候要做基准测试,在软件产品每个发布点要做性能测试。

1.负载测试

在这里,负载测试指的是最常见的验证一般性能需求而进行的性能测试,在上面我们提到了用户最常见的性能需求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 。因此负载测试主要是考察软件系统在既定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我们对负载测试可以有如下理解:
(1)负载测试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观察在一定条件下软件系统的性能表现。
(2)负载测试的预期结果是用户的性能需求得到满足。此指标一般体现为响应时间、交易容量、并发容
量、资源使用率等。

2.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为了考察系统在**条件下的表现,条件可以是超负荷的交易量和并发用户数。注意,这个条件并不一定是用户的性能需求,可能要远远高于用户的性能需求。可以这样理解,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不同的是,压力测试的预期结果就是系统出现问题,而我们要考察的是系统处理问题的方式。比如说,我们期待一个系统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处理速度可以变慢,但不能系统崩溃。因此,压力测试是能让我们识别系统的弱点和在极限负载下程序将如何运行。
例子:负载测试关心的是用户规则和需求,压力测试关心的是软件系统本身。

3.并发测试

验证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一般是和服务器端建立大量的并发连接,通过客户端的响应时间和服务器端的性能监测情况来判断系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并发能力指标。负载测试往往就会使用并发来创造负载,之所以把并发测试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并发测试往往涉及服务器的并发容量,以及多进程/多线程协调同步可能带来的问题。这是要特别注意,必须测试的。

4.基准测试

当软件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模块的时候,需要做基准测试,以判断新模块对整个软件系统的性能影响。
按照基准测试的方法,需要打开/关闭新模块至少各做一次测试。关闭模块之前的系统各个性能指标记下来作为基准(Benchmark),然后与打开模块状态下的系统性能指标作比较,以判断模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稳定性测试

“路遥知马力”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和性能测试有关的稳定性测试,即测试系统在一定负载下运行长时间后是否会发生问题。软件系统的有些问题是不能一下子就暴露出来的,或者说是需要时间积累才能达到能够
度量的程度。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测试呢?因为有些软件的问题只有在运行一天或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暴露。这种问题一般是程序占用资源却不能及时释放而引起的。比如,内存泄漏问题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才会慢慢变得显著,在运行初期却很难检测出来;还有客户端和服务器在负载运行一段时间后,建立了大量的连接通路,却不能有效地复用或及时释放。

6.可恢复测试

测试系统能否快速地从错误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比如,在一个配有负载均衡的系统中,主机承受了
压力无法正常工作后,备份机是否能够快速地接管负载。可恢复测试通常结合压力测试一起来做。

1.负载测试

在这里,负载测试指的是最常见的验证一般性能需求而进行的性能测试,在上面我们提到了用户最常见的性能需求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因此负载测试主要是考察软件系统在既定负载下的性能表现。我们对负载测试可以有如下理解:

(1)负载测试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观察在一定条件下软件系统的性能表现。

(2)负载测试的预期结果是用户的性能需求得到满足。此指标一般体现为响应时间、交易容量、并发容量、资源使用率等。

2.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为了考察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极端条件可以是超负荷的交易量和并发用户数。注意,这个极端条件并不一定是用户的性能需求,可能要远远高于用户的性能需求。可以这样理解,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不同的是,压力测试的预期结果就是系统出现问题,而我们要考察的是系统处理问题的方式。比如说,我们期待一个系统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处理速度可以变慢,但不能系统崩溃。因此,压力测试是能让我们识别系统的弱点和在极限负载下程序将如何运行。

例子:负载测试关心的是用户规则和需求,压力测试关心的是软件系统本身。对于它们的区别,我们可以用华山论剑的例子来更加形象地描述一下。如果把郭靖看做被测试对象,那么压力测试就像是郭靖和已经走火入魔的欧阳峰过招,欧阳锋蛮打乱来,毫无套路,尽可能地去打倒对方。郭靖要能应对住,并且不能丢进小命。而常规性能测试就好比郭靖和黄药师、洪七公三人约定,只要郭靖能分别接两位高手一百招,郭靖就算胜。至于三百招后哪怕郭靖会输掉那也不用管了。他只要能做到接下一百招,就算通过。

思考

我们在做软件压力测试时,往往要增加比负载测试更多的并发用户和交易,这是为什么?

3.并发测试

验证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一般是和服务器端建立大量的并发连接,通过客户端的响应时间和服务器端的性能监测情况来判断系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并发能力指标。负载测试往往就会使用并发来创造负载,之所以把并发测试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并发测试往往涉及服务器的并发容量,以及多进程/多线程协调同步可能带来的问题。这是要特别注意,必须测试的。

4.基准测试

当软件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模块的时候,需要做基准测试,以判断新模块对整个软件系统的性能影响。按照基准测试的方法,需要打开/关闭新模块至少各做一次测试。关闭模块之前的系统各个性能指标记下来作为基准(Benchmark),然后与打开模块状态下的系统性能指标作比较,以判断模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稳定性测试

“路遥知马力”,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和性能测试有关的稳定性测试,即测试系统在一定负载下运行长时间后是否会发生问题。软件系统的有些问题是不能一下子就暴露出来的,或者说是需要时间积累才能达到能够度量的程度。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测试呢?因为有些软件的问题只有在运行一天或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暴露。这种问题一般是程序占用资源却不能及时释放而引起的。比如,内存泄漏问题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才会慢慢变得显著,在运行初期却很难检测出来;还有客户端和服务器在负载运行一段时间后,建立了大量的连接通路,却不能有效地复用或及时释放。

6.可恢复测试

测试系统能否快速地从错误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比如,在一个配有负载均衡的系统中,主机承受了压力无法正常工作后,备份机是否能够快速地接管负载。可恢复测试通常结合压力测试一起来做。

提示:每种测试有其存在的空间和目的。当我们接手一个软件项目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选择去做哪一种测试,这应该根据当前软件过程阶段和项目的本身特点来做选择。比如,在集成测试的时候要做基准测试,在软件产品每个发布点要做性能测试。

常见性能测试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解释一下?
1.负载测试
在这里,负载测试指的是最常见的验证一般性能需求而进行的性能测试,在上面我们提到了用户最常见的性能需求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 。因此负载测试主要是考察软件系统在既定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我们对负载测试可以有如下理解:
(1)负载测试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观察在一定条件下软件系统的性能表现。
(2)负载测试的预期结果是用户的性能需求得到满足。此指标一般体现为响应时间、交易容量、并发容
量、资源使用率等。

2.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为了考察系统在**条件下的表现,条件可以是超负荷的交易量和并发用户数。注意,这个条件并不一定是用户的性能需求,可能要远远高于用户的性能需求。可以这样理解,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不同的是,压力测试的预期结果就是系统出现问题,而我们要考察的是系统处理问题的方式。比如说,我们期待一个系统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处理速度可以变慢,但不能系统崩溃。因此,压力测试是能让我们识别系统的弱点和在极限负载下程序将如何运行。
例子:负载测试关心的是用户规则和需求,压力测试关心的是软件系统本身。

3.并发测试
验证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一般是和服务器端建立大量的并发连接,通过客户端的响应时间和服务器端的性能监测情况来判断系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并发能力指标。负载测试往往就会使用并发来创造负载,之所以把并发测试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并发测试往往涉及服务器的并发容量,以及多进程/多线程协调同步可能带来的问题。这是要特别注意,必须测试的。

4.基准测试
当软件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模块的时候,需要做基准测试,以判断新模块对整个软件系统的性能影响。
按照基准测试的方法,需要打开/关闭新模块至少各做一次测试。关闭模块之前的系统各个性能指标记下来作为基准(Benchmark),然后与打开模块状态下的系统性能指标作比较,以判断模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稳定性测试
“路遥知马力”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和性能测试有关的稳定性测试,即测试系统在一定负载下运行长时间后是否会发生问题。软件系统的有些问题是不能一下子就暴露出来的,或者说是需要时间积累才能达到能够
度量的程度。为什么会需要这样的测试呢?因为有些软件的问题只有在运行一天或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暴露。这种问题一般是程序占用资源却不能及时释放而引起的。比如,内存泄漏问题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才会慢慢变得显著,在运行初期却很难检测出来;还有客户端和服务器在负载运行一段时间后,建立了大量的连接通路,却不能有效地复用或及时释放。

6.可恢复测试
测试系统能否快速地从错误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比如,在一个配有负载均衡的系统中,主机承受了
压力无法正常工作后,备份机是否能够快速地接管负载。可恢复测试通常结合压力测试一起来做。

1 密度与相对密度(Density andrelative density)

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单位是百万克/米3 (Mg/m3)或千克/米3(kg/m3)或克/厘米3(g/cm3)。

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各自规定的条件下之比。符号为d,无量纲量。一般参考物质为空气或水:当以空气作为参考物质时,在标准状态(0℃和101.325kPa)下干燥空气的密度为1.293kg/m3(或1.293g/L)。

测试方法:浮力法、水中置换法、比重瓶法、gamma球浸渍法、饱和水法、表面涂抹法等

测试仪器:

2 凝固点(Freezingpoint)

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是液体的蒸气压与其固体的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在一定压强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非晶体物质则无凝固点。

测试方法:过冷法

测试仪器:

3 熔点与熔点范围(Melting point and Melting range)

熔点是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熔点范围是指用毛细管法所测定的从该物质开始熔化至全部熔化的温度范围。

测试方法:毛细管法

测试仪器:

4 结晶点(Crystalpoint)

系指液体在冷却过程中,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相变温度。

测试方法:双套管法

测试仪器:

5 倾点(Pourpoint)

表示液体石油产品性质的指标之一。系指样品在标准条件下冷却至开始停止流动的温度,也就是样品冷却时还能倾注时的最低温度。

测试方法:倾斜试管法、旋转测试法、自动气压脉冲测试法

测试仪器:

6 沸点(Boilingpoint)

液体受热发生沸腾而变成气体时的温度。或者说是液体和它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温度。一般来说,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大。

测试方法:常量法、微量法

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前端性能测试,后端性能测试,代码级性能测试,压力测试,配置测试,并发测试,可靠性测试,具体资料可以从黑马程序员官网获取了解一下。他们也有自己的视频库,可以看老师的讲解,内容也很有深度。

1、从是否关心内部结构来看
(1)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是一种按照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编码结构,设计测试数据并完成测试的一种测试方法。
(2)黑盒测试:又称为数据驱动测试,把测试对象当做看不见的黑盒,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的情况下,测试者仅依据程序功能的需求规范考虑,确定测试用例和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它是站在使用软件或程序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的测试。
(3)灰盒测试:是一种综合测试法,它将“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结合在一起,是基于程序运行时的外部表现又结合内部逻辑结构来设计用例,执行程序并采集路径执行信息和外部用户接口结果的测试技术。
2、从是否执行代码看
(1)静态测试:指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2)动态测试:是指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分析运行效率、正确性和健壮性等性能指标。
3、从开发过程级别看
(1)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或功能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其目的在于检验程序各模块是否存在各种差错,是否能正确地实现了其功能,满足其性能和接口要求。
(2)集成测试:又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是单元测试的多级扩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序测试。旨在检验软件单元之间的接口关系,以期望通过测试发现各软件单元接口之间存在的问题,最终把经过测试的单元组成符合设计要求的软件。
(3)系统测试:是为判断系统是否符合要求而对集成的软、硬件系统进行的测试活动、它是将已经集成好的软件系统,作为基于整个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人员、数据等其他系统元素结合在一起,在实际运行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一系列的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
在系统测试中,对于具体的测试类型有:
(1)功能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功能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以验证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2)性能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功能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以验证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3)接口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的接口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
(4)人机交互界面测试:对所有人机交互界面提供的操作和显示界面进行的测试,以检验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5)强度测试:强制软件运行在异常乃至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设计的极限状态到超出极限),验证软件可以运行到何种程序的测试。
(6)余量测试:对软件是否达到规格说明中要求的余量的测试。
(7)安全性测试:检验软件中已存在的安全性、安全保密性措施是否有效的测试,
(8)可靠性测试:在真实的或仿真的环境中,为做出软件可靠性估计而对软件进行的功能(其输入覆盖和环境覆盖一般大于普通的功能测试)
(9)恢复性测试:对有恢复或重置功能的软件的每一类导致恢复或重置的情况,逐一进行的测试。
(10)边界测试:对软件处在边界或端点情况下运行状态的测试。
(11)数据处理测试:对完成专门数据处理功能所进行的测试。
(12)安装性测试:对安装过程是否符合安装规程的测试,以发现安装过程中的错误。
(13)容量测试:检验软件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的测试。
(14)互操作性测试:为验证不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能力而进行的测试。
(15)敏感性测试:为发现在有效输入类中可能引起某种不稳定性或不正常处理的某些数据的组合而进行的测试。
(16)标准符合性测试:验证软件与相关国家标准或规范(如军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一致性的测试。
(17)兼容性测试:验证软件在规定条件下与若干个实体共同使用或实现数据格式转换时能满足有关要求能力的测试。
(18)中文本地化测试:验证软件在不降低原有能力的条件下,处理中文能力的测试。
4、从执行过程是否需要人工干预来看
(1)手工测试:就是测试人员按照事先为覆盖被测软件需求而编写的测试用例,根据测试大纲中所描述的测试步骤和方法,手工地一个一个地输 入执行,包括与被测软件进行交互(如输入测试数据、记录测试结果等),然后观察测试结果,看被测程序是否存在问题,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会有一场发生,属于比较原始但是必须执行的一个步骤。
(2)自动化测试:实际上是将大量的重复性的测试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完成,通常是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模拟手动测试步骤,执行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过程(全自动测试就是指在自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由程序自动完成测试的全过程;半自动测试就是指在自动测试过程中,需要手动输入测试用例或选择测试路径,再由自动测试程序按照人工指定的要求完成自动测试)
5、从测试实施组织看
(1)开发测试:开发人员进行的测试
(2)用户测试:用户方进行的测试
(3)第三方测试:有别于开发人员或用户进行的测试,由专业的第三方承担的测试,目的是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客观性
6、从测试所处的环境看
(1)阿尔法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2)贝塔测试:是用户公司组织各方面的典型终端用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贝塔版本,并要求用户报告

扩展资料软件测试的内容:
1 得到需求、功能设计、内部设计说书和其他必要的文档
2 得到预算和进度要求
3 确定与项目有关的人员和他们的责任、对报告的要求、所需的标准和过程 ( 例如发行过程、变更过程、等等 )
4 确定应用软件的高风险范围,建立优先级、确定测试所涉及的范围和限制
5 确定测试的步骤和方法 ── 部件、集成、功能、系统、负载、可用性等各种测试
6 确定对测试环境的要求 ( 硬件、软件、通信等 )
7 确定所需的测试用具 (testware) ,包括记录 / 回放工具、覆盖分析、测试跟踪、问题 / 错误跟踪、等等
8 确定对测试的输入数据的要求
9 分配任务和任务负责人,以及所需的劳动力
10 设立大致的时间表、期限、和里程碑
11 确定输入环境的类别、边界值分析、错误类别
12 准备测试计划文件和对计划进行必要的回顾
13 准备白盒测试案例
14 对测试案例进行必要的回顾 / 调查 / 计划
15 准备测试环境和测试用具,得到必需的用户手册 / 参考文件 / 结构指南 / 安装指南,建立测试跟踪过程,建立日志和档案、建立或得到测试输入数据
16 得到并安装软件版本
17 进行测试
18 评估和报告结果
19 跟踪问题 / 错误,并解决它
20 如果有必要,重新进行测试
21 在整个生命周期里维护和修改测试计划、测试案例、测试环境、和测试用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软件测试


#山伏侨# 测试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
(17632001376): 1、恢复测试 恢复测试主要检查系统的容错能力.当系统出错时,能否在指定时间间隔内修正错误并重新启动系统.恢复测试首先要采用各种办法强迫系统失败,然后验证系统是否能尽快恢复.对于自动恢复需验证重新初始化(reinitialization...

#山伏侨# 涂膜性能测试的方法 -
(17632001376): 1表干,常用方法有吹棉球、指触干和小玻璃球法.通常用指触干方便 2实干,有压滤纸法.压棉球法、刀片法和厚层干燥法. 3细度,用刮板细度计 4附着力 简单的就用十字划格法(简单方面),复杂点的用划痕法,扭开法,拉开法 5冲击强度,落锤试验(通常) 6耐盐水 用3%氯化钠盐水浸泡2/3 7耐水 耐常温水,耐沸水,加速耐水法. 这都是《涂料工艺》上的,感兴趣卖一本涂料工艺看看吧.

#山伏侨# 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有哪些? -
(17632001376): 优化大师,超级兔子,everest都可以

#山伏侨# 谁能介绍下性能测试的方法呢?
(17632001376): 我一本正经地胡说一下吧. 但是,要记住,因为更改了测试参数(比如rampup周期或用户的考虑时间(thinktime)),测试的结果肯定也会改变

#山伏侨# 电脑性能测试方法或软件 -
(17632001376): cpu用cpu z 硬盘用hdd tune 显卡用3dmax 你若用vista,在我的电脑 属性 中有评分这项

#山伏侨# 性能测试方法有那一些?
(17632001376): ,容量规划测试通常都使用较缓慢的ramp-up(下文有定义),但是如果应用程序在一天之中的某个时段中有快速突发的流量,那么自然应该修改测试以反映这种情况

#山伏侨# 性能测试的实现方法是什么 -
(17632001376): 狭义的软件性能测试指为验证软件性能指标、评估系统服务能力、推荐系统软硬件配置、完成系统性能优化等而开展的测试活动;广义的软件性能测试指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相关性能测试方法配合完成的系统测试活动,包括可靠性测试、可恢复性...

#山伏侨# 怎样能测试电脑的性能好坏? -
(17632001376): 简单点就是用优化大师里面的工具测试 高级点就用3dmark2005 再就是看内存和cpu,二手电脑内存最好是256m以上的, 不少朋友在新装电脑以后不能确定自己的电脑性能究竟如何.究竟应该如何测试自己爱机的性能呢?常看电脑评测文章的...

#山伏侨# 要做好性能测试,该掌握些什么? -
(17632001376): 这类问题之前也被问到很多次了,所以这次干脆整理一下,发个主题供同行们参考.如果需要补充,也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如果想真的做好性能测试,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简单列一下吧. 1. 精通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