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25岁时写了《滕王阁序》。这是什么水平呢? 如何看待《滕王阁序》中王勃的思想感情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写出了《滕王阁序》当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水平。王勃在25岁时写了这样一篇文章,真是个天才。



公元675年,王勃路过南昌看望家人。当时,洪州的祭司阎伯屿重建了滕王阁,并为客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伯屿想让女婿孟才子出风头,假装邀请所有在场的客人为滕王阁写序言。其他客人知道伯屿想让他的女婿写文,所以他们都拒绝了。



却发现王勃真的开始写作了。所以伯屿起初非常生气,生气地离开桌子,假装去厕所,派他的人去看王勃写的文章,读给他听。王勃从写“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开始,伯屿觉得这是陈词滥调。下面两句话:“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伯屿补充道:“这只不过是些旧事。”却发现下面的王勃,像一个老赛车手一样,失去了控制,写了许多十分完美的诗句。当写道“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时,仆人向伯屿报告了这件事,他犹豫着什么也没说。当王勃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名言时,伯屿才感叹道:“这真是天才,当仙人也!”所以连厕所不再上了。他出来站在王勃旁边,看着他完成写作。



可以看出,《滕王阁序》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牛在哪里呢?让我为你慢慢分析一下。《滕王阁序》的第一个特点是它使用了许多典故,几乎是一个接一个,这已经成为中学生的噩梦。这么多典故真的很难记住。因为使用了许多典故,虽然语言简洁,但它能表达丰富的思想。《滕王阁序》只有几百个字,相当于一篇中学作文的长度,但当我学习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写了几千个字。

用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在使用一个用典,你的脑海中必须至少有10到100个用典的储备。此外,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最有意义的典故并写出这么工整四六骈文并不容易。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使用了几十个典故,但他可以一笔到位,而且都非常恰当,这简直是一个“人肉数据库”。

因此《滕王阁序》是一个可怕的炫技之文。面对滕王阁的宴会上这么多有名的才子,王勃打算炫耀他的才华,确实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当然,如果《滕王阁序》只是一部浮华的作品,它就不会成为学习文言文的必经之路,更不用说被列入中学课本了。《滕王阁序》最大的优点是它不仅让人眼花缭乱,而且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和思想。

古人对骈文有很多批评,主要是因为骈文过分注重对仗、典故等形式事物,而忽略了思想的表达。然而,《滕王阁序》却没有这样的问题。



在滕王阁序的第一段,首先描述了为什么写这样一个序言,并赞扬了在场的客人。在第二段,写了滕王阁的壮丽,在第三段,写了从远处看到的美丽景色。这些都是正常的,然而后面王勃开始发挥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第四段,王勃从舞台向远处望去,想起宇宙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于是他开始感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的乐极生悲和陈子昂的《幽州门楼序》的慷慨庄重。

在第五段中,王勃认为自己在宇宙中,悲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用曾经怀才不遇的人比喻自己。

当然,作为一个有前途的25岁年轻人,这样的写确实有点自夸但并不狂妄。因此,王勃在第六段中一扫他愈渐低落的情绪,表现出一种热情向上的态度。可以说,王勃利用阎伯屿的宴会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推销。在座的各位都会记得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有着非凡的文学天赋和崇高的抱负。



因为《滕王阁序》写得很好,所以人们常常忽视了序后的《滕王阁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品这首诗,这首诗意境幽远,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借鉴里面诗句的,李白是大唐最伟大的诗人,可想而知《滕王阁诗》有多棒了。



我们熟知《滕王阁序》,大多是从高中课本中得知的,而《滕王阁序》的文学水平,是非常高的,可谓是“千古绝唱”。

关于《滕王阁序》的水平,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其一:当事人阎都督的反应。

王勃当时在滕王阁只是路过,阎都督知道王勃有名气,就让他参加宴会。阎都督这次宴会,其实是想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华。阎都督让孟学士提前准备好一篇文章,在宴会举办时以“即兴而作”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参加宴会的人心里也明白。

于是,当阎都督让参加宴会的文人雅士为这次宴会作序时,大家都推辞不写,就在这时,作为晚辈的王勃却接过了纸笔。阎都督一看,气得离开宴席,走进里屋,然后让人去看王勃到底写了什么,把内容报给他。

当来人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时,阎都督冷哼一声:“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当来人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阎都督沉默不语;当来人再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都督再也忍不住地叹服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可见,从当事人阎都督的反应来看,王勃的《滕王阁序》水平是何等的高。

其二:历代著名人物的评价。

王勃的《滕王阁序》传颂了一千多年,历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多有评价,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评价王勃的《滕王阁序》的。

首先,我们看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是怎么评价的。唐朝人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写到: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关,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

韩愈想要亲自去看滕王阁并读王勃的《滕王阁序》用来忘记忧愁,可见在韩愈眼中,《滕王阁序》的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另外,宋朝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王勃》中写道:勃为文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书之,初不加点,时谓腹稿,《滕王阁序》“落霞孤鹜”之语,至今称之

计有功认为王勃一气呵成,而文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字句更是被称颂至今。可见,计有功对王勃的《滕王阁序》的评价非常高。

其三:《滕王阁序》本身的文学艺术水平点评。

是如果说历史名人对王勃的《滕王阁序》赞誉甚高,那么《滕王阁序》被选入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教材中,则是今人对这篇文章的肯定。

王勃的这篇文章句式错落,节奏分明,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整篇文章采用对偶的形式,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句子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称整齐;内容上,几乎是通篇用典,而且用得比较自然、恰当,显得典雅、工巧。

记得当初读到《滕王阁序》时,就被王勃的才华深深吸引,虽然老师没有要求全篇背诵,自己还是背了下来(不过多年后的今天还是把大多内容还给了老师和课本)。

对于王勃的《滕王阁序》,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喜欢文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津城沐雨,更多有趣的文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滕王阁序》,《旧唐书》,《新唐书》,《中国通史》。



王勃的《滕王阁序》在古文中是排列第一的骈体文,它的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绝句。他做(滕王阁序)即席作文,出口成章,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结构严密,逻辑严谨,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用大量的典故来叙事抒情,而且用典自然而恰当。写作一气呵成,用词铿锵有力,气势排山倒海,文采斐然,巧夺天工,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条一色。然而这也只是写景,还有一句,更有内涵,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引用了汉代典故,一个人的成功,需要自身努力,需要能力和情商,也需要运势,其中深意更需要自身领悟。所以,简要以此观之,有写景。有写人生,有骈文的美感,更有人生的深意。作者王勃作为初唐四杰,滕王阁又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序作为一种中华优秀文化的作品,将继续感染和影响赣江,鄱阳湖,再流入长江!

《滕王阁序》辞藻优美,色彩鲜明,山,水,楼台,高,低,远,近,都有优美的词句描述表达,写景,抒情,文笔瑰丽,全篇采用对偶句,而且音韵也大体相对,抑扬顿挫,富于诗意,读来使人心旷神怡。

韩愈在他的《新修滕王阁记》里面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又说:“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以书命愈记之,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可见古文学家韩愈对这篇文章也是十分推崇的!

纵观历史文河,《滕王阁序》在唐代名篇中占有一席之地,虽说不是绝世精品,起码属于上乘之作。

古典文学形式多样,历史长河人才辈出,非得要搞个排座次,任是天上文曲星,也免为其难。

我认为该文排名相当靠前,算前十位置不为过。

与之相题并论的还有不少,如《洛神赋》、《兰亭集序》、《恨赋》、《赤壁赋》、《岳阳楼记》等等,不一一例举,都给后人留下了醒世恒言。这些作品读起虽没有《滕王阁序》华丽,典故没有其多,但在思想性和哲理内涵方面更好一些。《洛神赋》与《滕王阁序》属同一水平,在用典和艳词丽语上旗鼓相当。

先秦诸子百家,汉唐宋元明清,任一时期,文坛熠熠生辉,名篇佳作层出不穷。

中国文库实在是太丰富了,无论诗词歌赋,还是叙事作文,都有独到之处,所有库存,都是我辈学习的光辉典范。



25岁时就能写出名流千古的《滕王阁序》的王勃,在当时就已经处于比较顶尖的水平。

滕王阁由来

王波当初写的《滕王阁序》,其实是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当初修建的。李元婴虽说是李世民的弟弟,但他是李渊退位之后才生的,年龄比李世民的儿子李治还要小两岁。所以在李元婴九岁的时候,李世民就将其封地放在山东滕州,封其为滕王。由于其后来一直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引发了不小的民怨,最后被苏州担任刺史。所谓的滕王阁就是他在赣江之滨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楼阁。

王勃跟滕王阁

关于王勃跟滕王阁有这样的一个典故,其实王勃当初并没有专门为滕王阁写序言,这件事情其实完全是一个巧合。王勃当时准备回乡探望自己的家人,恰好看到重建了滕王阁的洪州祭司阎伯屿,为不少文人墨客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对于王勃这样的文人来说,自然不会缺席这样盛大的宴会。

阎伯屿准备这场宴会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要让自己的女婿在这样的场合露露脸,出出风头。先假装邀请在场的文人墨客为滕王阁写序言,由于不少文人都知道阎伯屿想让他的女婿来写这序言,自然回绝了他的邀请,但路过的王勃并不清楚。等到阎伯屿邀请到他的时候,直接拿起笔来就写,差点将阎伯屿气得半死,毕竟这是他为自己的女婿精心准备的,哪知道被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给截胡了。

王勃写《滕王阁序》

阎伯屿看到这样的场景,为了防止尴尬就找借口到其他的地方,让下人看看他写的怎么样。如果写不好的话,自己等下一定要好好出口恶气。下人并没有太多的才华,只能在王勃写完一两句话的时候,直接返回告诉阎伯屿。他刚开始听的时候觉得王勃的水平一般,但是越听越觉得他才华非凡,等到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来的时候,直接被他的才华所吸引,连忙走过去看他写的佳作。

王勃的《滕王阁序》就这样在众人面前问世,即便是不在看他顺眼的阎伯屿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华。等到宴会结束之后,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很快就流传开来,而他本人也因为这个声名大噪,此时的王勃也才二十五岁而已。其实在《滕王阁序》中最让难以忘记的是那些典故,差不多运用到了几十个典故。最关键的是,这些典故看起来都非常工整,这是非常难得的。这就导致这篇只有短短几百字的序,读起来的时候感觉就好像有几千字。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王勃的一个炫技之文,专门用来炫耀自己知道的典故,这样的文学水平不是顶尖还会是什么样的。



流传后世的古文很多,《滕王阁序》就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优美佳作,这首作品是古文创作的一首巅峰之作,这首古文对仗工整,行文流畅,辞藻华丽,瑰奇壮阔,意境深远,读后令人如痴如醉,可以征服人心。这首古文也是骈文的一种,是不可超越的经典。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王勃:王勃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
2、杨炯: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3、卢照邻: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代表作《长安古意》,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
4、骆宾王:骆宾王辞采华胆,格律谨严。出身寒微,少有才名。公元684年,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撰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

扩展资料
初唐四杰的文学作用:

1、初唐四杰为代表的寒素诗人崛起于诗坛,真正为唐诗的创建带来勃勃生机。他们在唐诗发展史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们共同反对上官仪之流的文风,表现了改进齐梁诗的新局面。
2、初唐四杰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的诗风,推动了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四杰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仍然是齐梁诗的继承者。
3、初唐四杰的抒情诗(包括咏怀、咏史、送别的诗)内容是大大地丰富了,写景、咏物的诗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初唐四杰
百度百科-骆宾王

一篇《滕王阁序》,便是王勃慎重思考人生价值的方程式,也是他找寻情感归宿的重要宣言。他是想以此告诉人们,自己今天的作为并没有丧失他对人生志向的不懈追求。活着,就应该让有限的生命生发灿烂的光辉。享受亲情的快乐,只是在大风浪突起的时候,在那个温情的避风港里做短暂的停留。有了父亲大人的谆谆教诲,有朝一日,他还是要搏击风浪,尽展才华,吐露心声,书写壮美,描绘生活,放声歌唱的。
在王勃的情感探寻中,我们能够品味到一股浓浓的奋斗者自强不息的气息;触摸到勇敢者向上攀登毫不气馁的情怀。”


#徒威士# 王勃的简介 -
(17897539774):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

#徒威士# 《滕王阁序》是谁写的? -
(17897539774):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 王勃(约650——676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徒威士# 王勃滕王阁序有多厉害 -
(17897539774): 1、令人神往,鹤立鸡群,传奇色彩浓厚. 王勃写《滕王阁序》也是如此,少年一鸣惊人.这样的传奇色彩让王勃和《滕王阁序》都被突出凸现,而更被广为流传了.这属于传播学范畴,王勃相当于唐朝的网红,而这篇《滕王阁序》就相当于少...

#徒威士# 《滕王阁序》的全名叫做什么?后面的那首诗是什么? -
(17897539774): 滕王阁序,原题作《滕王阁诗序》,全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作品,是古今传诵的骈文名篇.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徒威士#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
(17897539774): 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徒威士# 滕王阁序是谁写的? -
(17897539774):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 .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

#徒威士#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写的? - 作业帮
(17897539774):[答案] 这是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里的一句.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

#徒威士# 王勃相关的典故(四字) - 作业帮
(17897539774):[答案] 《唐摭言》载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率浙东诗人曾在云门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兰亭雅集的修禊活动,并仿《兰亭集序》写了一...

#徒威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 - 作业帮
(17897539774):[答案] 王勃(649~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才华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