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举诵苏赋十数句的举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因举诵苏轼十数句的举是全,一起的意思。

这诗句所在的段落为:开上人指危崖一树日:“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馀。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日:“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耳。”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译文:开上人指着高崖上一棵树对我们说:“这棵古老的樟树无疑有十几个人两臂合抱那么粗,树根被一块大石头围住,那石头一丈多见方。从岳阳城远远望着君山见到的一个树影突现的事物就是这棵樟树。”但是现在在月光中从船中仰望它,觉得它并不是特别的高大。我是初次知道这个情形。

客人黎君说:“苏轼泛舟游赤壁是在七月十六日,与我们今天泛舟游洞庭湖只差一天的时间啊。”我回过头对子孙吴坡说:“你看这月不也是在斗星和牛星之间吗?”于是我们一起朗诵了苏轼《赤壁赋》里的十几个句子。

作者简介:

吴敏树,清代散文家。字本深,号南屏,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人。(清宣宗)道光时中举。官浏阳县训导(府州县学校中地位略次于教谕的官)。他的文章接近桐城派,但不以桐城相标榜。政论文虽对时事表示忧虑,但见解大都陈腐。文笔则颇洗练。著有《桦湖文集》、《拌湖诗录》等。

君山在洞庭湖中,与岳阳楼遥遥相望,产生过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这篇文章写的是月夜泛舟绕君山游览的情景。文中用简洁的笔触和语言,描写了月夜洞庭湖的湖光远景,叙述了有关的神话传说和奇异现象。“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仿佛如可问者。”景色与神话交织,出色地再现出洞庭湖月夜的幽静安谧。



~


#靳虞政#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是什么意思 -
(19243327975):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江水总是不停的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出自:苏轼《前赤壁赋》.《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靳虞政# 翻译文言文 -
(19243327975): 1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

#靳虞政# 谁知道《苏子瞻醉写赤壁赋》的相关资料~~~~急求 -
(19243327975): 《苏子瞻醉写赤壁赋》 无名氏 第一折 (冲末王安石上,诗云)黄卷青灯一腐儒,九经三史腹中居. 《学而》第一须当记,养子休教不看书. 小生姓王名安石...

#靳虞政# 介绍王安石变法,并简述苏轼对其变法前后不同的态度
(19243327975): 王安石刚刚主持新政时,常常引导皇上专断,皇上因此也只信任他一个人.当时苏轼任开封府主考官,出了一个题目,内容是:「晋武帝因为专断而平定东吴,而符坚在伐...

#靳虞政# 急需高考必备篇默写整理 -
(19243327975): 无功,圣人无名.一.初中部分(25篇)1.《〈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靳虞政# 跪求三国演义舌战群儒赏析要一两段舌战的精彩,别全给我,太长,摘抄
(19243327975): 自己断吧,可以找到好的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 短句的使用简洁明快,适于论辩;排比句对偶句更有“壮气势广文义”的修辞特征,...

#靳虞政#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准确的原文和重点词注解,不要原文翻译. - 作业帮
(19243327975):[答案] 前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èng)此处应该为四声,因为四声表示再次的意思,一声表示更换的意思酌 (zhuó).肴(yáo...

#靳虞政# 《前赤壁赋》的原文及翻译 -
(19243327975): 赤壁赋原文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

#靳虞政# 苏轼和欧阳修是什么关系? - 作业帮
(19243327975):[答案] 从颍州欢聚看欧阳修与苏轼的忘年交契 欧阳修与苏轼是北宋文坛耀眼的双星.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欧阳修是英勇无畏的旗手... 当年苏子美、梅圣俞都有诗唱和[10],欧公诗文雅趣盎然,充满哲理.二十四年后苏轼用同样题材为诗,则另具一格,有意创...

#靳虞政# 有关陆游杜甫生活年代情况资料 -
(19243327975):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