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贤老师的站立精神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刘坤贤老师的站立精神是敬业奉献。

一、人物简介 

刘坤贤,男,生于1964年5月,现任巫溪县天元乡新田村小教师。 

二、事迹概述 

工作中,他爱岗敬业,持之以恒;生活中,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三十多年来,妻子就是他走上三尺讲台的“拐杖”,他虽身患残疾却依然坚守讲台。他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挚爱的学生,用智慧和执着让这块沃土上的“花朵”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三、详细内容 

正在讲课的刘坤贤停下来,额头冒出冷汗,拄着拐杖的手开始颤抖。他飞快地从衣袋里摸出两片药塞进嘴里,然后不停地揉着右腿。孩子们一点也不慌张,他们很安静地坐着,等老师吃完了药再继续上课。在新田村小学破旧的教室里,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整整18年。

刘坤贤精神的起因和影响

1、起因

1985年初春,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民办教师招录考试的刘坤贤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选择到新田村小学支教,那一年他21岁。 

为了解决教学经费紧张的问题,一心想改善教学条件的刘坤贤报名去河南一家煤矿当起了暑期挖煤工。

原本以为可以给孩子们换一批新教学用品,改善教学条件,谁曾想突然后滑的翻斗车将他左腿上的肉几乎全部刮掉。在医院昏迷三天三夜后,刘坤贤被迫接受了高位截肢的现实。 

对于刘坤贤来说像正常人一样行走都变成了奢望,可是学校的情况容不得太多抱怨,刘坤贤身体恢复后迫不及待的拄着拐杖回到学校,重新站上了熟悉的讲台。

2、影响

近年来,刘坤贤的独腿教学事迹通过互联网快速走红全国,他先后获得巫溪县优秀教师、感动巫溪十大人物、2012年中国网事感动人物、重庆市道德模范、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

巫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人纷纷上门看望他,并答应满足他提出的要求,刘坤贤毫不犹豫地提出希望争取资金重建村小教学楼,让大家倍感惊讶却又感动不已。

伴随知名度的提升,有很多爱心企业和个人为刘坤贤所在的学校捐赠教学物资,现在的新田村小旧貌换新颜,不仅有宽敞的砖房教室、干净的水泥操场、标准的篮球架,就连新田村外出的唯一村级公路也都硬化了。



~


#庾崔须# 人民教师的精神是什么?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
(15580772585): 过去的时候可以用大公无私、诲人不倦、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现在可以用:人面兽心、毁人不倦、装腔作势.

#庾崔须# 三好学生评选演讲稿 要求有我考了哪些优异成绩 有我表现的怎么怎么好 有我有哪些优点 这些都要有! -
(1558077258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能够走上这个讲台,参加这次“区三好学生”的竞选演讲,要感谢老师的教育引导和同学们给我的信心与支持.感谢老师的精心教育和同学们的无私帮助,使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德智...

#庾崔须# 人民教师具有什么精神? -
(15580772585): 奉献精神、奋斗精神、仁爱精神!

#庾崔须# 表示老师是园丁的诗句是什么? -
(1558077258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仰止弥高,钻之弥坚. 桃礼不言,下自成蹊

#庾崔须#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赞扬了老师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
(15580772585):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1.①心神不安 天晚、明天又没数学课,而去打扰老师令我忐忑不安. ②第一个光指的是老师一丝不苟的讲授知识,第二个光指的是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用全部心血浇灌我们.赞美了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2.①递进 ②解释 3.①工作认真,无私奉献. ②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4.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深夜老师为我补课及元旦夜晚护理病重入院的父亲,第二天又赶回学校给我们上课的事,说明了老师对工作认真、对学生负责,用全部心血浇灌我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庾崔须# “老师的这种高尚品质不正是再现了粉笔精神吗?”有什么含义
(15580772585): 粉笔精神就是指“传播了知识,自己却粉身碎骨!”.用在老师身上,就是指老师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庾崔须# 贵州教师精神是什么 -
(15580772585): 在4月27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贵州教育精神,并作了贵州教师誓词发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受很深,并形成了自己的体会. 贵州教育精神:开放自信,乐于奉献;攻坚克难,勇于争先.一人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

#庾崔须# 幼儿园教师应遵循哪些原则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精神环境 -
(15580772585): 精神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给予的孩子们的是良好的物质环境,而孩子们的精神环境是要老师们给予的.这就要求老师跟幼儿们能有良好的沟通与交往.精神环境的建设虽说是无形的,但它对孩子们的影响却是不容小觑的,直接影响着孩子们未来的个性发展.当然,精神环境的创设还要包括幼儿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一般行为准则,融洽、和谐、健康向上也是创建人际环境的一个基本准则.因而良好的精神环境的创设需要的是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和睦相处,幼儿与同伴们之间的融洽交往这三点来共同完成的.简而言之,物质环境是硬件,精神环境是软件,精神环境是物质环境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环境也为精神环境提供必要的帮助.两种环境相辅相成,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