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是如何从中华民国的版图中消失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发布公告:

“外蒙古人民于民国卅四年十月廿日举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近据外蒙古投票事务人员之报告,公民投票结果,已证实外蒙古人民赞成独立,兹照国防会最高委员会之审议,法定承认外蒙古之独立,除由行政院转饬内政部将此项决议正式通知外蒙古政府外,特此公告。”

自此,15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彻底从中国的版图中“消失”。

那么,这块面积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这五个欧洲国家国土面积总和的土地,究竟是何原因、以何种方式从中国的版图中消失的呢?

外蒙古的由来

历史 上的蒙古部族可分为鞑靼(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宗室)和瓦剌(非黄金家族宗室)两部,这两大部族除了在元朝实现过较长时间的统一外,要么是在分裂,要么就是在分裂的路上。

明朝中后期,鞑靼和瓦剌再次分裂,其中的瓦剌部族在明朝中期以后迁至西域,主要在今天山以北地区,称为漠西蒙古,当年康熙帝御驾亲征的准噶尔就是漠西蒙古的一部,此外还有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三部。

而长期活跃在蒙古高原的鞑靼,在明朝中后期也被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其中漠南蒙古即是今天内蒙古的前身,漠北蒙古即是今天蒙古国的前身。

明朝灭亡后,清朝先后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6位皇帝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了对蒙古族的统治。这也是中国 历史 上除唐朝以外唯一一个实现对蒙古族统治的政权,同时这也彻底解决了中国 历史 上自秦汉以来,一直千年未决的游牧民族统治问题。

乾隆中后期,清王朝将漠北喀尔喀蒙古与科布多、唐努乌梁海地区(1914年被沙俄占领)合并称为乌里雅苏台,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将乌里雅苏台将军所辖地区称为“外蒙古”,与漠南地区的“内蒙古”对应。这也是“外蒙古”这一名称在 历史 上的由来

外蒙古独立始末

1911年7月,以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贵族在库伦召开了四盟王公秘密会议,决定寻求“独立”,并派遣以杭达多尔济、大喇嘛车林齐密特为首的代表团密往圣彼得堡寻求俄国政府“庇护”。对于该代表团此行,俄方先是进行劝阻,但未成。代表团出发后,俄方又劝其“暂且不必来圣彼得堡”。

同年12月1日,蓄谋已久的外蒙古王公们,调集了各旗蒙兵集合库伦集结,正式通知清政府驻库伦办事大臣三多,宣布喀尔喀已“将全土自行保护,定为大蒙古帝国,公推哲布尊丹巴为皇帝”,并令三多所属文武官员及兵役三日内撤离蒙境。势单力孤的三多于次日避入俄国驻库伦使馆请求保护,并于12月4日在哥萨克的护送下离开库伦,经恰克图取道西伯利亚回国。

12月28日,哲布尊丹巴登基为帝,号称“日光皇帝”,年号“共戴”。这是外蒙古独立的第一个阶段。

这次独立的原因之一是,清政府在1901年开始推行的“新政”。虽然“新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在推行的过程中,过于简单粗暴,触动了外蒙古王公们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和反弹。

还有一个原因是,1911年的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自顾不暇,在蒙军和俄军的联手进攻下,清军一路败退,最终全部退出外蒙的势力范围。

1917年10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皇统治被推翻,俄国全境赤化,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王公贵族失去了靠山,又害怕俄国的赤化运动波及蒙古。所以思来想去,通过当时在外蒙的中国军官陈毅(没错,就后来的开国元帅陈毅),表示希望北京能够派大军驻守外蒙进行保护。

但后来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他们的缓兵之计,实际则是首鼠两端,以此得利

1919年4月,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决定抓住外蒙求援的机会,命令其亲信徐树铮火速赶往外蒙解决所有问题。1919年10月,徐树铮率领中国东北边防军第一师,计步兵二旅,骑兵一团,挥师出塞,向库伦进发,拉开了中国军队收复外蒙的战幕。

1919年11月,徐树铮的部队开进乌兰巴托,外蒙王公俯首称臣。

1919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中、俄、(外)蒙一切条约、协定,回到中华民国怀抱!蒙古全境重归祖国,尤其是唐努乌梁海,被沙俄侵占7年之久,也在这时回到祖国怀抱,中国的版图也在辛亥革命后达到最大!

但是,好景不长,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徐树铮率军返回内地,外蒙古仅留一部分兵力驻守,苏联国内战争期间,白俄男爵罗曼·冯·恩琴的所谓“亚洲骑兵师”在日本关东军的支持下攻入库伦 。中国驻军被迫撤离库伦,一部分返回内地,一部分则在高在田的率领下转移到买卖城,准备再战。

1921年3月,在苏维埃的影响和扶持下,蒙古人民党成立,随即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在俄国境内的特洛伊茨科萨夫斯克成立。18日,蒙古人民党军队在苏联红军的支持下攻占买卖城,击败了当地守军,同时蒙古义勇军击退了科布多的北洋军队,临时政府迁至科布多。随后苏联红军于于5月25日派兵侵入蒙古。

1924年11月26日,在苏联与第三国际支持与行动下,蒙古人民党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库伦,改城名为乌兰巴托,以1911年作独立纪元,允许苏联驻军 。但中国及英、美等当时主要国家政府皆未承认。

这可以说是外蒙古独立的第二个阶段。

1945年,世界的反法西斯联盟开始进入了反攻阶段,但在亚洲战场上,中国军队却显然无力对日占区发动有效反击。而美国和英国不愿意再牺牲更多自己的士兵,转而希望苏联能够尽早对日本出兵,为此他们愿意答应苏联很多原本并不应该答应的要求。其中就包括牺牲中国的利益。

1945年2月11日,为了争取苏联早日对日本宣战,美国、英国与苏联签订了《雅尔塔协定》,这个协定除了满足苏联对中国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以及旅顺军港的要求外,第一条规定就是:“外蒙古现状须予维持。”

雅尔塔会议,是美国和英国在没有通知其他盟国的前提下,与苏联谈的。谈的内容多涉及中国的利益,但中国也没有被通知。

1945年6月15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奉命把雅尔塔协定的内容正式通知了蒋介石。蒋介石感到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同意派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长王世杰和蒋经国赴莫斯科谈判。

1945年6月底至8月中旬,中苏双方在莫斯科举行多次会谈,争论激烈。斯大林几乎是以威胁的口吻对宋子文说:外蒙古必须独立。如果中国不同意,苏联就不会出兵打日本。事实上,就当时的 历史 条件来看,中国已无力来管理外蒙,何况目前外蒙和内蒙正准备联合起来要搞大蒙古共和国,这将危及华北。

宋子文据理力争,毫无结果;也曾经提出过给外蒙“高度的自治权”的主张,作为妥协,但苏方一概拒绝讨论。就这样,在严酷的既成事实面前和强大的国际压力下,无可奈何的蒋介石只得指令宋子文接受苏方条件,同意“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共”等条件下,允许外蒙古独立。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大约50万人在苏联和政府的监视下进行公投,97.8%的人同意独立。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