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心理医生就是神经病,如何打破这种传统观念? 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病啊?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看心理医生,国内跟国外情况不同,在国内看心理咨询的人一般都是问题很严重了,实在缓解不了才去寻找咨询师或者医生的帮助,普遍存在自卑、苦闷以及焦虑的情绪。在他们心中,时时刻刻存在着怕别人知道的心理。

去看心理问题,普遍会被别人贴上“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精神出问题了”等不公正的标签,这种现象至今也没有被消除过。目前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不了解这种疾病的人,会以为是无病呻吟、脑残和绕弯子绕圈圈,实际上还是对疾病的无知导致对这类群体的长期误解。

父母不愿意孩子看心理医生,很可能是因为:1.不想花钱;2.觉得丢人。尤其是丢人这个问题,很多人根深蒂固觉得,看了心理医生,就是有神经病。我(我儿子/女儿)有神经病还怎么学习,工作,处对象?我(我儿子/我女儿)绝对不能有神经病!心理医生都是骗子!这两种心理是大部分心理疾病患者拒绝就医或者遭到阻碍的核心原因。

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就像扁桃体发炎一样,也需要治疗,需要吃药,需要调养。去看心理医生的病人,他首先是一个人,只不过在目前的阶段卡壳了,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很多心理问题是来自内心的长期压抑,和自己根本无法克制的负面情绪。也许对于身边的人来看,你安安静静,为人处世都还不错,不疯不傻,哪里来的心理问题。然而这正是很多心理问题的可怕之处。

若真的存在心理疾病,例如精神分裂,情感精神病等,心理咨询就起不了多大作用,而需要给予精神药物治疗,辅助心理咨询。所以心理咨询所接待的是普通人。如果确实需要心理医生去解决心理问题,请放下你的一切有关心理方面的了解,自以为是的了解。除非你也是心理医生,不然其实跟拿着百度出来的诊断结果去跟专业医师的诊断争执一样无知。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心理疾病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根本就不是神经病,所以一定要打破这种传统观念。

现在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很多人都会产生抑郁症,所以说看心理医生是有必要的,看心理医生并不是神经病,一定要多了解改变这种传统的观念。

我觉得只要在自己的心里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疾病,就像生病去看医生是一样的。

要从根本上正确的认识到心理医生这个职业。树立一种正常的心态,放下偏见和固执的思想。

请问一下南宁市哪里有那个心理医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开玩笑或者骂人时经常使用“神经病”这个词,其实,人们心里想表达的内容往往是“精神病”的含义。
在非专业领域中,神经病通常与精神病相混淆。
谁也不想因为自己得了心理疾病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尤其是跟大家,你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建议你立刻去南宁脑博仕医院,真的,不要再病急乱投医耽误你这些时间了,因为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在医学上,神经病和精神病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疾病,以往也称神经炎,是指神经系统与骨骼肌由于血管性病变、感染、变性、肿瘤、外伤、中毒、免疫障碍、遗传因素、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等所致的疾病。根据神经所在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可以把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病是指解剖学上周围神经损害表现出的病理特征,其主要特征是周围神经有器质性的病变。
精神病是指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如何鉴别是神经病还是精神病呢?
神经病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睡眠不正常、震颤、行走不稳定、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抽风、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缩以及无力等。
概括地说,可以将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分为两类,一类是刺激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另一类是破坏症状,表现为无力,瘫痪。
而精神疾病往往以精神症状为主,表现通常是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出现长时间明显的异常,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
比如我们常听到的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均属于精神病。
最后,精神科医务工作者提醒大家:无论是神经病还是精神病,一旦身体出现不适症状都要及时就医哦!

  精神病的危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精神病患者是有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今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得精神病。精神病可以治好吗?治疗的意义是什么?
  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病?精神病的发作可以由多种因素所诱发,吸食毒品、精神刺激和巨大压力是比较常见的因素。当精神病发作之后就意味着患者的生活无法自理,隐私完全暴露,甚至会伤及无辜,这些对于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因此找准精神病的病因,积极给予治疗不容忽视。
  为什么会得精神病
  到现在为止,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还没有彻底搞清楚;但是,基本上可以肯定,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病因跟遗传因素、小时候的发育等有较大的关系,心理刺激与精神病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主要的原因。
  因此,患了精神病之后,最重要的是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争取最大限度的康复,而不必劳神费力去寻找或消除还未彻底搞清楚的病因。
  精神刺激让人患上精神病,当人遇到不良情绪刺激(医学上称生活事件)时,不论这事件是怎样引起的,在心理上总会产生某种压力,心理学称为“应激反应”。


  当生活事件发生后,心理应激反应使大脑皮层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大脑边缘系统,使垂体k内分泌的活动发生病理性改变。在心理应激反应初期,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等分泌增多,并迅速达到顶点,然后又迅速降到正常基线以下(心理否定期),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正是这种变化,使得人的心理、生理产生致病性改变。如果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就会产生心理平衡失调,大脑功能活动紊乱,进而发生精神疾病。
  精神因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果关系,即精神因素是疾病的直接原因,没有精神刺激就不会导致精神异常,精神刺激一旦消除,精神症状便会随之消失,临床上称为“心因性反应”另一种是互助关系,即精神因素只是诱发了精神疾病,没有精神刺激也迟早会发病,精神因素只是加速了疾病的进程,而且疾病发生后,便循着本身的规律发展,不再与精神刺激有明显的联系,精神刺激消除后,疾病也不会痊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生活事件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减缓和消除精神疾病密切相关,因为人们在遭受急性生活事件打击后,紧接着有一个心理否定时期,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严重失调,如果在这一时期采取预防性心理治疗,予以安慰、劝导、鼓励、解释等心理支持,或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尽快脱离心理否定期,可使人体的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这是预防精神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患了精神病该怎么办?
  患了精神病,或者怀疑患了精神病,首先应该到正规的精神专科就诊,找专业医生诊治,根据医生的建议住院或门诊治疗。内外科医生一般对精神疾病的诊治不够内行,所以精神疾病到综合医院诊治是不合适的。当然,去找其它一些不正规的机构,甚至搞迷信活动更是不可取的。
  

  精神病治疗的意义是什么?
  精神疾病的病因尚未彻底搞清楚,所以现在的治疗手段也无法彻底消除病因,让疾病“断根”;但是,现代医学已经在精神病治疗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通过正规、系统的治疗康复,多数精神病人能消除症状,恢复生活、学习、工作能力,过上与正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所以,不要把精神病治疗的目标定为不切实际的‘断根”,而要采取现实的态度,把治疗目标定为“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恢复生活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精神病的症状表现
  1、情感紊乱:情感变得冷漠起来,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起来,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会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
  2、性格突变:原本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不守纪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往日的激情。
  3、行为诡异:行为举止开始变得诡异起来。喜欢发呆、独来独往,精神病的前期症状导致患者很难与别人交流。
  4、敏感多疑:对任何事都敏感起来,把周围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为别人都在议论他;不吃、不喝,认为有人想要加害于他;有时甚至会出现幻视、幻觉的症状。
  5、睡眠障碍:逐渐或突然变得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易惊醒或睡眠不深,彻夜失眠多梦或睡眠过多。这是精神病的前期症状之一。
  6、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好遗忘,丢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
  精神病能治好吗
  精神疾病无论是对患者自身还是周围的人都是一种潜在的危机,需要进行高度的关注和及时治疗,越早治疗越能减少疾病发展的速度,并且避免一些不可预料的意外的发生,保护患者本人和周围亲属的身心安全!所以精神病并不是不治之症,经过科学规范系统的治疗是可以治好的。以下就是关于早期精神病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精神病人一定要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切莫自行停止服药或改变药品用量,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2、心理治疗: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对患者进行训练、教育和治疗,用以减轻或消除身体症状,改善心理精神状态,适应家庭、社会和工作环境。包括:心理咨询、支持性心理治疗、领悟治疗或说理治疗、信念治疗、放松治疗、系统脱敏治疗、行为治疗、集体治疗等。


  3、集体治疗:集体治疗是以群体为中心,在精神病人间形成一种互助关系,包括集体咨询、集体心理教育,从而来提高精神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
  4、家庭辅助治疗:家庭治疗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由家属来观察患者行为,按照医嘱定时服药。
  精神病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1、注意饮食均衡:应特别注意食用一些对脑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比如富含脂类的食物,有肝、鱼类、蛋黄、黄油、大豆、玉米、羊脑、猪脑、芝麻油、花生及核桃等。脂类是构成脑组织的重要物质,其含量比身体其他器官都丰富,其中卵磷脂含量最多。服用大量卵磷脂,可使脑细胞膜变柔软,因而有利于细胞之间的联系,可增强记忆力,改善脑功能,对治疗精神病有较好的疗效。
  2、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不仅科增强治疗信心,而且对患者培养良好的人生观是很有帮助的。很多患者由于缺乏治疗信心,导致不能够坚持治疗,病情迁延日久,十分痛苦。因此,提高心理素质也是治疗精神病注意事项中关键的一条。
  3、面对患病事实:每个人都可能患精神病的,所以患者要正确对待自己患病的事情,要面对现实,同时也处理好和家人朋友的关系,不要让病症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做到让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还有不让工作和生活受到太大的影响。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也要帮助患者了解一些精神卫生知识,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4、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的时候,积极配合医生,遵守医生的叮嘱,按时服药,不要认为自己的病好了就拒绝服药,或者是擅自把药物扔掉,和医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将自己的病情及时和医生反应,让医生给自己出主意和建议。
  总之,如果一个人现在与过去相比,像是变了一个人,与他人相比,明显与众不同,那他就可能患上了精神疾病,必须到及时专科医院诊治,否则会使症状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增加复发机会,增加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自杀危险性,社会功能减退,造成精神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