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观潮》这一课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1)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
(2)说说海潮什么样?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4)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
(5)“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
(6)两丈多高有多高?
(7)“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
(8)“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9)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
(10)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人蔡言# 观潮读了第二自然段,你会提什么问题?细读后,你能自己解决吗? -
(19354434262): 让我们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气势磅礴.钱塘江的江水汹涌奔腾,景色的壮丽,大自然的神奇美丽

#人蔡言# 关于《观潮》的两个问题
(19354434262): 1.注意!此处的幅为长度单位,一幅为二尺二寸. 2.读“sāi”,阻隔;堵住.

#人蔡言# 读观潮后写体会,不少10排 -
(19354434262): 今天语文课上,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那就是《观潮》.学完之后,我被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更被钱塘江大潮震撼了.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潮来之前人们心情很着急,都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那样子就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在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潮头虽然已过,但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江面依然风号浪吼.多么壮观的潮水,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但是通过文章的语句,我仿佛看到一般,也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我不禁感叹:自然界的力量真是伟大.钱塘江大潮不愧是天下奇观!

#人蔡言# 观潮这篇课文的问题,《观潮》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
(19354434262): 既写了(潮水)的景象又写了(演兵)的盛况1.(水军演习)2.(持旗逆游)3.(观众塞途)以(海潮)为线索.写景和(写人).(侧面描写)就这些了,很抱歉!剩下的太多了!

#人蔡言# 八年级语文<<观潮>>的一些问题,快在线等
(19354434262): 不可以,因为写观潮的人多,从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人蔡言# 四年级上的语文本书第一课 《观潮》的中心思想 -
(19354434262): 本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zd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到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扩展资料...

#人蔡言# 阅读《观潮》回答问题 -
(19354434262): 勇猛 矫健 本领高超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人蔡言# 《观潮》问题 -
(19354434262): 我认为是一种反衬手法,表明了钱塘江潮的壮观

#人蔡言# 观潮的问题 -
(19354434262):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8课选了周密的《观潮》.书上《观潮》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但是,参考资料《轻巧夺冠》上写:“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虽席地不容间也(夸张手法 )这里间的话可以更形象,生动写出人多的拥挤情况 由于史书编撰过程中有很多字形相似都采用通假的办法,所以无可考证了

#人蔡言# 四年级语文第一课的重要知识 - 作业帮
(19354434262):[答案] 不知是不是《观潮》这篇课文?有份教案如下:一、导入 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 的时候,也有 的时候,有没有人看过江河海水涨潮吗?说说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 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