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 是如何运用扬抑结合手法的? 白杨礼赞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情?这些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结构划分
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而是调转笔锋,先写“扑入”“视野”的高原风貌,运用化静为功的手法,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初看,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细瞧,近处麦浪翻滚,远处连峰祈福。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雄壮”、 “伟大”,但又有些“单调"。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但又不立即说出这种树木的名字,而是用一设问句来提醒,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深感“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五段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无横斜逸出”;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怍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作者用别具一格的审美眼光,从白杨树的朴实风格、内在的美质,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以及他们团结一致、坚持抗战,用血写出了新中国历史的革命精神和意志。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作者把“贵族化的楠木”与“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进行对比,一“那”一“这"表现出界线分明的爱憎。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6]
艺术特点
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以白杨树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歌颂他们团结战斗、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如这篇作品单是为写白杨树而写白杨树,自然也不失为一篇描写风物的佳作,但格调却要低得多。此文的成就,是与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使文章寓有了更深的意义。
文笔婉曲,结构谨严
文章一开头就点题,热情赞颂白杨树“不平凡",但却不紧接着描绘其“不平凡”的面貌,而是把文笔宕开,去描写高原的景色。这就使文章有了曲折。当写到对高原产生单凋之感后,突然转向白杨树的描写,犹如异峰突起,精神为之一振,感情趋向炽烈。在具体描写了白杨树“不平凡”之后,作者又先抑一笔,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使文章的情绪又沉下来。接着用“但是”一转,称赞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它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思想开拓出新的境界,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峰。最后斥责那些鄙视白杨树的人,使感情又来了一个回旋。结尾照应开头,再一次“高声赞美白杨树”,感情炽烈,又使全文意境完整。
语言凝炼,文字优美
作者写高原、写白杨,选用的词语,都十分精当,贴切。如写高原的“大”,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平”,用“坦荡如砥”;写白杨的高大,则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傲然地耸立”。同是赞美白杨的“不平凡”,却用不同的句式,显出感情的变化。开头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是从正面肯定了白杨树超凡的气质,以后反复强调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改肯定为否定句式,是从象征意义上驳斥了那种轻视北方民众抗日斗争的观点,是以更激越的感情赞美白杨树超凡的精神气质。[6]
总体来说,这篇散文不仅思想内涵丰裕,在艺术上也极具感染力。作者以白杨树象征“真人真地”,立意奇妙,在画面上的形象和气势,既明朗而又委婉。为了突出白杨树,作者在环境描写上颇有讲究,衬托了白杨树的壮丽、挺拔的气质和形象。
文章布局整饬而又层层深化,围绕讴歌白杨树,从外形到内核各个层面深入抒发,同时,开头、结尾相互呼应,强化了主题。[7]

《白杨礼赞》作者怎样巧妙地运用比喻对比烘托和衬托手法的?~

对比。为突出白杨树的伟岸形象,作者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最直接的对比是把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赋予两者不同的象征义(楠木用作者的话来说是象征国民党政府),突出白杨树这个主角。

作者正是通过对高原景色的描写,为白杨树设置了典型环境,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写白杨树,而是写人们有感于这“雄壮”、“伟大”之后产生的倦怠和单调的情绪及内心的缺憾。

我们认为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刚才那位同学也说了开头作者赞美白杨树,其结构上的作用是统领全文,那么结尾处的再次赞美既回应了开头,同时也是对白杨树的感情升华,在结构上也起了收束全文的作用。此其一。其二,从表达方式上来看,第1、9两小节主要侧重于抒情,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而中间则主要通过描写间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分别从三方面分说其不平凡。据此我们认为本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和崇敬          之情。统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2-8小节)从三个方面分说白杨树的不平凡之处。
    第三部分:(第9小节)再一次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收束全文。


#华湛殷# “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
(18745373289): 欲扬先抑,也叫先抑后扬,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 如茅盾《白杨礼赞》,要写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开篇先写它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的的“单调”,使人恹恹欲睡,这是抑,突然看到挺拔的白杨,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是扬;杨朔《荔枝蜜》先写自己不喜爱蜜蜂都后来赞美蜜蜂,也属于欲扬先抑.小说中写人也可以先贬后褒,同属于此.

#华湛殷# 白杨礼赞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白杨的不平凡 -
(18745373289): 用象征的手法分别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来写白杨树的不平凡的. 希望能帮到你!

#华湛殷# 写作手法有哪些 写作手法有哪些 -
(18745373289): 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 【表达方式】 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

#华湛殷# 白杨礼赞运用修词手法的句子赏析 -
(18745373289): 句子: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称赞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它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思想开拓出新的境界,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峰.

#华湛殷# 写作手法 有哪些 -
(18745373289): 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

#华湛殷# 仿写《白杨礼赞》名为《***赞》主要是要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600字左右 - 作业帮
(18745373289):[答案] 迷人的秋风轻轻的吹拂,吹来了一股清新的、带着点滴温馨的风.丰收的季节悄悄来临,一片金黄色的气息蔓延在这瑟瑟的秋风中,在风中,静静的流淌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情.风过,带过一阵香,飘飘,芬芳弥漫,那是花儿的芬芳,在这红尘...

#华湛殷# 什么叫做写作手法? -
(18745373289):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华湛殷# 什么是写作手法? -
(18745373289): 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

#华湛殷# 写作文可以用哪些写作手法 -
(18745373289): 一、选好主题记叙文的主题是写作的灵魂,它决定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在写记叙文之前,要先确定好主题,选择一个有趣、有意义、有价值的话题,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构思好情节情节是记叙文的骨架,...

#华湛殷# 读课文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这篇文章是一篇读后感,要求 不少于500字 - 作业帮
(18745373289):[答案] 白杨礼赞) 读后感 读完白杨礼赞,觉得第二段写得特别好!描写高原景象,述说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粗线条勾画,着眼于色彩,“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为全文开拓了广阔天地,也为白杨树画出了背景.“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