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臣曹振镛在官位一共是多少年?()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清代大臣曹振镛在官位一共是54年。

曹振镛,字怿嘉,号俪笙、秀溪。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清朝中期大臣,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埴之子。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少詹事、体仁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

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大臣兼武英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以平定喀什噶尔功绩晋封太子太师,旋晋太傅,并赐画像入紫光阁,列次功臣之首。卒谥文正,入祀贤良祠。

曹振镛作为魏武帝嫡脉后裔,是新安曹氏的杰出代表,从政时间长达53年。他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在乾隆46年,27岁的曹振镛考取进士,入选庶吉士,是青年后备干部;到了嘉庆朝,他得到重用,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兼管工部,进入内阁。

到了道光朝,他再升一级,任武英殿大学士,成为道光的心腹之臣,曾代理皇帝事务三个月。他的仕途如一马平川,一江春水,步步高升,无灾无难,年届80岁才退休,当官长达52年,清代官宦岁月之长几乎无人能超过曹振镛。

曹振镛主要影响:

曹振镛三次当学政,主持乡试、会试各四次,都能尽心尽力;阅评考卷能守法遵纪,不淹没博学有才之士;对到金殿面试的考生,必预先一一校阅考卷,工作一丝不苟,不出差错。曹振镛是盐商子弟,祖上以盐业起家,有一批亲属是扬州盐商,世代享有特权,是曹氏家族的命根子。

两江总督陶澍提出盐政改革,取消商盐垄断权,实行凡纳税皆可贩盐的盐票法。这一改革严重损害盐商利益,也损害曹振镛亲属的利益,亲属叫苦不迭,纷纷投诉到曹振镛,曹振镛说焉有饿死之宰相家?一笑了之。他能把祖传利益、家族利益撇在一边,支持盐政改革,是识大度开明的。



~


#柴衬新# 清朝周宰相 -
(17579036978): 周祖培(1793~1867)字淑滋,号芝台,河南商城牛食畈(今安徽金寨牛食畈)人.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咸丰皇帝仓惶逃往热河,清廷内外一片混乱.周祖培率领一班朝士谏留未允,被授命为留京办事大臣并拜为体仁阁大学士(实掌...

#柴衬新# 中国古代得到过最高谥号的人有那些? -
(17579036978): 国古代谥号最高的是单字“文”,其次是“文正”.得到过的大臣有: 单谥“文”的是文官最高的谥号了,单谥“文”的就王安石和韩愈,历史上也只有这个两个. 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

#柴衬新# 古代做官一任是多久 -
(17579036978): 古代官员除非渎职,认知终身,只是每几年要调任,这个调任也根据官位大小时间不等. 按规定,地方官一任三年,任满必须离开.任内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根据考语决定升迁或降职.

#柴衬新# 党各老清朝时期的大臣 -
(17579036978): 范文程(开国) 鳌拜(开国) 张英、索额图、明珠、陈廷敬、李光地(康熙) 张廷玉(张英之子,康熙-雍正-乾隆) 刘统勋(乾隆) 刘墉(刘统勋之子,乾隆) 肃顺(咸丰、同治)

#柴衬新# 清朝武将谥号 -
(17579036978): 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死后都谥“文正”.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清代权利核心机构为军机处,但军...

#柴衬新# 安徽歙县古代出过那些文人? -
(17579036978):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吴承仕(1884—1939),字检斋,昌溪沧山源人.17岁中才,18岁中举人,23岁参加举贡会考,获殿试一等第一名,被点为大理院主...

#柴衬新# 清朝5位谥号为正文的大臣?
(17579036978): 谥号“正文”的,我倒真没听过! 楼主指的是不是“文正”呢? 如果是“文正”的话,那清朝被封为这个谥号的人,有8位,而不是5位! 他们分别是:汤斌(康熙朝)、刘统勋(乾隆朝)、朱?(嘉庆朝)、曹振镛(道光朝)、杜受田(咸丰朝)、曾国藩(同治朝)、李鸿藻(光绪朝)、孙家鼐(宣统朝) 补充:文正,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忠君爱民.而据我所知,在清朝,只有在翰林院里为过官,才有资格得到文正这个谥号!

#柴衬新# 刘统勋是清朝第二文正大臣,那第一是于成龙吗? -
(17579036978): 不是.于成龙不是文正.第一文正是汤斌,第二刘统勋,第三朱珪,第四曹振镛,第五杜受田,第六曾国藩,第七李鸿藻,第八孙家鼐

#柴衬新# 乾隆年间的忠臣有哪些人?
(17579036978): 清朝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有过辉煌,有过黑暗,也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忠诚. 第一个,刘统勋,是一个清廉正直的大臣,一身鞠躬精粹,呕心沥血为皇帝和天下着想,整治土地和黄庄为清朝的粮食产业做了伟大的贡献. 第二个,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