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古诗词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1. 人教版九上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

21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2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3 隆中对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24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

2. 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六七单元文言文 古诗词

23. 赵翼《论诗》中,表现诗人睥睨千古,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唤创新意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韦应物《滁州西涧》中借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示自己的无所作为,抒发诗人忧伤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山中杂诗 竹里馆 峨眉山月歌 春夜洛城闻笛 逢入京使 滁州西涧 江南逢李龟年 送灵澈上人 约客 论诗 《观沧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弃疾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论语十则 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 1.龟虽寿 曹操 2.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5.夜雨寄北 李商隐 6.泊秦淮 7.浣溪沙 晏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9.如梦令 南宋 李清照 静夜思 李白 (1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 春晓 (孟浩然) (13) 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1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 纸鸢。

所见 袁枚 (59)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 上头。

【二年级 】 上册: 2001.12 赠刘景文 苏轼 (15)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 时。

山行 杜牧 (16)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115)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 来。

赠汪伦 李白 116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

下册: 2002.12 草 白居易 5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6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 寻。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76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九天。

绝句 杜甫 78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 上册: 夜书所见 叶绍翁 35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 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3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84 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 来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北宋)苏 轼 85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宜。

下册: 2003.12 咏柳 贺知章 9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刀。

春日 朱熹 10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 春。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 条。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 夜心。

【四年级】 上册: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 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

下册: 2004.11 独坐敬亭山 李白 2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刘禹锡 3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无翠 , 白银盘里一 青螺 . 忆江南 白居易 4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 南? 乡村四月 翁卷 143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 田。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 瓜。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 归。

【五年级】 上册: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封。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册: 2009.7 牧童 吕岩 40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 明。

舟过安仁 ( 宋 ) 扬万里 42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 风。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43 茅檐低小 , 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 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 ,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 溪头卧剥莲蓬。 【六年级】 上册 诗经 采薇 100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10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 俱黑,。

3.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重点古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文古诗助考解析 21 陈涉世家 课文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

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

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 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文中的主要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陈胜年轻时“与人佣耕”,当时正值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从“怅恨久之”可以看出,他是在痛苦中思考如何改变这种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因此才对众佣者说:“苟富贵,无相忘。”

当众佣者表示不理解时,他又进一步说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说明他当时已有非凡的抱负,有反抗命运的决心,只是要等待时机到来后再施展自己的才能罢了。 这样的时机果然到来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环境。

而因遇雨失期,已被置于死地的九百戍卒,则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作为屯长的陈胜看出这是他实现自己抱负的绝好时机,于是跟吴广商量,决定了“举大计”的方针,尽管他也估计到有失败的可能,但又认为“死国”是有价值的,显示了他宽广的胸襟。

作者着重表现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陈胜对吴广说的那一番话,实际上是一段很精彩的形势分析。

“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

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他的这个策略的效果很快就得到了证明:起义军到达陈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的庞大队伍了;在张楚政权建立的同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在危机时刻,陈胜的清醒与果断是难能可贵的。 对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也描写得极为生动。

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陈胜、吴广从卜者“然足下卜之鬼乎”的建议中,得到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先以鱼腹中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狐鸣”而呼,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士兵的愿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陈胜在士卒们心目中的地位。

其次是发动起义。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先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陈胜的勇敢机智。

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这一席话令人信服地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

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这支队伍的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隆中对 一、整体把握 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

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

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历史人物传记主要是表现主人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突出作用。

这篇课文虽属节选,但仍可从中看出诸葛亮在推动汉末的纷乱局势向三国分立的方向发展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全文大致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按传记的一般体例写主人公年轻时代的事情,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为下文写他的天才预见张本,其余无关的细节则一概略去。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件事本来也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作者只写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语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由此引出刘备“三顾茅庐”一事,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第三部分(第3至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这是全文的重点,刘备怎样问、诸葛亮怎样答,都写得相当详细,充分表现。

4. 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六单元文言文原文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yuè)。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隆中对》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出师表》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



~


#詹咳钢#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谁知道?告诉我、 -
(1702913295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滁州西涧 如梦令 约客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詹咳钢# 初三上语文人教版第六单元文言文 -
(17029132952):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军身披坚…………功宜为王2·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

#詹咳钢# 谁能告诉我九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文! -
(17029132952):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订鬼》《马说》《诗词五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第七单元,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滁洲西涧(韦应物)!第六单元的有,约客(赵师秀): 《秋水》《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捕蛇者说》《诗词五首,我下学期也初三耶:闻官军说河南河北(杜甫),泊秦淮(杜牧),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使至塞上(王维)哈~真巧,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加油哈

#詹咳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要背哪些古文,第六单元的.不会全部要全背吧?只有出师表要求背啊~ - 作业帮
(17029132952):[答案] 21.陈涉世家 22.唐雎不辱使命 23.隆中对 24.出师表 25.诗五首 25课需要背

#詹咳钢# 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和古诗 - 作业帮
(17029132952):[答案] 古诗:《沁园春 雪》《观刈麦》《月夜》《商山早行》《卜算子 咏梅》《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浣溪沙(蔌蔌衣巾... 《武陵春(封住沉香花已尽)》《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文言文:《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

#詹咳钢# 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和古诗 -
(17029132952): 古诗:《沁园春 雪》《观刈麦》《月夜》《商山早行》《卜算子 咏梅》《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南乡子 等京口北固亭有怀》《山坡羊 骊山怀古》《朝天子 咏喇叭》 词:《望江南(梳洗罢)》《渔家傲 秋思》《江城子 密州出猎》《武陵春(封住沉香花已尽)》《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文言文:《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

#詹咳钢# 速求初中语文必备古诗文篇目,谢谢先. -
(17029132952):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1、《论语》六则 22、《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期行 乘船 23、*伤仲永(王安石) 24、木兰诗 25、*诗五首 寄人(张泌) 夜雨寄北(李商隐)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詹咳钢# 初三语文上第六单元古诗文.初三语文上第六单元古诗文的易错字、生字字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都找出来.急急急急急急~~~... - 作业帮
(17029132952):[答案] 陈涉世家 课文注音 夏(jiǎ) 辍(chuò) 垄(lǒng)怅(chàng)恨 鸿鹄(hú) 闾(lǘ) 谪(zhé) 戍(shù) 当行(háng... 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 吴广以为然(是这样,对,正确)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

#詹咳钢# 九年级语文书上册第六单元《唐雎不辱使命》
(17029132952): 因为这块土地是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他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轻易交换.而且秦王以十倍的土地交换安陵国,是包藏祸心,想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取安陵国,所以安陵国不同意交换.